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系列講壇

6月11日晚,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講壇,開展了題為“聚焦汽車動力前沿”的專題講座,著重從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研發歷程、技術進展與發展前景三個方面與在座師生分享了自己幾十年的學術經歷。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系列講壇

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講壇 黃建達 攝

在講座中,歐陽明高介紹了我國新能源電動汽車是如何從整車技術研究轉向到動力系統技術平臺研究,他還介紹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國家規劃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歐陽明高表示,“十五”規劃以來,以鋰離子動力電池為代表的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價格下降一半,能量密度提升一倍。

談及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技術進展時,歐陽明高介紹了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的三個科學問題與技術瓶頸——熱失控會導致動力電池系統的安全問題、性能衰減導致燃料電池系統的壽命問題和多能源混合動力的燃燒導致的排放問題。他詳細列舉了他的研究團隊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並實現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多項成果在寶馬、奔馳等公司得到運用。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系列講壇

講座現場 黃建達 攝

有前瞻視野才能做好研究。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趨勢就是能源低碳化。他提到,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積極推動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歐陽明高認為,實現能源革命有五大支柱——向可再生能源轉型、將建築變為微型發電廠、用氫氣與電池等技術存儲間歇式能源、發展能源互聯網技術、電動汽車成為用能儲能並回饋能源的終端。他還介紹了氫—電能源技術系統,這是科研團隊的新方向。他認為2025年的電動汽車一定是新能源智能化電動汽車。

講座最後,歐陽明高希望同學們要有戰略的高度、知識的深度以及應用的廣度,將三者有機結合,作出新時代清華人應有的貢獻。

清華大學歐陽明高院士做客“學術人生”系列講壇

現場同學們和歐陽明高院士積極互動 黃建達 攝

現場互動與問答環節,歐陽明高就電池普及化會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如何培養全局感與戰略感、怎麼從攻讀研究生之前的學習狀態轉換到進行研究性學習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本次“學術人生”系列講壇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舉辦,汽車工程系研究生會承辦。本次講座由汽車工程系黨委書記李建秋主持,120餘名師生參加了講座。

“學術人生”講壇是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主辦,院系研究生會承辦的系列學術活動,以“探究學術前沿、啟迪科研人生”為口號,以“推崇名師、追求學術,感悟人生、點燃理想”為宗旨,邀請在清華學習或工作過的著名教授、國內外知名學者等與清華學子暢談學術生涯和人生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