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我们说过, 。在房颤的损害中,血栓栓塞是大头。而血栓栓塞中,脑血栓最多。房颤中的血栓栓塞中,85%都是脑血栓栓塞(脑卒中),占到脑卒中的15~20%。研究发现,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没有房颤者的5倍。所以,得了中风(脑卒中),不要总想着脑动脉硬化,还得想想有没有房颤的事。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轻则致残,重则致死,这样的情况临床太常见了。脑卒中给病人和亲属带来的是身心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负担。所以,真是要预防为主啊!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有些人、有些情况的房颤特别容易“长血栓”,就是说,有血栓的高危因素。比如长年纪大的人,高血压的人,心功能不好的人,还有糖尿病的人,中过风的人,都是血栓高危病人,更容易“长血栓”。有时很短的房颤发作,就有可能形成血栓,发生中风。从这点上来说,无论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血栓风险都是同样的(阵发性房颤同样要考虑抗凝)。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因此,一旦有房颤,就要想到抗凝。首先是在转复房颤时。房颤转复时,心房肌不再各自为政地蠕动了,而是步调一致的统一收缩了,这个力量就强大了,很容易把房颤时形成的血栓“挤”掉下来。所以,房颤转复时,很容易发生血栓脱落、栓塞。如果没注意抗凝,房颤是转过来了,人却“中风了”。持续房颤的时候,那就更是要长期抗凝治疗了。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现在,除了对发生时间短(不到48小时)、又特别需要紧急(抢救性)转复的房颤可以不先抗凝就转复,其他病人都要先抗凝治疗后才能转复(如果不抗凝转复,要做经食道心脏超声来确认心房、左心耳没有血栓,但也不那么保险)。

超过48小时的房颤,一般要先抗凝治疗3周后再转复。转复了,维持窦性心律的病人可以抗凝四周后停药,这就是医生们常说的“前3后4”;不能转复、持续存在的房颤,绝大多数都需要长期抗凝治疗了。

血栓和出血永远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在正常人体中,凝血和抗凝机制每时每刻都在互相制约着,保持动态平衡。房颤打乱了这种平衡,血栓的风险高了,所以我们抗凝;但是抗凝就有可能出血,把握好度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为了安全,抗凝治疗前需要对病人的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今天我们就谈血栓风险(房颤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目前,各国公认的血栓风险评估是下面这个“CHA2DS2VASc评分系统”。先别被这些外文給唬住,这些外文是每个危险因素的英文首字母:C(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衰;H (Hypertension):高血压;A(Age):年龄(>75岁);D(Diabetes mellitus):糖尿病;S(Stroke):脑卒中;V(Vascular disease):血管性疾病;A(Age):年龄(65~74岁);S(Sex):女性。还有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反映心功能);TIA:短暂脑缺血发作。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这里面一共是9分(年龄有两个分数,所以总分是9分),分数越高,血栓风险越大。对比一下病人的情况就可以算出来了。

抗凝的建议或标准呢?

抗凝治疗的建议是这样:0分:可以不抗凝;1分:可抗凝可不抗凝,但是建议抗凝;≥2分:抗凝治疗。因为女性单算了1分,所以,最近欧洲的指标定为男性2分、女性3分是血栓高危,需要抗凝治疗。

房颤要抗凝治疗,怎样评估血栓风险?

根据这个评分标准,只有65岁以下、什么其他危险因素都没有的男性才不需要抗凝,其他的病人都需要抗凝,尤其老年人。

在医院转复房颤时,因为时间紧,一般都先选择静脉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目前常用),以后再改为口服药。在门诊治疗的病人,就是口服抗凝药了。

吃抗凝药要顾忌出血,所以医生还要进行出血风险评估,都评估完了,再综合评定一下患者接受抗凝治疗的效益和风险比, 最后决定治疗。

(我们介绍完评估再介绍用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