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一个300亿的新风口来了!BAT入局,市场争夺一触即发!

从去年快手的火爆,到今年抖音的风靡,一时间,短视频市场上风口再起。

随着移动终端普及和网络的提速,短视频作为一种互联网内容的传播方式,它以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逐渐获得各大平台、粉丝和资本的青睐。那么这次短视频市场究竟是“风”起云涌,还是“风”声鹤唳呢?各平台应如何分一杯羹呢?

一个300亿的新风口来了!BAT入局,市场争夺一触即发!

短视频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杀时间”利器。从去年3月到今年3月,短视频类APP的用户使用时长份额从1.5%上升至7.4%,增幅超过500%。这直接导致即时通讯用户时长在一年内下降了5个百分点。

中国的网民应该说,已经进入到以00后为主宰的新的这一代的网民。他们追求一些新的、比较独特的上网方式,那么短视频就成为这些新的用户比较依赖的一个载体。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流量资费的进一步降低和5G时代的到来,短视频行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专业机构预测,2018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将达3.53亿人(艾媒),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将超300亿元(艾瑞)。

有着“互联网女皇”之称的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发布的2018年的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8年的一大趋势是在线娱乐的火热发展,中国移动互联网媒体娱乐使用时长同比增长22%,网络视频增速最快,其中移动短视频成为增长亮点。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短视频增长迅猛,日均使用时长一路飙升。短视频内容和feed流产品占据市场,抖音和快手成为这方面的领跑者。

一个300亿的新风口来了!BAT入局,市场争夺一触即发!

目前,抖音、快手的日活用户都已经突破1亿,人均每日使用时长达到52分钟。其中,抖音的DAU/MAU(每日登陆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数的百分比)为57%,快手的DAU/MAU数据为46%,也是就是说,抖音的用户粘性要高于快手。

今年,抖音的兴起,搅动了整个短视频市场。

搞笑有趣的视频内容,全屏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是抖音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然而能够让你刷抖音上瘾,其实是因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细节,可以让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激增,出现“行为上瘾”。

抖音作为正被流量主、广告主追逐占坑的产品,不仅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无法摆脱的奖赏和刺激,让一些人“行为上瘾”。在抖音首页的推荐页面,每次手指下滑,我们似乎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而这种不可预测的内容也会成为用户上瘾的原因

一个300亿的新风口来了!BAT入局,市场争夺一触即发!

数据显示,抖音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春节期间,抖音增长了近3000万日活跃用户,超越了西瓜视频和火山小视频。而刚刚过去的4月,抖音的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了9500多万,已经直逼快手。(数据来源:quest mobile)

在5月18号世界博物馆日,国家博物馆等七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了的创意短视频《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仅仅4天累计播放量就突破1.18亿次,这再次证明短视频病毒式传播的能力。

流量的巨大涌入,让抖音看到了自己商业变现的巨大潜力,围绕在抖音平台的商家、大V还有营销服务商们,也都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因为巨大的流量及转化能力,目前包括支付宝、小米、爱彼迎、马蜂窝、宜家、必胜客等知名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的品牌也已经纷纷进军短视频领域,通过或搞笑或创意的视频内容,来提升用户粘性和品牌曝光度。

社交是腾讯的核心领地,也正是因此,腾讯又重启微视,希望在短视频领域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除了微视之外,腾讯还在多方面布局短视频业务。自制和投资这种多管齐下的方式一直都是腾讯历来惯用的方法。去年3月23日,腾讯还斥资3.5亿美元领投了短视频行业的另一个小巨头快手,成功将其收之麾下。今年4月10日腾讯宣布通过企鹅号加大对短视频创作者的支持,试图通过内容分发平台进一步扩张自己的短视频市场份额。

随着短视频市场越发的成熟,腾讯现在也是越发的着急,因为社交因素浓厚的短视频应用,是腾讯眼中下一个流量的“海洋”。

短视频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可以视作社交这个大圈子下的产物,而一向不擅长社交的阿里在这次的短视频混战中更像是追着大家的脚步,更多的是因为竞争对手都入局了,自己才被迫跟进。

一个300亿的新风口来了!BAT入局,市场争夺一触即发!

阿里在短视频方面的布局也更多的是偏向电商层面,试图通过短视频进一步完善用户的购物体验,刺激消费。有消息称,阿里巴巴将推出一款竖屏短视频APP,给电商的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形式和选择。

跟腾讯一样,百度在短视频领域也早有所布局,只不过同样没能获得亮眼的成绩。百度近日也公开表示,会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发力短视频领域。 除了自制之外,百度旗下的视频网站爱奇艺同样在发力短视频领域。去年12月爱奇艺就宣布短视频将会是今年的发展重点。在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中爱奇艺CEO龚宇也表示:“长视频短视频都会做,包括短视频应用纳逗、社交产品泡泡,也在孵化其他短视频产品,以获取这部分市场的用户。”

外部投资方面,百度先后投资了人人视频以及梨视频,试图通过百度信息流来覆盖更多的优质原创短视频内容。

短视频圈里流传着一句话:谁占有流量,谁就掌握主动权。随着短视频的火爆,微博、微信、抖音的“两微一抖”布局,成了一些人眼中的新标配。这也意味着,用户体量越来越大的短视频,快速地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成了各路资本的逐鹿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