08.28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晚明四大家”之一的邢侗說過這樣一句話:“豐太史直鋒運腕,波拂居然魏晉,文徵仲不及。”他所說的這個豐太史,就是豐坊。

與功成名就的書法大家文徵明相比,一生跌宕起伏的豐坊無疑名氣差了許多。但是,不僅僅是邢侗,還有不少書家,包括文徵明本人,對豐坊的書法成就評價頗高,甚至稱其書法水準不在文徵明之下。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文徵明比豐坊年長三十歲,是當時最負盛名的書法家。文徵明博覽群書,用功甚勤,其文化底蘊和書法功力在當時極少有人可以比肩。即使如此,文徵明也不得不感慨:“豐先生寫字,一點一畫無不自古人中來”,由此可以看出,文徵明對豐坊的書法功力是認可甚至歎服的。

清朝康熙年間的書畫鑑賞家卞永譽在《海日樓題跋》裡說豐氏小楷:“書法謹嚴,刻尤精絕,明代小楷之最可珍者。”對豐坊的小楷書法可謂推崇備至。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和很多書友的感覺一樣,我覺得豐坊的小楷書風與文徵明小楷頗為接近,有些對豐坊不熟悉的書友,最初看到豐坊的小楷時,甚至會誤以為是文徵明的手筆。其實這也很正常,鑑於文徵明當時的影響力,作為晚輩,豐坊的書法特點難免受到文徵明書風的影響。何況豐坊本來就是個臨摹大師,許多臨習作品達到了幾可亂真的地步。這一點,與米芾的學書經歷頗有幾分相似。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其實,到了近代,對豐坊的書法有了更多關注。他的書法除了天一閣珍藏外,北京故宮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廣東博物館、天津藝術博物館都有珍藏,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圖書館藏明清名家手稿》收錄其《南禺書畫目》,日本京都妙智院收藏有豐坊行書《謙齋記》,等等。

我們看到的這件作品是豐坊跋張旭《草書古詩四首》,現在由遼寧省博物館藏。從這件小楷作品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出豐坊用筆、結體之爐火純青,恣意瀟灑,不乏魏晉神韻,的確與文徵明的小楷水準難分伯仲。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很多人都知道,豐坊在藏書史上留下"惡名",因為他曾偽造了不少"古書"。應該說豐坊造假書的水準極高,這與他的身世和經歷是分不開的。

豐家為鄞縣大戶,歷代做官的人很多,家境殷實。豐坊家中有藏書樓名“萬卷樓”,藏書有數萬卷之多,為當時東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豐坊從小耳濡目染就已遠過旁人,後來又為了購置法書名帖,竟售賣了近郊良田千餘畝,還有誰能比他更痴迷於書法?如此耳濡目染,再加上天資極高,豐坊能在書法方面取得非同尋常的造詣也在情理之中。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玩世不恭,不拘法理,性情孤僻的豐坊,其命運顯然不能與長壽、安逸的文徵明相比。因為性格原因,不懂人情世故的豐坊被免官。及至晚年,窮困潦倒,寄居於寺廟,病逝於僧舍。

一代才子,竟在貧病交加之中患上心疾(其實就是現在的神經病),鬱鬱而終,令人唏噓不已。

小楷不讓文徵明,此人擅長造假書,得神經病而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