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何哺乳类没有进化出强势的大型飞行物种?

一零伍_點




现有哺乳动物中唯一真正具有飞行能力一类是蝙蝠,其中最大的品种就是狐蝠体重最多也不超过两公斤,这还是有记录的,问题其中涉及到两个名词,一个是强势,一个是大型飞行物种,咱们尝试从这两点分析哺乳动物在这方面进化的潜力。



鸟类是飞行动物中进化最成功的范例,在漫长的进化中,鸟类为了平衡飞行和体重之间的矛盾。真的是各方各面都朝这个方向努力,那就让我们细细道来,首先是进化出羽毛,这是一个极其天才的思路,这种结构既能保暖,又极其轻盈 ,使得鸟类彻底摆脱变温动物的属性,迈向强势走出了第一步,而哺乳动物蝙蝠的皮翼,却因为散热区大,在温寒带不得不有冬眠的习性,而且皮翼的皮膜很容易损坏,需要极其小心维护,不像鸟类通过更换羽毛就能修复,很显然哺乳动物已经抛弃了羽毛的进化路线,如果要飞就只能继承皮翼方式,那样适应生活的温度区间就会变窄,想在高纬度区域生活又不得不冬眠,这样就不可能强势生存,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即然强势就要有攻击性,有力量,哺乳动物做到这点采取的策略就是增加肌肉和骨骼的强度来实现,以至于强势物种都是朝增加体型的方向发展,哺乳动物的骨骼是实心的,又没有鸟类具有的气囊结构,很难做到同样体重下体型变得更大,所以在不违反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框架下,最大飞行重量限制了飞行哺乳动物的体型,另外飞行是极耗能量的持续的过程,特别是氧气的消耗,历史上出现过大型飞行的翼龙类,当时的大气含氧量超过百分之四十,所以在远比现在多两倍以上含氧量加持下允许飞行的皮翼类动物体型可以很大,而现在不同了,现在的大气含氧量才百分之二十一,那种不计成本的模式就行不通了,如果不能像鸟类那样通过进化平衡掉体重和飞行的关系,那么只能体型只能减小,而不得不成为飞行界的边缘物种。



从目前来看,哺乳动物的进化过程,想在空中与鸟类竞争,在地上的优势,反而制约了在空中的进化的轨迹,很难进化出大型强势的飞行物种。鸟类很早就做了抉择,他们是牺牲了很多东西,特化了很多东西,才完美的平衡了体重,体温和飞行的关系,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空中强势。并且在他们的进化模式下进一步进化还相当有潜力,所以,如果没有像恐龙灭绝的大事件发生,鸟类可能一直是空中的霸主,这有点像计算机编程,如果开始设计的框架有问题,后续的改进就会受限制。从这一点看我们的大自然多么的奇妙啊!


正心永远


因为鸟类在飞行方面天赋异禀,哺乳动物竞争不过。鸟类拥有轻巧的羽毛,中空的骨骼,强大的气囊呼吸系统,两足行走。这些优势让鸟类在飞行方面犹如开挂般的存在,哺乳动物只有被吊打的份。

为什么爬行动物能进化出翼龙那样大型的空中强者,那是因为它们进化的早,鸟类还没有发展起来它们就已经占据天空了,而哺乳动物飞向太空时早就是鸟类的天下了,能有蝙蝠这一支哺乳动物在天空中占有一席之地已实属不易,但是蝙蝠的飞行能力和鸟类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无法取而代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