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母乳不足,如何混合喂养?

salight


首先学会判断母乳是否不足

妈妈的母乳是否不足,最好根据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分析。如果每天体重增长30克以上或者一周200克以上,每天能够尿满6片尿不湿,就说明喂够啦,不需要添加配方奶。如果体重不达标,一天排尿少于8次,大便量少或者呈现绿色的稀便,吃奶后还哭,或者咬着奶头不放,或者睡不到2 小时就醒,都说明奶量不足。

即使母乳不足,也不要放弃母乳,母乳还是要优先喂的。


混合喂养分为补授法和代授法,一般6个月内时间充裕建议补授法,因为补授法让婴儿先吸吮两侧母乳,母乳不够再吃配方奶,这种方法使乳房按时受到刺激,保持乳汁的分泌,如果方法得当母乳会越来越多,就不需要加配方奶粉了。(注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母乳与配方粉直接混合,也不建议使用母乳冲配方粉给宝宝喝。)


而代授法是母亲先直接喂母乳或者自行把母乳挤出来攒够一顿,然后母乳和配方奶轮换间隔交替喂食,这种方法减少了婴儿吮吸,使乳房刺激减少,会导致母乳越来越少,除非是母亲工作原因没有太多时间喂养孩子或者准备断奶才用代授法,一般情况下还是建议补授法。


混合喂养要注意不要使用橡皮奶头、奶瓶喂婴儿,应使用小匙、小杯或滴管喂,以免造成乳头错觉。如果婴儿习惯了奶瓶头,就会拒绝吮吸母乳,使母乳越来越少。


儿科医生鲍秀兰


妈妈的乳汁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但是每个妈妈身体条件有差异,有的妈妈奶水足——每次吃一只就饱了,有的妈妈乳汁不足,孩子怎么办?

混合喂养可能不太靠谱。

民间有句话形容一个人用力之猛——吃奶的力气。

婴儿吸吮妈妈的乳头是用很大力量的,尤其是最开始的前三天,孩子吸吮的力量,能够把奶水还没下来的妈妈乳头吸的破皮。


母乳的味道淡淡的,甜味很浅,和配方奶粉在浓度、口感上面,有很大不同。

奶嘴吸吮起来非常省力,吃起来非常过瘾,咕嘟咕嘟,一饮而尽,孩子尽兴。

一旦用奶瓶吃过配方奶的婴儿,基本会拒绝再吃母乳。

我家孩子在母乳喂养2个半月的时候,加了雀巢奶粉,因为我的奶水不足。

孩子即便吃的非常频繁,似乎也还是很快就饿了。总是爱哭。

孩子爸果断使用了配方奶,一开始我也希望孩子能以母乳为主食,配方奶为辅助补充饱腹感。


然而,孩子也是会迅速的适应环境的智慧生物,在尝过了配方奶之后,孩子不肯再费时费力的吸吮母乳。刚刚开始用配方奶的时候,担心孩子不喜欢吃牛奶,毕竟和母乳在口感上有明显的的差距。还有调配时的浓度差别。


可是,孩子在吃过配方奶之后,越来越不愿意吸吮母乳,继续吸吮乳头,似乎只是在留恋吸吮反射的感觉——奶嘴和妈妈的乳头差了太多。

所以,加了配方奶之后,孩子基本就算断了母乳。

如果妈妈的乳汁还可以挤出,最好是混在配方奶中,同时食用。

这可能是让孩子继续吃母乳的唯一方式。

可是人体的构造本身就充满神奇,婴孩吸吮母乳,会刺激母亲体内分泌更多的乳汁;

如果母亲靠吸奶器挤奶的话,奶水也只会慢慢越来越少,因为乳头感觉不到了孩子的吸吮。


因此呢,一旦选择给孩子加入配方奶,母乳只会日渐干涸。

我的孩子在她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断奶。

一直食用配方奶粉。

配方奶虽然不及母乳,但是在无可选择的情况下,配方奶还是主粮。

现在的配方奶不仅在成分含量比例上面标齐了母乳,还针对性的有添加成分。

那么什么情况下,孩子需要配方奶呢?

