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通过网上密钥激活正版win7,要被微软发现要赔钱吗?

楚风1996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下操作系统的历史,现在为止Windows依然是使用率最高的个人用操作系统。Windows在操作系统领域基本上处于垄断地位垄。当然,其他操作系统不给力也是没有办法。Windows在发展初期,当年的Windows兼容机和Apple的大战,最终以Windows的全面胜利而告终。此后Windows鲜有对手,而且在Windows的推广过程中,微软采用盗版系统(划重点)策略使得Windows成了操作系统领域的龙头老大。

我们大家肯定都会想,对于一家以软件为核心的公司来说,盗版肯定人人得而诛之,可微软竟然发起道而行之,请问这是为什么?这个就是市场策略,我们可以用“温水煮青蛙”来解释(虽然这个实验的真实性不高)。科学家将青蛙投入40摄氏度的水(不是沸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缓慢加热(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微软正是利用了这点,微软对于一开始出现在我们出现的盗版的行为是一种默认的态度,当时一张10元的光碟盛行一时,只要10块钱你就可以安装Windows,而且这种操作可以复制。当时的番茄花园和雨林木风极其火爆,只要是个cfans都会有这两家的盘。至此我们身边所有的电脑都用上了Windows,于是Windows便成了大众装机唯一的选择……

最近几年,微软开始举起讨伐盗版的大旗,挥舞着大肆打压的大棒。于是便有了08年的番茄花园案件,该来的还是会来的,不是么?随后市场上的盗版开始闻风而动,伺机而逃,至此销声匿迹。接下来企业系统遭殃了,青岛一家上市公司在给员工配电脑时,有的电脑安装了盗版软件,微软公司发现后,将上市公司起诉至市中院。微软认为微软办公软件虽然先在美国发表,但软件著作权应受中国法律保护,要求上市公司删除或销毁手头上的安装载体,并且登报道歉……类似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当人们都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已经发现除过Windows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

因为此事件导致企业只能选择正版Windows。盗版让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处于垄断地位,微软知道我们都用盗版的Windows,知道在用盗版的Office,他不会去找用户而直接去找大企业,他就不信你不用我微软的系统,由于这些公司巨大,员工都是用windows,所以不可能不用Windows,所以就有了“企业授权”,这种企业都在微软的销售名单上,因为我们都知道买批量授权的系统和软件总比吃版权官司要好。

而针对我们小企业和个人来说,微软没有这种必要。目的已经达到了,市场占有率已经有了,如果让每个电脑都使用正版系统,太不现实了。加之我们已经用惯了10元的Windows,哪还会选择1000元的正版,我们这个账肯定会算。在我们国家让用户购买软件实在太难了,宁可不用也不会掏钱,这是国情你无可否认!

刚才做了这么多铺垫,我们就可以发现,微软打击盗版的目标一般是企业很少针对个人,针对商业行为微软可以告侵权,而针对我们这些虾兵蟹将微软根本无暇顾及,也不可能顾及的到。正版跟盗版其实也只是法律层面,一个企业是以利益为前提的,是以大局为重的,如果微软仅仅考虑打击盗版这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


晚风视界


微软:你们就可劲折腾吧!我表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虽然微软对于盗版的态度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但是个人觉得,在某种程度上微软是持“支持”态度的,它需要靠盗版的软件来实现其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其实相比于软件这样的商品来说,我们可以看做是一种“无形的商品”。它的成本不包括像有形商品那样的房租费以及运输成本等,几乎为零,而它的价格定位是多少更在于用户对它的需求和渴望程度吧!


比如说一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微软系统,于他而言,没有微软是万万不行的,那么当他有强烈的意愿的时候,就会付以高价,就像某些手机品牌,其服务的就是那一部分中高端的消费者。而有的用户则表示愿意付较低的价格甚至是不用付钱来获取这个系统,那么盗版软件则应运而生了。


微软是不会拒绝这一部分盗版用户的,因为如果让这一部分的用户流失,也就意味着利润的流失。只要你的软件时有用的,那么就必然会有盗版的存在,微软只能借此提高盗版的利益。

此外,微软似乎也在刻意养成大家的使用习惯...


欧界传媒


你这个情况不绝对...

...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叫盗版...盗版就是指把别人的软件直接拿来或者改改...然后以各种手段获利的行为...

1.著名的珊瑚虫QQ.番茄花园Windows里面夹广告了.所以是获利行为.盗版...

2.各种深度.电脑公司Windows没有获利行为...没事...

...

你用盗版软件...就和你吃假药一样...你是受害者啊...警察不会抓你的...你装出一副法外狂徒的姿态多可笑啊...你虽然吃假药但没犯制假药的罪啊...盗版也一样...

