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镇南关大捷后清廷为何议和?再打有无胜算?看看军机处的电文吧

1883年12月,法军侵入越南,中法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历时一年多点,法军还真没占到什么实质性便宜,当然,清朝的军队伤亡是高于法军的,但是法军没有达成他们计划的战略设想,也没有取得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所以单从军事角度上看,法军不算赢,清朝不算输,算是平手。

镇南关大捷后清廷为何议和?再打有无胜算?看看军机处的电文吧

中法战争期间清军前线官兵

镇南关大捷后,清军前线士气高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以李鸿章为首的大臣却决定议和,这对前线士兵的打击太大了,在规定停战那天,冯子材等将领打电报给他的上司两广总督张之洞,说:“去岁上谕,议和者诛!请上折诛议和之人,士气可奋,法可除,越可复,后患可免。”这封电报写的慷慨激昂,足见老将冯子材的报国杀敌之心。

镇南关大捷后清廷为何议和?再打有无胜算?看看军机处的电文吧

很快军机处给张之洞回电,解释了议和的原因:"现桂(军)甫复谅(山),法即据澎(湖),冯(子材)、王(德榜)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亦无把握;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这话我估计不用翻译了,应该都能看懂,当时的清政府主要是担心再打下去会有败仗,而且最重要的是越南不是清朝领土,但台湾是,保住越南,但丢了台湾,那就得不偿失了。不管怎样,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这封电文说的是有道理的。

镇南关大捷后清廷为何议和?再打有无胜算?看看军机处的电文吧

​镇南关大捷的消息传到法国后,法国议会否决了军费追加案,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战争也就会以法国撤军收场,但是没过多久法国立刻又向越南法军支付五千万法郎,国内舆论一片要向清国宣战之声。当然,在两国的议和下,更大的战争没有爆发,所以清朝如果不议和,后续的历史究会怎样呢。当时清朝的主战派大臣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主,如果继续打下去让这些主战派放开手脚打的话,我估计法军即使胜了也是惨胜,但是会不会出现军机处电文说的那种情况:保住了越南,但丢掉了台湾。我觉的很有可能会,因为当时清朝水师根本没有办法与法国海军抗衡,如果真是打成持久战,还没有制海权,那刘铭传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