妈妈要观察,当孩子每周的体重增加低于200克的时候,孩子摄入能量不足。

也说明妈妈的母乳不能满足孩子生长的需求。


母乳是孩子的第一选择,但是妈妈乳汁不足,又不能有效改善的时候,让配方奶接力,也是无奈之举,我当时看着孩子抱着奶瓶吃配方奶的时间,心生歉疚,我当时最羡慕的就是乳汁丰盛的妈妈。


孩子吃了很长时间的配方奶,身体还不错,如果孩子能一直吃母乳,身体发育的一定会更好的吧。

没能给孩子全程的母乳喂养,竟成为心中的一件憾事。

————————————————————————————————————

我是芯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您共同探索孕育养儿之道。每日遇到新问题,每日解答新问题;互帮互助,敬请关注[芯妈心语]。


芯妈心语


母乳不足的情况下,需要用奶粉来代替母乳,那么到底怎么喂养呢?

混合喂养需要坚持的原则

1.不管母乳有多少,仍旧需要把母乳哺给婴儿。

2.妈妈虽然母乳不足,仍要坚持用吸奶器来吸奶或者让宝宝吮吸。 混合喂养的方法 1.混合喂养可在每次母乳喂养后补充母乳的不足部分,也可在一天中1次或数次完全用代乳品喂养。

3.混合喂养时,每天先喂母乳,再喂其他乳品,每次哺乳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然后喂其他乳品。

4.补授的奶量要按宝宝食欲跟母乳多少决定。需观察几天,以便掌握每次补授的奶量。除此以外还要观察宝宝消化情况有无腹泻和吐奶等。

5.如果妈妈的奶够吃一次。那就一次就一种奶。一次混合喂养是针对那些奶量特别少的妈妈,其实不利于消化。所以如果母乳够吃一次,还是让宝宝每次都吃一种奶。

6.混合喂养,最好使用小匙、小杯或滴管喂,防止宝宝造成乳头错觉。 我是J妈,硕士,翻译+教育行业十多年的经验,现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关注我的朋友,可以免费得到我录制的美国家庭万用亲子英文视频课程,J妈助你攻克英文,同时组建学习打卡团,让我们共同前行。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谢!   创建于2018.5.2


J妈学堂


不太清楚宝宝多大?三个月左右的话,宝宝和妈妈都在协调中,要让宝宝多吸多喝,才能促进妈妈多分泌母乳。一般情况,是三个月到五个月基本就能达到平衡。但如果因为母乳不够,就马上加奶粉,孩子吃母乳少了,和母亲那种天然的联系减少,母乳分泌量就会更少。所以 ,如果孩子还在三个月左右,请不要盲目加奶粉,要让宝宝多吸母乳,同时,妈妈注意营养均衡,也不要大油大盐的补,只要清淡的汤就足够。

如果宝宝和妈妈已经经历过那个互相需要协调平衡的时间,而出现明显的母乳不足,则可以考虑加奶粉,混合喂养。不过,不建议母乳抽出来再给宝宝喝,而是在宝宝吸的时候,尽量让他多吸。如果不吸了,再考虑加喂奶粉。

至于喂食方法,最好固定时间段,比如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的母乳的话,七点一次,九点一次,十一点一次,这个样子交叉着来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比如,七点时母乳充足的话,就让宝宝吃母乳。九点时,可以换奶粉。十一点时,经过了四小时的休整,母乳量基本又分泌一些了。可以十一时再喂母乳。如此循环往复,既可以给宝宝建立规律的进食时间,又可以让母乳有充足的分泌产出时间。当然,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两个小时的间隔是我举例来说的。妈妈可以用心记下母乳时间,结合宝宝的情况,作调整。

希望能帮到你。祝宝宝健康。妈妈安心。


麦子妈妈说育儿


在哺乳期,很多妈妈担心自己母乳不足,喂不饱宝宝,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这个时候就会采用混合喂养。所谓混合喂养,是指母乳不足时,添加婴幼儿配方奶粉辅助混合喂养的一种方法。

