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大学被录取到不喜欢的专业?还有办法补救吗?

毛佳健


对于大多数的考生来说,高考结束之后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填报志愿,最遗憾的事情,莫过于被不喜欢的专业调剂录取了。

如何补救,让遗憾变得最小?我想,好多优秀的答主都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包括未来入学以后转专业、读双学位、辅修、考研等等,这些确实都是补救的良策,但是都需要考生在未来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

在此,我想说一点被大家视为下下策的“退学和复读重考”,虽然很痛苦,但是这其实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那在什么情况下选择“退学和复读重考”呢?说几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清楚了。


真实事例一:N年前,我曾经的校友,一个女孩子,特别想上北外,志愿填写的是法语专业并服从了调剂。可遗憾的是,她的由于分数的关系,未被第一志愿录取,最终被调剂到一个小语种——越南语。

面对这个结果,一家人真是“哀从脚下起,愁自心头生”。别人家的考生,都欢欢喜喜去准备读大学了,但是,当她每每想到要学越南语时,却只能以泪洗面。最后经过慎重考虑,一家人决定支持她退学,重新复读再考。



其实类似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发生不少。特别是女孩子,看到自己想考大学的专业都很好,唯有一两个专业让人很头痛,但是造化弄人,恰恰有时候就真就被这一两个专业录取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考生真的是非常厌恶这些专业,而且这些专业的就业率非常差的话,家长在征求考生本人意见的基础上,是可以考虑退学并复读重考的。


这个选择虽然成本不小,多花一年的时间重读并还要经历高考,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值得的。您往下看事例二,你就明白了。



真实事例二:我的高中同学,当年高考分数不是很理想,就读了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其实,这个专业并不算很差,主要是我这个同学真的不太喜欢这个专业,加之从学习紧张的高中到了相对有更多自由的大学,他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的状态,根本没有心思学习。

于是,挂科一科接一科,大二上的时候,他挂科的学分已经达到极限,被学校勒令退学。他的家人在得知这个消息,赶往学校并接他回家。但是就是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他从宿舍楼顶跳了下来……。

所以,我想说的是,面对生命的价值,其他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值一提的,无论是时间成本也好、经济成本也罢,都不算什么。作为考生的父母,儿女幸福健康的活着,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考生面对无法接受的专业和心中巨大的痛苦时,退学重读,也许真的不是一个很坏的选择,甚至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您如果不相信,可以接着看看事例三。



真实事例三:说说我的大学同学小刚的经历。小刚虽然是理工科考生,但是却是非常害怕数学,由于我们所学的通信工程专业虽然是工科专业,但是在大一、大二却是有一大堆数学科目要学。

当初报考这个专业,他也不知道会有这么多数学要学。面对这个压力,小刚苦苦支撑,但是奈何天生不是学数学的料,两年下来,挂科学分已经达到退学标准,只得按照规则退学了。

即将被退学的那段时间,小刚真的很痛苦,天天找的都是励志的书籍来看,好在是情绪还是稳定住了。退学以后,小刚吸取教训,复读之后重新报考了一个偏文科的新闻专业,后来顺利读完大学并找到了一家很好的工作单位。

虽然他浪费了两年的时间,但是最终收获的仍然是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与其痛苦而无奈的备受煎熬,不如痛快放手重新来过。

以上三个真实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面对自己不满意的专业时,放手重来也不失为一种实际和明智的选择。

要知道,如果我们勉强去读这个被调剂的专业,一是心理不痛快,如果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轻则抑郁,重则轻生;二是被调剂的专业一般都是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勉强读之,毕业时还要面临一次巨大的择业痛苦。

不过,考生要选择复读重考也必须十分慎重,如果你自己本身就很厌恶高三的学习,那就完全不必要再去痛苦一次。另外,如果你这次的考试是自己超常发挥的结果,就算复读也不一定能考出现有的成绩,那最好还是直接去读这个大学吧,千万不要勉强为之,第二年考的比第一年还差,那就更郁闷了。

总之,人生本来就有千万种可能,千万不要惧怕命运的磨砺和捉弄。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专业并不能决定你的人生全部,只要我们能够秉持积极的心态,再烂的专业也能在你的手里绽放辉煌的青春!最后,祝愿大家的人生,活得开心、活得舒心!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雪天惊雷,欢迎关注我并与我交流互动,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雪天惊雷


遥想当年,我面临同样的遭遇。高考后,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完全懵逼了——被调剂到了一个自己完全没听过的专业——档案学,自己对这个专业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最终自己还是选择了继续上大学,当初的考虑是:在综合性大学里,尤其是作为文科生,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毕业了,未必要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但上大学后,一度非常迷茫,这完全不是我想要的专业,满脑子想到的就是铺满灰尘的档案,我想得非常清楚,我未来不可能终日与档案打交道。班里很多同学和我一样被调剂的,也有很多同学都不甘心,所以探索出了几条不屈的发展路径:

1. 转专业。

很多高校是有少量名额是可转专业的,提供一个二次选择的机会,你可以从这些专业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当然,这也需要再考试和面试,通过才能转过去。如果多师范类专业感兴趣,看看是否可以转过去,这是最佳路径。

2. 双专业/双学位。

很多高校都会开设双专业或双学位,当然因为开始难度大些,所以学科不会太多。另外,学双专业/双学位的学习压力会大些,因为两个学科都需要修读完所有的课程。当年我有幸学校第一年开始创业学院,自己怀着一颗创业的心,也考取报读了创业学院工商管理(创业创新方向)。如果不能转专业,可以看看是否可以读双专业/双学位。

3. 辅修。

辅修是为满足一些非专业内、但对此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辅修不需要完整修完这个专业的所有学分,没有独立的学历或学位,但可以修完这个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对于学习这个学科的入门知识,还是非常够用的。我当年除了档案学之外,就同时辅修了公共关系学。如果不能转专业和双学位/双专业,可以看看是否可以辅修师范类专业。

4. 考证/考研。

各个学科所在领域,大学还是有些证值得考的,比如财会类的CPA/CFA ,教师类的教师资格证。如果想做老师,其实并不是一定要读师范类专业,只要能考取教师资格,依然去做老师的。当然,如果想做高校老师,需要考研甚至读博,这也是很多人想往自己兴趣方向走的常见路径。

5. 实习实践。

上大学后,不能还是像高中一样,一心只会蒙头读书,一定要走出多参与社会实践,尤其到真实的职场中去实习。当年我曾在TCL多媒体、中国银行、安利、HayGroup等多家公司实习,这些都很好的锻炼了自己的职场能力,并为后面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知识技能易学,这最容易迁移的,也是在不断更新的。除非你你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特别高精尖的,一定要读这个专业,否则非对口专业,也问题不大。在用人单位,在非专业性很多的岗位里,更加看重的不是知识技能,而是能力素质,是软实力。所以,专业之外,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很多。

更多职场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大叔(微信号:iri36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