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愚蠢至极,万万不可——中国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国内粮食库存?

关注国际粮食价格的朋友都应该有所了解,最近全球小麦价格上涨,但是我国小麦库存量非常大。这时就有人说了,

为什么不可以用大量出口小麦的方式来进行去库存呢?

对此,笔者的回答简单明了——肯定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做法太愚蠢,太危险。

因为这样不现实,也不可能。

愚蠢至极,万万不可——中国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国内粮食库存?

为什么笔者会这样说?主要有两点,一个是价格因素,国内临储名下价格太高,另一个是国家粮食安全考虑,我们的储备粮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受到全球小麦整体减产的影响,世界小麦价格出现一定上涨是不假。

一直以来,我国小麦市场供过于求造成我国小麦库存量高企也是一个事实。

但是如果你要说借此机会,通过大量出口小麦来对我国的小麦进行去库存,我就不得不说你真是“图样图森破”,因为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去年,中国小麦出口仅1万吨!

2017年,我国小麦产量为1.3亿吨左右,进口量为420万吨,同时出口仅1万吨,是的,你没有看错,只有区区一万吨。

与此同时,我国的面粉出口都已经高达17.4万吨,较2016年增加7.2万吨。相对于小麦而言,国内的面粉在国际上看来更具备市场竞争力。

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内小麦价格太高,没有实力和国际上的低价小麦竞争。

愚蠢至极,万万不可——中国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国内粮食库存?

我国的临储小麦价格太高,没有国际竞争力!

熟悉我国小麦收储制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现在我国小麦临储仓库中大多存储的是2年前,3年前通过托市政策从农民手中收购来的小麦,按照当时的标准价格1.18元每斤,再加上这些年的仓储等综合成本,这些临储麦的出库成本怎么着也得在1.2元每斤以上。这一点,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的临储小麦拍卖中可以一见端倪。

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官方网站发布的最近一次的我国临储小麦拍卖结果中可以看出,2014年产小麦的拍卖成交价在2404元每吨,折合1.202元每斤,

2015年产小麦的拍卖成交价在2420元每吨,折合1.21元每斤,

2016年产小麦的拍卖成交价在2407元每吨,折合1.2035元每斤。

愚蠢至极,万万不可——中国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国内粮食库存?

但是,最近我国的进口小麦价格大概是多少呢?

根据有关统计显示,近期,进口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完税成本不过是1800元每吨左右,而进口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的完税成本也不过是在2100元每吨左右,远远低于国内临储小麦拍卖成交价格。

愚蠢至极,万万不可——中国为何不能大量出口以去国内粮食库存?

这样看来,国内储存期将近4年,即将成为超期粮的2014年产小麦的拍卖成交价格都比进口的美国小麦完税价格都要高。

你们说,指望这些等级不高,价格却很高的储备粮出口和国外的等级高且价格低的新麦竞争,谁的胜算更大?谁的竞争力更强?

再说了,我们的储备粮库存本身就不打算以此来挣钱,主要用途是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以备在国内粮食产量减少或者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投入市场,保证粮食供应,稳定物价。

所以,放心吧,我国的临储小麦去库存还是得靠国人自己消化,指望大量出口不现实,也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