关于混合喂养,妈妈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补授法”,让宝宝先吸母乳后加配方奶。

一般来说,混合喂养有“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采用“代授法”宝宝不直接吸吮妈妈的乳头,妈妈体内泌乳素的分泌会逐渐减少,以后想要母乳喂养就更难了。所以知食君建议妈妈们尽量采用“补授法”,在每顿添加奶粉之前,先进行充分的母乳喂养,吸空母乳后如果宝宝还是饿,再添加奶粉。混合喂养最容易发生的情况是放弃母乳。如果妈妈们因为觉得自己母乳不足就过多的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会使母乳越来越少。所以混合喂养需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母乳,并均匀分开喂养次数,避免长时间不喂母乳。

2、奶粉添加由少到多,逐渐增量。

在给宝宝吸完母乳之后,最开始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的时候可以先从半勺开始,再到一勺,之后慢慢增加上去,直到达到满足宝宝的需求量。

3、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后可适当给宝宝减少配方奶。

一般宝宝满6个月以后妈妈们就会开始添加辅食,因此他们对奶水的摄入需求相对会降低,如果先喝母乳已经足够了,就可以减少配方奶的量。

4、把握好喂奶时间。

宝宝对配方奶的消化时间比母乳更长,所以混合喂养了配方奶后,下次喂奶的间隔一般会比纯母乳喂养时多0.5-1小时,具体间隔时间需要看每个宝宝自身的消化抗饿速度。所以妈妈们要自己把握好喂奶间隔时间,最开始混合喂养先做好记录,慢慢摸索出自己宝宝的喝奶规律。

5、给宝宝喂配方奶粉时,要把母乳作为参考标准。

母乳喂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富含免疫活性物质,可以很好的增强宝宝的抵抗力,让宝宝少生病。所以在添加配方奶粉时,要尽量选择接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一方面更适合宝宝吸收,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宝宝更好适应母乳和奶粉直接的转换。

总的来说,混合喂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宝宝慢慢适应喝配方奶,同时以母乳喂养优先,不要轻易放弃母乳,毕竟母乳才是婴儿最理想的口粮。


我是知食君,海龟奶爸,对食品有严格要求的资深媒体人,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儿童喂养、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知食说


首先,不管母乳够不够,妈妈们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不能放弃母乳,因为母乳的营养是奶粉无法代替的,最好母乳和奶粉混合喂养。

那么问题来了,应该怎样混合喂养呢?针对这个问题,要根据妈妈的实际情况来看。

全职妈妈

对于全职妈妈或者是还在休产假的妈妈,妈妈随时都在宝宝的身边,这个时候的喂养方式应该是以母乳为主,奶粉作为补充。就是每次喂奶的时候,都是让宝宝充分吮吸妈妈的乳房,直到两边乳房都已经吃完,在开始给孩子添加奶粉。这样做的好处是:

1.通过宝宝频繁而充分的吮吸,可以促进妈妈的泌乳反应,会增加奶量;

2.通过吮吸乳房,妈妈和孩子的亲密接触,可以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3.母乳的亲喂,可以让妈妈的乳汁更适合孩子的成长。

职场妈妈

对于职场妈妈来说,孩子不在身边,每天都要背奶,无法做到亲喂,这样就只能把乳汁通过吸奶器吸出来,攒够孩子要吃的,每天用奶粉和母乳进行交替喂养。这样做是存在风险的,就是妈妈们如果吸奶的时间间隔的越来越长,乳汁也会越来越少,所以妈妈们如果想要母乳喂养,最好坚持:

1.保持固定、频繁的吸奶次数;

2.在家的时间保证自己可以亲喂;

混合喂养需要注意的事项

混合喂养一定要注意乳头和奶瓶的混淆,奶瓶混淆之后,宝宝可能突然间就不会吮吸母乳了。我女儿三个月前就是这样,有两次突然间就不会吃奶了,乳头放到嘴里吸两口吐出来就哭,才发现她吮吸的姿势不对。为了避免乳头混淆,妈妈们需要注意:

1.三个月前的宝宝不要用奶瓶去喂养,尽量用勺子,或者其他方式;

