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这两天正是清明节,国家统一放假,人们或春游踏青,或回乡祭祖,都忙的不亦乐乎。此时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但是每逢清明的时候,总要下几天雨,即便不下雨,天色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关于清明节下雨这件事儿,在1000多年前的古诗当中,已经有了验证。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且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古诗,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了,就是出自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古诗用字非常简练,而且全篇都是常用字,也没有用到任何一个典故,用词畅达明快,意思简练但是内蕴丰富,是唐诗300首当中非常有名的一首七绝。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和往常一样,今年的清明节天气也很差,北京甚至都已经有了暴雪预警,确实也可以称得上是一大奇观了。杜牧的这首古诗,其实就是写的人们回乡祭祖的心情和状态,有一丝的悲伤,有一丝的惆怅,毕竟是怀念先人的时节,想起逝去亲人的音容相貌,诗人的内心难免起了波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的时候下雨了,在民间这种雨又被称为泼火雨。因为这两天要祭祀先祖,祭祀先祖常常要用火烧一些祭品,而清明节的雨,会把这种火熄灭,所以才被称为泼火雨。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而且这种雨纷纷,其实也最能引起人们想念先祖的悲伤之情。这样一种冷清凄凉的天气氛围,人们带着祭品去北给先祖上坟,看到昔日慈祥的老人如今坟茔杂草丛生,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异样的感受,此所谓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而不管对于谁来说,逝去的已经逝去,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将如何看待。这种欲断魂的心理状态,埋在心中让人并不好受。所以接下来就自然而然的引出了诗人的选择,那就是醉酒。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在古代的诗词当中,因为对于现实生活感到疲倦的时候,往往希望能够超脱人生,而在此时最常用的就是醉酒。醉酒浇愁,或许会面临愁更愁,但至少在饮酒的那一刻,内心还是很痛快的。

在这首古诗当中,无论是诗人祭祖,还是因为诗人伤春,亦或是因为诗人因为春雨而感伤,总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形象。他欲断魂,所以他也选择了逃避,希望在醉酒当中能够超脱自我,也就引出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这首古诗非常的畅达明快,词语非常简单,都是常用字,小学生都能背诵,小学生也都能懂。这就是作者杜牧厉害的地方。简单的场景,每个人都了解的节日,每个人都熟悉的字眼,作者就写出了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诗词,而且流传1000多年依然受人推崇。

在民间的节日序列当中,寒食节和清明节是紧挨着的,而且就民间来说,人们更多的过的是寒食节而不是清明节。因为寒食节有专门的历史故事,而且寒食节的风俗也很特别。中国人有着一种祖先崇拜的观念,每年对于祭祀先祖都有很多专门的时间。除了清明节,还有农历七月15中元节,农历十月初一的寒衣节,还包括春节等等。

清明节最应景的古诗,无难字无典故却成就唐诗三百首绝美七绝

当然,对于国人来说,清明节是唯一的法定祭祀先祖的节日。虽然刚刚设立了不久,但至少反映了国人对于先祖祭祀这一传统的延续。而这一首古诗,更是这一文化传统的最合适的注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