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Happy

Father's Day

父亲节快乐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父亲节跟圣诞节一样,也是个舶来品。不少人都在喊西方节日文化入侵,其实有些节日也挺有温度和内涵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也悄悄地过起了父亲节,但没有母亲节过得那么红火,那么宣扬,似乎高调过父亲节,宣扬父子父女情深,有违男子汉的阳刚气质。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父亲和母亲一样,是对我们影响最深远的人,从儿时起便在塑造着我们,我们人生的诸多第一次都是由他们教授。父爱,往往没有母爱那样来得直接,父亲对子女的爱,总是放在心灵的深处。母亲大多关注的是日常吃穿冷暖细节,而父亲则不一样,他把心思放在教子女如何为人处世。父爱厚重无声,却如无声的阳光,温暖着子女的心。母爱像是少林拳法,干脆直接,滔滔而来;父爱更像是武当太极,不愠不火,绵远悠长。

我的父亲是个极其传统的人,一身书生气息,博闻强识,喜好安静,对待孩子都是以平等的态度,对我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打骂我。他写的一手好文章,毛笔字也是远近闻名,一直是我深深引以为豪的人,即使工作以后也时时希望得到父亲的谆谆教诲。

作为一个调皮的孩子,少年时起一直比较叛逆。高考报志愿时,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西北,一去千里不回头。在送我去的路上,母亲还在念念叨叨,对我的选择表示不满,父亲却有些沉默,一直清点着所需的物品,唯恐遗漏什么。当在火车站把他们送走之后,才真真体会到“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诗的含义。在返乡的路上,父亲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注意身体,没钱就给家里说。”对我的选择,他没有表现出兴奋亦或是沮丧,只是淡淡的提醒我,让我意识到,他的关心是那么的不同于母亲,那么的深沉,父爱在不经意之间向我袭来。

毕业之后又转进大西南,初入职场兴致勃勃,却不经意间栽了跟头,心中唏嘘不已,似乎把自己人生的前二十年都否定掉了。跟家里电话也明显少了,语气也低了很多。给家里打完电话后,父亲又接着打过来,轻描淡写的谈了谈工作上注意的事,最后说了句“不行咱就回家,没事”。这一句话直击我的内心,被压抑许久的感情终于宣泄出来。我一直很注意说话的方式,在外报喜不报忧,可父亲简短的话语打开了我的心扉,让我意识到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可他们依旧是我最大的靠山,那一句“不行就回家”是最可靠最温馨的港湾。

机缘巧合回到家里,来到了检察院工作。常年在外求学工作,终于能在家里吃上口热饭了。父亲更成了我的良师益友,没事两人就在一起交流。渐渐的,发现父亲的思想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很多事情他都难以理解并接受。不仅是思想上,身体上他也老了许多,头发明显稀疏发白,腰杆也没有那么挺直了。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为人父之后才渐渐体会父亲对自己的那份感情,真正的将自己代入父亲的角色,在各种复杂情感中时时想起父亲的各种叮咛,才能理解父爱如山这个词的重量。理解,尊重,顺从,成为我对父亲的关键词。现在父亲天天带着小孙子转悠,爷孙情深,其乐融融。希望孩子能够从我不长的人生履历中学到经验,避过情感陷阱,更好的理解那无言而又深沉的爱。

「父亲节特刊」张浩:父爱如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