2.三个月后的宝宝可以尝试用奶瓶喂养;

3.半岁后的孩子,慢慢引导孩子用吸管杯来喝奶或者喝水,可以慢慢帮助孩子戒掉奶瓶。


豌豆妈妈育儿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一个伪命题。

除非极个别的案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母乳不足。

哺乳期的妈妈需要梳理哺乳的信心,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是否真的是母乳不足。

1.看宝宝排便量和排尿量
  1个月以内的宝宝经常有黄绿色大便,有的宝宝甚至每次吃完奶都会大便,每天要尿湿6-8次,小便的颜色呈淡黄色或无色,每次的尿量能浸透尿布。如果宝宝大小便的量正常,则母乳是足够的。
2.看乳房状况
  在喂奶之前,妈妈感觉乳房胀满,喂奶时有下乳感;喂奶后,乳房变得柔软,则妈妈的母乳基本足够。
3.看宝宝吃奶的状态
  宝宝在吃奶时,可以听到“咕嘟、咕嘟”的吞咽声,吃奶后,宝宝表现出明显的满足感;宝宝不吃奶时,精神状态也很好,感觉很满足、很快乐;2个月以内的宝宝,在两次哺乳之间能安静而满足地入睡。这些都表明奶量是足够的。
4.看宝宝生长情况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看看宝宝的体重是否按照正常规律增长。0-3个月的宝宝每周体重增加量应该在150克以上;3-6个月的宝宝,平均每周增加105克。如果宝宝体重增长过少,则可能母乳不够,需适当添加奶粉。

以上说了判断母乳是否足够的标准,那么是否有例外呢,有!

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被说成是“母乳分泌不足”

母乳分泌不足的原因包括影响宝宝有效吸乳的医疗状况,例如舌系带过短、腭裂、神经系统问题、营养吸收不良以及代谢问题。如果不是宝宝健康问题,则可能是妈妈自身因素导致母乳不足。

妈妈初期泌乳不足的发生率为百分之五,诱因是乳房异常、乳房或乳头手术(可能出于医疗原因或美容)或其他问题导致的腺体组织不足。二期泌乳不足的问题更加常见,通常是因为哺喂过程不正确或使用补品导致母乳合成能力下降,最终导致母乳供应量不足。

那么,母乳分泌不足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呢?

母乳不足的迹象
宝宝可能会出现排便延迟、尿量少、黄疸病、分娩后体重减轻以及嗜睡症状。在母乳喂养期间,宝宝吸乳时可能表现出嗜睡或沮丧或只是短时间的连续吸吮。
泌乳评估

第一步必须咨询哺乳顾问或保健专业人员。为诊断母乳是否不足,妈妈需在保健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测量器泌乳量,即 24 小时内测量哺喂前以及哺喂后宝宝体重(不得更换宝宝衣物或附件)。健康宝宝平均正常吸乳量为 750 - 800 ml/天(478-1356 ml/天属正常范围) -

如何能够促进母乳分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应在哺乳顾问或保健专业人员的配合下实施并监测管理计划。提高乳汁供应量的关键是频繁有效地排乳。由于大多数宝宝可吸出乳房中 67% 的可用乳汁,通过频繁有效地排乳有助于更好地排空乳房,帮助妈妈更加快速地合成乳汁。


结合保健专业人员建议,为提高母乳供应量可实施的循证方案包括:
  • 辅助哺喂姿势和宝宝衔乳
  • 母乳喂养期间,尽量有肌肤接触,提高哺喂时的身心舒适度
  • 增加母乳喂养频率,两次哺喂间隔不要超过三个小时,每天哺喂 8-12 次
  • 每次哺喂之后暂时吸乳; 双侧吸乳(同步吸乳)有助于提高排乳速率以及更好地排空乳房
  • 在吸乳期间按摩乳房
  • 吸乳期间穿戴合身的吸乳护罩: 不得挤压乳房,否则将损伤乳头。如果管道过紧,则有多种吸乳护罩尺寸可选
  • 吸乳时要使用放松技巧,例如音乐或深呼吸
  • 医疗人员可考虑使用催奶剂药物,帮助刺激泌乳。

