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開齋節,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最後一日尋看新月,見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節期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

當代,此節在曆書上有標誌。此日穆斯林們穿上節日盛裝,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和慶祝活動,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饋贈禮品。禮拜儀式規模和氣氛均盛於“聚禮”,阿訇應講經佈道。“會禮”後,分頭遊祖墳,唸經文,追悼亡靈。節日中,家家戶戶炸散子、油香之類食品,贈送他人。每個家庭應在節日開始前向窮人發放開齋佈施。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伊斯蘭教經典記載,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前,每逢萊麥丹月都去麥加近鄰的希拉山澗沉思默禱。公元610年萊麥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禱時突然接到安拉的啟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傳遞真主的教誨。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個月定為齋戒月,以示紀念。與此同時,教法學家解釋,“齋戒是為了讓有錢人品嚐飢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賙濟窮人”。

歷經1400餘年演變,開齋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節日宗教聚禮活動外,還要穿上節日盛裝,走親訪友,互道“塞倆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來年幸福。

開齋節期間,穆斯林家家戶戶都要炸油香、饊子、烹調佳餚、宴請賓客等。這種風俗,追根溯源,其中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聖人在一次戰鬥勝利後,凱旋歸來時,穆斯林們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可穆罕默德聖人沒有到富人家赴宴,卻到了一位非常貧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也沒有美味佳餚招待穆罕默德聖人,只能端出了油汪汪、香噴噴的“油香”讓其品嚐,穆罕默德聖人高興的用右手撕了一塊吃了,其餘的分給了圍觀的小孩。從此穆斯林形成吃油香時用右手撕開吃的習慣。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青年男女還特意選擇開齋節期間舉行結婚典禮,使自己的婚禮再增添些節日的喜慶。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肉孜節,新疆少數民族的節日,你對這個節日有什麼瞭解?

伊斯蘭教認為齋月是真主安拉將古蘭經下降給穆罕默德聖人的月份,是一年中最吉祥、最高貴的月份。齋戒是伊斯蘭教念、拜、課、齋、朝五項基本功課之一。

回族等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習慣稱齋月為“萊麥丹月”。這一月,回族等穆斯林在東方發白前,吃飽喝足,東方發曉後至太陽落山前,禁止行房事,斷絕一切飲食。齋戒是伊斯蘭教規定的每個穆斯林必須履行的“五功”之一。

齋戒期滿,就是回族等民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開齋節。

開齋節在穆斯林國家通常是回曆的10月1日,我國回族、維吾爾族、撒拉族、哈薩克族等都是按照我國農曆10月1日舉行的。

回族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節。除此之外,還有小的節日和紀念日,如法圖麥節、登霄節、阿舒拉節等。這些節日和紀念日都是以伊斯蘭教的希吉來歷計算的,也就是以伊斯蘭教歷計算的。

伊斯蘭曆以月亮盈虧為準,全年為12個月,單月30天,雙月29天,平年354天,閏年355天,30年中共有1個閏年,不置閏月,與公曆每年相差11天,平均每32.6年比公曆多出1年。伊斯蘭教歷分太陰年和太陽年兩種,回族多用太陰年計算。

你對肉孜節還有什麼瞭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