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谷歌双雄:拼多多黄峥和淘宝蒋凡,从同事到对手

不管双方承不承认,淘宝和拼多多已经置身同一个战场。如今在电商领域,曾是“谷歌双雄”的两个人又变成了对手。

2006年夏天,21岁的复旦毕业生蒋凡北上进京,加入年轻的谷歌中国;一年之后,27岁的谷歌中国创始员工黄峥离开北京,南下创业。在谷歌这个中国互联网界的黄埔军校里,黄峥和蒋凡只有不到一年的交集,当年的两个年轻人并没有引来过多关注。

谷歌双雄:拼多多黄峥和淘宝蒋凡,从同事到对手

十一年后,在相距不到两小时车程的上海和杭州,黄峥打造的拼多多和蒋凡领导的淘宝,已然成为中国的两大电商巨头:拼多多上市当天,黄峥身价超过130亿美元,把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甩在身后;淘宝2017年的GMV超过20000亿元,蒋凡掌管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万亿帝国”。而两人的交集谷歌,则在2010年宣布退出中国,八年间谷歌重返中国的传闻一再传出,但从未落地。

蒋凡的性格内敛,不擅长公开演讲,除了交流技术和业务沟通外不爱讲话,从创业初期到现在掌管淘宝,并没有太大变化。

同样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同样具备深刻的商业洞察力,黄峥和蒋凡不一样的是,他喜欢写微信公号,热衷思考也善于表达,非常自信甚至有些自负。

黄峥和蒋凡,分别代表着过去几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浪淘沙的两种典型成功者。奇妙的是,他们从同一个地方出发,一个坚持独立创业,一个在巨头内部建功立业,离开谷歌后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辗转多年却又回到同一个地方,最终成为彼此最大的对手。

自带光环

黄峥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位头顶学霸光环的浙大毕业生,创业前后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

2001年,网易CEO丁磊通过MSN找到还在读大学的黄峥,向他请教技术问题,却差点被黄峥误会成骗子。

此后几年网易游戏业务开花结果,市值开始大幅拉升,段永平的这笔投资在两年内回报接近100倍,对丁磊和段永平来说,这笔投资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收获了利益,也赢得了交情。

黄峥去美国留学后,介绍他和段永平认识的正是丁磊本人。段永平向这个师弟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带着他去参加著名的巴菲特午餐,而黄峥则在课外帮段永平做一些投资的事情,他在之后的公开场合中一直将段永平称为自己的导师。

2006年黄峥作为第一批回国员工参与谷歌中国的创立,同一年复旦大学毕业生蒋凡进入谷歌中国。在此后四年时间里,蒋凡参与了谷歌地图、搜索和内容广告的研发,人生的金光大道自脚下展开。

黄峥和蒋凡在谷歌中国的初创阶段第一次发生交集,这两个年轻人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都在向外界证明,他们身上的光环名副其实。

2007年黄峥选择了离开,他在谷歌一共待了三年,并没有等到四年股票全部兑现。段永平将步步高的一块电商业务交给他做,成立自营电商欧酷网,由步步高控股,黄峥正式开始十一年创业征途。

那一年,京东日处理订单刚刚超过3000单,年营业收入还不到5亿元。三年后京东全年GMV超过100亿元,而欧酷仅有6000万,黄峥觉得这条路已经做不过刘强东,转手将欧酷卖给兰亭集势的老板郭去疾,他也是谷歌中国的创始成员之一。

但黄峥没有离开电商行业,2010年他创办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同时,蒋凡从谷歌中国辞职创业,成立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友盟”。给蒋凡背书的是他在谷歌中国的老领导李开复。

谷歌出身的大牛,在创业初期很容易拿到投资。出门问问创始人李志飞曾经说,较早一批在谷歌美国工作然后回国创业的人,当时非常稀缺,甚至称得上独一无二。后来拼多多在B轮融资时遭遇疯狂追捧,黄峥面对众多投资人表现强势也就毫不奇怪,背景如此优质的创业者确实少见。

殊途同归

2013年,乐其内部孵化出黄峥第三个创业项目寻梦游戏。游戏是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翻盘的法宝,比如腾讯,比如网易。也为黄峥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后来还孵化了一个电商项目“拼多多”,为黄峥创业立下战功。

同一年,阿里用8000万美元收购友盟,蒋凡的身份从谷歌系创业者变成阿里员工。那是BAT集中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年代,腾讯手握微信被称为拿到移动互联网唯一的门票;百度19亿美元天价收购91无线。

蒋凡是那个最终让阿里如愿以偿的人,阿里花8000万美元就买到了友盟手中的大量应用数据,完善了自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还顺便将这位淘宝日后的掌门人捞了进来,是一笔很划算的收购。

但蒋凡进入阿里之后,并没有经过这些培训,起花名等通用流程也一概没有走,就直接展开具体工作,这在阿里内部非常少见。

2013年底,阿里宣布“all in无线”,将手机淘宝打造成为航空母舰级APP,在蒋凡和团队的努力下,淘宝的无线交易占比从百分之十几增长到了80%以上。后来他顺利整合了淘宝网与手机淘宝,阿里如愿完成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型。

直到这个时候,后辈蒋凡的“打怪升级”之路,看起来也要比黄峥走得更顺利,后者依然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

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热闹非凡,新一代独角兽们已经初露峥嵘,日后的巨头们也开始向世界秀出肌肉。