从以上的内容来说,只要妈妈梳理信心,完全可以实现 全母乳喂养。

而且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是世界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妈妈在宝宝出生头六个月全母乳喂养宝宝之后再辅以其它固体食物,至少坚持两年。但是,除了其营养价值之外,母乳喂养还有以下几项好处: 保护宝宝不受感染,调节和提高妈妈和宝宝的生理系统,有助于增进母婴情感。

对妈妈的好处

产后早期妈妈和宝宝之间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延长泌乳期,适应妈妈的胃肠道变化,增加哺乳期间的能量需求。母乳喂养让妈妈更关注宝宝的需求,可加速产后产后子宫复旧,减少出血的风险。有利于妈妈恢复孕前体重,降低患卵巢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和 2 型糖尿病的风险。

母乳喂养具有长期抗应激作用; 每次给宝宝亲喂母乳,妈妈的血压和皮质醇水平都会下降,与妈妈用奶瓶喂宝宝相比,亲喂时妈妈的身体应激反应皮质醇的升高幅度较小。与不进行母乳喂养或不生育的同龄妇女相比,亲喂母乳的妈妈可能会更镇定、更好相处。其实,母乳喂养有利于妈妈和宝宝的互动,让妈妈在宝宝出生后立即与宝宝亲肤接触,与宝宝相处得更久,亲喂时间更长。

对宝宝的益处

母乳既为宝宝的成长和发育提供最佳营养成分(脂肪、乳糖、蛋白质和宏量营养素),又能完全保护(生化和细胞成分)宝宝不受感染。与配方奶喂养的宝宝相比,足月宝宝喝母乳可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成熟和神经发育,不易受感染,不易患有慢性病。母乳喂养早产宝宝还有其它益处,包括减少患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肠内喂养不耐症、慢性肺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神经发育迟缓和 再入院治疗的风险。

就宝宝发育而言,母乳喂养宝宝有许多好处,包括促进神经发育、提高行为等级、减少患肥胖症和成年 2 型糖尿病的风险。此外,母乳喂养还可促进宝宝口腔和面部的正常生长,包括促进牙列、口周和咬肌活动和上颚生长。降低中耳炎的风险。

母乳喂养还有利于增进母婴感情。吸吮等亲肤接触和触觉刺激乳头会导致缩宫素(射乳反射的关键激素)的释放,可培养母婴感情。缩宫素的释放增加了流入妈妈乳房和乳头区的血流量,使皮肤温度升高,给宝宝营造温暖和滋养的环境。

我注意到,很多奶粉会宣传自己增加了“DHA”。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俗称“脑黄金”)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母乳的天然成分,能够促进婴儿大脑和视网膜的发育。 很多父母误以为奶粉中添加DHA就是功效神奇的“神来之笔”,孩子吃了这种配方奶就好比吃了母乳。

首先,这只是我们对母乳的一些成分有更多深入了解并能够人工合成加入配方奶而已。添加了DHA的配方奶粉,只是理论上两者间的差距稍微缩小了一点而已。但人工合成的DHA的生物等效性与母乳中的天然成分不同,喂养效果也不同。过量的DHA还会产生副作用,而且不同月龄的孩子对DHA需求也不同。其次,研究发现,对健康足月儿来说,不管是妈妈补充DHA还是配方奶中添加DHA,都对足月儿的视力、语言和认知发育没有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孕晚期,胎儿从妈妈胎盘和羊水中获得DHA,从而促进大脑和视网膜迅速发展,所以,跟产后的额外补充关系不大。而对早产儿来说,补充有一定的意义。

总结: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

母乳妈妈在哺喂过程中的艰辛,是外人所不能完全感同身受的。

既然我们选择了成为母亲,应该怀抱着“一切为了宝宝”的心情,为了宝宝今后的身心健康,请尽量坚持全母乳喂养。

至少能全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

为所有的母乳妈妈点赞!为伟大的母爱喝彩!