....

但要注意...

1.政府.企业的电脑要使用正版软件.因为政府企业都是盈利(创造价值)为目的的....学校.教育机构.企业研发部门没事...

2.你给别人装盗版是有问题的...你不能给别人吃假药...

3.你把你的软件无论正版盗版复制给别人并收费是有问题的...

...

你就把 盗版=制假药 用盗版=吃假药 买盗版=买假药 把盗版卖给别人=把假药卖给别人 对等就能确定盗版相关的法律了...


ACME63610374577


首先问题中提到使用密钥激活正版win7是不准确的,如果没有微软官方的授权,使用密钥激活win7系统可以明确的说就是盗版。对于个人而言一般微软发现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因为市场的需要,微软曾允许盗版win7免费升级win10,也就是所谓的洗白。但对于企业来说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毕竟微软有起诉使用盗版windows企业的先例。

应该说默认盗版一直都是微软的一个策略,所以一直以来国产的操作系统一直很难发展起来。现在windows已经不再是微软的核心业务,所以对于个人用户使用盗版windows系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企业或单位用户使用盗版win7还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应该说盗版win7不用花钱,还很好用,但是却很容易受制于人,虽然短期看是免费的,但长期看还是要买单的。所以发展自主可控的国产操作系统显的尤为重要。


智慧新视界


微软在中国市场,在打击盗版侵权方面,不是很发力。映像中,只有一家网络公司因制售、传播破解版XP系统,受到过制裁,而通常情况下,涉及系统序列号与激活软件破解微软系统的事,却成为常态。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破解并获得微软系统的正常使用权限,而这个权限并非是向微软公司购买。这样,导致中国市场,几乎私人电脑装的微软系统均是破解、盗版的。

微软对破解、盗版自己系统软件打击力度小,有诸多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默许破解、盗版的行为,也是在为自己培养市场,或占领微软系统在中国市场上的份额,以抑制中国研发并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这样,微软就可以在中国一直独家尊大。

微软公司并非对所有人都这样暧昧,如果是政府、企业、公司,或其他单位,如果也使用盗版、破解微软系统,微软公司是可以侦测到的,若任意长期使用,有可能就会受到起诉。

而个人电脑使用微软系统,目前还未听到受到起诉的。但是,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哪天微软关闭所有破解或盗版系统技术支持,或给这些电脑系统里加一个命令,那时,个人电脑就有可以无法起动系统界面,无法再工作了。


鱼人私语


不用赔钱,用户太多不会对个人用户追责,另外盗版只认密钥不认人,与激活器利用漏洞假激活这些不同正版激活密钥是识别机器码的,密钥放出的也是微软由OEM企业购买等等方式流出不论渠道如何源头也是微软授权不存在盗版一说,如果发现问题微软会采取停用授权该激活码的方式或者追责激活码流出贩卖方。微软本身对个人用户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式微软需要个人用户来保证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起诉过亿的个人用户本身也不是很现实。


DOT改造实验室


不会,微软是世界上前五百强的公司,你在Windows系统上做什么,微软都一清二楚,更别说激活正版win7了,我记得一人说过,是微软故意放出盗版来的,正版和盗版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微软不会让中国发展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也是微软的一个策略,不要以为自己的小聪明反害了自己的智商,微软人都精着呢,基本上中国百分之70以上都是用的盗版,微软不想管而已,想管的话,那得陪多少……


微软所以任意那些密钥激活正版不去管,自然有微软的策略,不然怎么让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存活下来。

再自己想想,自己做的什么事都在微软的监控之下,之所以中国才强烈要求自己研发操作系统,摆脱美国的控制,所以,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Nadine


微软能做出这么伟大的系统却解决不了盗版的问题,但微软在操作系统这块几乎垄断,正式因为垄断,所以才不那么强制。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如果没有盗版,那么其他的免费操作系统就有机会了,再说了个人用户微软能赚多少钱


电脑问题网


别高估了自己。

企业打官司,基本都是针对另一家企业,而且是有一定规模,且有市场影响力的,这样的公司涉及侵权的,才会热衷打官司,因为这样的赔偿很昂贵。极少与个人发生冲突,和你个人计较没必要,要你赔偿10万,很多人都要心疼死了吧?微软这样的公司在意这点钱么?还不够折腾的。

应该有些搞计算机的朋友,曾收到公司资源部发来的关于办公电脑所装软件的清查工作,对未购买的软件进行卸载。这就是因为公司收到了相关软件开发商发来的警告邮件或电话,其实只要买其任一一款软件,使用其别的版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