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常有家长问,孩子胆小,缺乏自信,不愿跟大家一起玩,没有同龄孩子那种爱动、贪玩、好奇的特点,该怎么办?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 ,有不少妈妈在一起抱怨,说自己孩子胆子特别小,看见虫子大惊小怪,见到客人也是畏畏缩缩。那么造成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哪些呢?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过于胆小的危害

1、过于胆小的孩子,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闭。

2、过于胆小的孩子,由于不敢主动去和他人交流,往往缺少朋友。

3、过于胆小的孩子,不敢主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对以后的职场也有很大的影响。

4、过于胆小的孩子,比较容易追随大流而没有主见。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过于胆小的原因

1、孩子的生活圈子过于小

有些孩子平素只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特别是由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很少出去玩,接触外人也少,依赖性较强,不能独立地适应环境。这样的孩子,一见生人就躲藏,生人一抱他就哭闹,如果送幼儿园,碰上新环境、新老师更是胆小

2、家长喜欢吓唬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不听家长的话,如哭闹或不好好吃饭时,家长就用孩子害怕的语言来吓唬他,说“你再哭我把你扔在外面让老虎吃了你”;还有的孩子不睡觉,大人藏在门后学老猫叫;有的孩子想玩泥,家长怕孩子弄脏衣服,说“泥里有虫子咬你的手”,用这些恐吓孩子,从而使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而形成胆小怯懦。

3、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限制过多

如到公园时去玩耍,不让孩子去爬山恐怕摔下来,不让孩子去湖边玩怕掉下去等等。造成孩子不敢从尝试与实践中获得知识,取得经验,这也造成胆小怯懦。

“胆小”根源在于觉得自己“笨”

这样的宝宝会把自己遇到的挫折归咎于自己“笨”,这对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一大打击,因而有这种归因的儿童,往往表现为回避挑战,寻求获得对自己能力的良好评价,避免出现对自己能力的不良评价。碰到障碍、失败时,表现出低坚持性,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低能力,并产生负性的自我认知和不良情绪,即形成一种非适应性的“无助”反应模式,并用这种“无助行为”来消极地保护自己。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胆小”心理或因父母期望过高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儿童对失败归因方式的形成,与儿童的智力并无关系,却与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及失败后的评价有关。若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高,使孩子无法达到要求,便导致经常失败。

一方面,孩子由于经常失败使家长由期望变失望,从而招致家长更多的批评、抱怨和贬低,孩子由此更加感到灰心、沮丧,并严重损害个人的自尊与自信,为维护自尊,便会产生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逃避困难;另一方面,过多的失败体验和经常被贬低,势必影响孩子自我信念的确立,产生“我确实不行”的自我认同,进而构成消极的自我概念,以致在面对困难和失败时,往往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

这类儿童,常把困难看成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威胁,行动时把“成绩”当成追求的目标,因而尽量回避困难,以至对任何事物都持反感、厌倦态度,并产生退缩倾向。反之,若父母能以孩子的实际能力要求他们,在孩子遭受挫折时能帮他们分析原因,使他们知道失败只是自己学习不够、努力不够,只要再加努力就一定能学会,这时,孩子就会把学习作为追求的目标,就会勇于去探索和追求了。

所以,家长在抚育孩子时,对孩子的要求必须符合孩子心身发展的规律和实际能力,不能要求过高或操之过急。当孩子面临着挫折或学业困难时,不要一味地批评、抱怨、贬低,而要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们去克服困难,尤其是对他们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胆小的问题


1、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苛求并给予更多的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孩子的错误指责过于严厉,孩子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错误。为了避免犯错,就尽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说得越好越好,于是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

2、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出机会,更多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带,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呆在家里而很少出去。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慢慢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胆小。

3、当孩子表现过于胆小时,家长不要过于着急,过于斥责。要慢慢引导,告诉孩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他们都是很乐意和他交朋友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怎么这么胆小,这么没出息呀!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更加抵触。

4、多陪孩子,尤其是父亲。母亲在教育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顺从听话。相对母亲来说,父亲更加外向、勇敢、果断。爸爸带着孩子玩耍的内容一般也更加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如果说妈妈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阳。一个孩子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

宝宝胆子小不爱上幼儿园,一见生人就躲藏,家长应该怎么办?

育儿过程中,家长这样做会提升孩子正确的判断力:

1.给孩子以探索的自由。

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可以去做,但是要用对的方式和方法。

2.放下焦虑,给孩子以安全后盾般的支持。

如果孩子去探索,在可控范围内,密切关注孩子的行动,适时提供保护,但不要把这种焦虑传递给孩子。

孩子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你作为他的安全后盾,会更加专注,同时也会更家安定。安定的状态反而更容易注意如何采用安全正确的方式。

3.温柔而坚定地制止。

那些真正危险的事情,在探索期的孩子去做的时候,将他抱离;在孩子能够交流的时候,耐心但坚定地告诉他“不可以”,并告诉他相应的后果,不要为了担心孩子做这件事而刻意夸大。

4.区分做事的环境。

有些事情在一些环境下做有危险,换个环境就没问题。那么,在孩子想做某些事时,将他带到安全的环境。比如,孩子爬到桌子上蹦蹦跳跳,担心他会掉下来摔伤(当然桌子上跳也不符合一般规矩和礼仪),把他抱到客厅或者室外平地,和孩子一起跳。

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并持之以恒,将会极大地提升孩子的判断力,让他既不莽撞,又不会过于胆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