圆脸妈和圆脸儿子


现在的宝妈们对于“混合喂养”这几个字,大概再熟悉不过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样宝宝无论是吃不吃的饱,都只能吃母乳的时代了。现在的宝宝,在母乳不足的情况下,大多都会选择奶粉来补充婴儿喂养,于是,便出现“混合喂养”这一说法。

其实,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像个奶牛一样,让宝宝快乐又健康的吃奶,但不是每个妈妈的母乳都分泌的那么好,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尤其是剖腹产的宝妈们,奶水更是少的可怜。但宝妈们千万不要因为奶水少就放弃喂养,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奶水不够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代母乳的东西为宝宝补充食量,以免宝宝因吃不吃而哭闹。虽然说代母乳喂养比不上母乳喂养,但至少能够补充宝宝的摄入量,不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到宝宝六个月以后就可以完全进食代母乳了。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做好混合喂养呢?

1.混合喂养可能会导致宝宝拉肚子,所以宝妈们在混合喂养之前先母乳喂养,观察宝宝拉稀的程度,如果腹泻不严重,就可以混合喂养了,必要的时候给宝宝吃着妈咪爱也可以缓解这种症状。混合喂养的话,宝宝如果放屁崩出来点屎,这也是正常的情况,宝妈们不用担心。

2.母乳喂养的时候,妈妈最好不要吃太油腻辛辣的东西,宝宝吃奶粉也不能过稀或过浓,更不能加糖,要时刻关注宝宝拉屎的情况,宝妈们千万别忘记咯!


汽车问答专业户


我就是在给宝宝混合喂养。以我的经历和学习到的知识来看,混合喂养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不要放弃母乳

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母乳不够就放弃母乳或者减少母乳的次数,这样的话,母乳就真的越来越少了。最好的通乳师就是宝宝,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多吮吸。只要宝宝不烦躁不抗拒,就让宝宝多吮吸。

毕竟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有很多好处,所以有一点母乳总比一点都没有要强很多。

第二,关于如何喂

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这一顿喝母乳,下一顿就喝奶粉;另一种是先让宝宝喝母乳,如果不够的话,再喝奶粉。

第二种方式更受推崇。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宝宝吸吮的频率,有利于乳汁的产生。

混合喂养的一个难题就是,你总是不知道宝宝到底是有没有吃饱。

一开始,只要宝宝喝完母乳还哭,我们就认为是没吃饱,赶紧又喂配方奶。后来逐渐摸清规律,宝宝哭不一定是没吃饱,有可能是撒娇耍赖。所以,现在每次给宝宝喂完母乳后,我们都哄他一会儿,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他能平静下来,就应该是吃饱了,起码七八分饱是没问题的。


陪伴敦宝长大


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很多妈妈需要面临的问题。

有些妈妈确实是先天不足,导致母乳不足,而有些妈妈是因为上班的压力等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

混合喂养是没有办法完全母乳喂养时候的一种被替代方式,也要比完全人工喂养要好,但是母乳和奶粉毕竟不是同一种东西,吃的方法,吃时的感觉,吃的味道对于宝宝来说是全然不同的。

所以母乳喂养儿们怎么能够让宝宝更好的接受呢?

母乳时宝宝是用力吮吸着妈妈的乳头,吃着妈妈体内流淌出来的乳汁。

而奶粉宝宝基本不用太用力,吸吮的都是人工奶嘴,吃进去的是跟母乳味道不一样的奶粉。

菁妈建议母乳喂养要注意

建议是母乳跟奶粉分开来喂,因为母乳跟奶粉的感觉不一样,如果混在一起喂的话,要不就是孩子喜欢上了奶粉,不再吃母乳,要不就是宝宝吃母乳吃的不饱,但是不愿意喝奶粉,哭着闹着。

所以建议母乳一餐,奶粉一餐,吃奶粉的这一外,可以把母乳可以挤一部分出来,这样不断的刺激母乳,母乳也分泌更多。

下一餐就是全母乳,先自己吮吸,不够饱再喝点挤出来的母乳。

菁妈,混迹育儿界的医师,药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四栖生物,家有菁妞,各平台原创作者,希望给焦虑的妈妈们一点支持和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