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送你上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到底要不要父母送我来上大学呢?

送你上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一位新生在群里突然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似乎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新生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

新生小雨说自己从小到大都没有离开过家,为了证明和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就跟父母协商想开学一个人来学校,可父母就是不放心。

小刘说自己的父母在外务工,她考上安徽大学父母非常高兴,表示到时候要请假回来送她来上大学,可是自己一直在犹豫到底要不要他们送。其实自己还是蛮希望他们能来送的,但是怕给他们增添麻烦。

小林家是内蒙古的,他说他们一家人都没来过南方,计划趁着送他上大学的机会在南方好好玩玩。

小张说自己的父母没有读过什么书,更没进过大学,他的妈妈甚至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他们的小县城。父母还没有确定是否要送他,但他决定了开学一定要把他们一起带来学校,把这份幸福和喜悦跟他们一起分享。

无论是支持送还是不送,大家似乎都是有各自的考虑和道理,没有对错之分。

一直以来,孩子考上大学都是一个家庭比较大的喜事,除了亲友送学,一些地区甚至还有操办宴席庆祝的传统。

在以前,交通不发达,经济不宽裕,上大学之前,一家人聚在一起,张罗一桌酒菜,就当是为即将外出求学的孩子践行和共同分享这份喜悦了。

到后来,交通有所改善,各地火车高速通行,送孩子上大学这一现象开始慢慢流行。而那时候也引发了一些讨论,父母送孩子上大学到底值不值得提倡?这种“溺爱”会不会不利于孩子的自立和成长?

而如今,飞机高铁普及,四面八方来往便捷,居民经济水平也大幅度提高。同时,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似乎成了大家普遍接受和约定俗成的做法。

2015年9月,安徽大学新生开学日,一张宿舍“全家福”在网络上走红。

送你上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原来,这个大家庭为了送孩子上学,共同见证和分享这幸福的一刻,全家15口人都来了安大,并在孩子的宿舍留下这张宝贵的全家福。

放在以前,舆论肯定是一边倒的质疑和谴责。而这次,大家的反应和理解却完全不一样。

“这应该是很和睦的一家子,很幸福……”第一次见到这么庞大的送学“亲友团”,安徽大学官微首先发声点赞。微博下面也是一边倒地表示羡慕和夸赞,很多网友评论称这就像是家庭的一个仪式,一家人一起度过这么美妙而幸福的时刻,一起见证这份成长,真是太棒了。

想起自己大二那年,父母突然让我给他们拍一些学校的照片,特别提到要我们的宿舍、食堂和教室。当时的我还有点不解和不耐烦,但还是抽空给他们拍了。

后来有一次和妈妈聊天,无意中才知道,他们就是想看看我的大学是什么样的。这样当我打电话说我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立刻能浮现出一个真实的画面,而不用想象。

当时真的很愧疚,没有让他们送我来上大学,没有带他们好好在美丽的校园里转转、走走、看看。

龙应台曾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渐行渐远的一直是子女,而父母,总在不遗余力地靠近你。而我们,总是在错过之后才明白。

所幸,毕业时我留在了学校工作。入秋时,我以让他们给我送棉被为由,让他们一起来到了我的学校。那一次,父母帮我收拾床铺、打扫宿舍卫生、整理衣柜,我带他们参观我的办公室、学校的食堂、教学楼……了解完学校的点点滴滴,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我想,那时候他们心里才彻底安心吧。而我,就像是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带着他们的期待,努力向前。

做父母的,他们一直想参与进我们的生活,哪怕是我们要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他们也想在最后的时刻再送一程,毕竟今后的路就我们自己一个人走了。

送你上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对于有些父母来说,送孩子上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去孩子的大学,可能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进大学校门。

走进大学,不仅是你人生里一个重要时刻,也是父母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你想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证明自己的独立,而他们,也想在这一刻亲自见证你长大了,也想亲自体验这一刻的兴奋和自豪。

就让他们送送你好了,因为,送你上大学,是他们一生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