2014年,张勇(逍遥子)还是阿里巴巴的COO,他提拔了一大批80后年轻人,委以重任,蒋凡就是其中之一。

2015年,蒋凡宣布手机淘宝日活用户数达到1.1亿人,成为全球少数的亿级APP。凭借淘宝移动端的成功转型,蒋凡获得内部提拔,担任淘宝产品平台资深总监,自此开启一路畅通的晋升之路。

同年黄峥开始他的第四次创业,推出生鲜电商“拼好货”,同时投资寻梦游戏内部孵化的平台电商“拼多多”。在黄峥的四次创业经历中,三次与电商有关,拼多多的成功并非偶然。

黄峥的想法很简单,做游戏和电商代运营虽然赚钱,但始终不能对社会和时代产生影响,他需要更好的机会,拼多多可能是那个机会。

虽然都是谷歌出身,但黄峥和蒋凡的公司并没有太多谷歌文化符号。蒋凡更多是在适应阿里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而在工程师背景不那么浓厚的拼多多,也看不到太多谷歌元素。黄峥在国内电商和游戏行业打拼多年后,已经掌握了自己的生存和管理法则,接下来的成功印证了这些方法论。

一鸣惊人

2016年9月,拼好货和拼多多合并,黄峥担任新拼多多的CEO。

结果没想到,合并一年多后拼多多的GMV就突破一千亿元,这个速度远远超出他和投资人的预期。毕竟在阿里和京东的挤压之下,电商领域突然诞生第三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黄峥做到了。

回头去看,拼多多确实在两大巨头的眼皮底下迅速崛起。

当时的阿里战略落在“五新”上,这个马云在2016年云栖大会上提出的设想,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关于“新零售”的讨论贯穿2017年全年,那一年阿里和腾讯在线下展开收购大战,传统零售企业中排名靠前的公司被两大巨头买了个遍。人们热衷于讨论零售业的线上线下融合,盒马鲜生成为阿里新零售的推广名片。

2017年阿里成立“五新战略执行委员会”,蒋凡成为委员会成员之一,也是淘宝班委会班长。淘宝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智能化改造,做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同时发力内容和社区,推出直播和视频产品。

在巨头的视线偏离自己时,黄峥的拼多多在加速狂奔。其实在那年夏天它已经露出了黑马本色,活跃用户数破亿,GMV也迎来爆炸性增长,中国互联网的势力版图正在悄然改变。

直到年底阿里发布打假报告,声称淘宝网的售假商家正向微商和拼多多转移,黄峥的这匹“黑马”才重新进入人们视野。那时的它用户量已经迫近两亿,这是一个仅次于早期微信增速的爆发性成长过程,拼多多的势头已然无法阻拦。

拼多多的急速蹿红,开始让舆论关心,淘宝能不能做社交电商,做的话能不能成功。蒋凡认为,社交更像是电商模式的补充,而不是一个新业态。

说归说,但拼多多带给淘宝的压力显而易见。2018年3月淘宝特价版推出,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因应拼多多的产品,它的核心特色只有一个:便宜。京东上线多年的团购品牌“京东拼购”也在今年重新受到重视,京东在APP和微信端首页都给它开辟了明显的入口。

黄峥把这些称为外界对拼多多的认可,蒋凡把它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正常结果。

淘宝帝国保卫战

拼多多在成长过程中,吸收了很多外部力量,微信和淘宝都是“牺牲品”。

张小龙对微信内部的生态健康度一直很在意,他对诱导分享等行为深恶痛绝,处罚起来很干脆。后来黄峥和腾讯签署了互不挖猎协议,黄峥想挖人必须得到腾讯的同意。

招来的人很多来自腾讯,“偷走”的用户却有很多来自淘宝。其实黄峥在各种场合都说拼多多和淘宝是错位竞争,不存在争夺用户的情况,还表达了对淘宝的欣赏。

但蒋凡的万亿淘宝“帝国”作为阿里巴巴的根基产品意义重大,它支持着整个电商体系下的其他业务线,容不得半点侵犯。

这并非阿里第一次面临用户争夺,它的反制措施向来毫不留情。

当年的美丽说和蘑菇街就是典型案例,这两家电商导购社区曾经跟阿里打得火热,但在2013年两家公司一年流水达到200亿元后,嗅觉敏锐的阿里立刻对它们进行了封杀,蘑菇街创始人陈琪虽是淘宝旧部,却也无法改变阿里的决心。

拼多多的境遇则非常幸运,它在2018年2月就被曝出月流水已经高达400亿元,然而阿里却始终无法封杀它,任由它12个月GMV突破2600亿元,直到赴美上市遭遇热捧成为中国电商第三极。

这并非意味着阿里失去了对电商领域的掌控能力,而是因为拼多多在成长过程中,从未与阿里的流量体系有过任何交集。

不过蒋凡可能要“感谢”黄峥。多年来淘宝为了撕掉“廉价”和“假货”标签,采取各种策略淡化爆款特色,投入巨大人力和资源打假,但仍不时被假货负面困扰。直到拼多多崛起,假货问题好像突然消失了,舆论调转枪口,一齐指向拼多多。

谷歌双雄:拼多多黄峥和淘宝蒋凡,从同事到对手

令人唏嘘的是,作为前后脚登陆香港和美国市场的两个年度大玩家,雷军和黄峥的待遇截然不同。前者磨破嘴皮都没能说服二级市场投资人,小米估值连连降到540亿美元,后者轻松收获华尔街追捧,上市当天市值接近300亿美元。

就这样,在黄峥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他已经成为了身价超越刘强东的新晋中国富豪,而三岁的拼多多也已经站在阿里的对面,成为淘宝最大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接下来蒋凡和淘宝要打的,是一场帝国反击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