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有什么讲究?

香榭丽舍15


没什么讲究。题主问的护航,那么咱们就光说护航,误入空域起飞拦截的那种就不说了。

战斗机护航,起源于二战。因为会有远程轰炸机飞很远去轰炸目标。轰炸机速度较慢,机群目标明显。在巡航过程中高度还算可以,一般高炮打不到,所以到了目标降低高度投弹的时候才会被地面高炮攻击。


那么在巡航过程中,只有敌方的截击机会对轰炸机造成威胁,而轰炸机上的自卫机枪虽然对小规模拦截有一定威慑能力,但是对大规模的拦截的威慑能力就比较弱了。

所以才有了护航战斗机,保护轰炸机执行任务。二战的时候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P-51野马,就是一款非常出色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野马挂上副油箱以后可以达到2700公里的航程,作战范围可以达到1000公里。所以基本上整个欧洲可以随意护航。其实这就是野马出名的最重要原因,其他战斗机无法完成这样的护航任务。


要说讲究,那么护航战斗机一般不和轰炸机一起起飞,可能等轰炸机快到敌人领空才会起飞护航,并且可能交替几波。二战护航战斗机在护航的时候,通常来说高度要高于轰炸机,便于观察和保持高度,交战的时候有更高的能量。

而当今现代战斗机护航的仪式感较强,并没有太大的实战意义,因为保护不了目标。通常需要护航的目标都比较大,例如客机运输机,这类飞机各种信号特征又大又明显,面对现代的空空或者地空导弹就是靶子,毫无防御之力。


所以就算有战斗机护航,也没法保证目标的安全。电影《空军一号》里,就有一段美军F15为空军一号护航的镜头。F15驾驶员还用自己飞机挡住了一发来袭的空空导弹,好看是好看,但是属于反恐神剧。

现实中对面到了射程,放了主动弹掉头跑就可以。护航飞机去追也追不上,主动弹打客机也跟玩一样根本不会被躲开,基本上无解。而且导弹也不是怼脸上爆炸的,空空导弹都是到了一定距离就引爆,靠破片杀伤目标,所以挡不住。



所以在战斗机护航方面,现代基本无解,护航的仪式感很强。原因之一还有最近几十年没有发生过大国之间的战争,也没有哪架专机敢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升空。


蛋科夫斯基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首先当然是有安全上的考虑。举个例子,2003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乘坐总统专机途经伊拉克上空飞行,美国空军当时就出动了四架战斗机从就近机场挂弹护航,负责空中安全警戒,保证总统专机安全。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其实在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空中礼仪而存在的,表达的是一种欢迎和重视之情,并没有安全方面的太多因素。举例来说,2002年,巴西队获得当年世界杯冠军,队员们乘坐专机回国,巴西空军出动战斗机为专机护航,被视为一种荣誉和嘉奖,由此可见,在不同的场合,为不同的专机护航,战斗机发挥的作用各有其特点,更多展现的是对专机的敬意。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具体做法上也不尽相同,可以是双机护航,也可以是四机甚至更多数量战斗机护航,护航时也不是太长时间伴随,而是在专机即将到达目标机场十公里左右时,战斗机会参与进来,飞到专机左右两侧或者尾后,为其进行礼仪性质的护航,护航的战斗机与专机距离不会太过于接近,虽然看上去像是一个编队,但实际上与纯粹战斗机编队间的距离相比要稀松很多,至少应与专机保持几百米的安全距离,此时,专机内的人员可以通过舷窗目视旁边伴飞的战斗机,甚至看清楚飞行员在座舱内的细节,一种受到礼遇的心情会油然而生。


兵工科技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其实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二战时,空军为了保证轰炸效果通常都是大规模轰炸机机群集体出动,以保证火力覆盖。而轰炸机在到达轰炸区域前都在高空飞行,地面防空炮打不着,此时能拦截敌方轰炸机机群的只有截击机。而轰炸机速度慢机动差,就需要己方战斗机来给轰炸机护航。

到了现在,因为现代防空导弹技术的发展以及轰炸机越来越强调防区外打击,轰炸机已经不需要战斗机来全程伴随护航了,或者说伴随护航也没多少用。轰炸机先天性的目标大机动差,自我防御措施也就扔点干扰弹和简单的电磁干扰,敌方战机打个主动空空弹就可以调头就跑了,己方伴随战机也没法追,冲上去替轰炸机挡导弹更是不可能的。真正会执行护航的恐怕也就只有美国空军给美国高层专用的飞机比如“空军一号”执行伴随护航了。

现代战斗机给专机护航更多的是强调礼仪,此时战斗机只会携带少量导弹甚至不带弹药。当外国贵宾来访问时,战斗机编队会在外国贵宾专机快到降落机场时执行伴随护航的礼仪任务。此时战斗机编队中的每架飞机都会比作战时离得更近,外国贵宾甚至能在专机里看清战斗机驾驶舱里的情况,此时如此密集的编队相当于给外宾一种“哦他们给我派出这么多战机护航真有仪式感/对我很重视”的效果。

除了迎接外宾,还有欢迎出国的重要人士回家。2011年,我们在东方航空056航班运送志愿军遗骸回到国内时,沈阳军区特意派出两架歼11战机伴随专机飞行,迎接志愿军忠烈回国。而这些为国牺牲的忠烈,也正值得我们用最高国事规格来迎接他们回家!


区域拒止


专机有很多类,根据其用途,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为要员专机和要事专机。要员专机,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元首等军政要员出国访问乘坐的专机,一般都是专机,比如美国的“空军1号”。当然也有的国家使用的是民航客机改装的临时专机。当这类专机出国访问时,进入被访问国时,东道主一般会尽“地主之谊”,派出战斗机为来访国家元首的专机进行护航,这类护航通常都是礼节性的,出于礼仪而非安全考虑。

很多国家执飞这类礼节性护任务的战斗机都是飞行表演队的飞机,比如中国空军的“八一”飞行表演队以前就是干这种活儿的,现在“八一”飞行表演队已经不接这活儿了。而即使执行护航任务的飞机是执勤的战斗机,也很少带弹护航。

战斗机为专机护航,一般只在数量上有讲究,机型上的讲究不多。一般来说,都是双机编队。也有一些特别铁的国家,比如巴基斯坦,就派出了8架“枭龙”战斗机为中国领导人专机护航。

当然也有需要“荷枪实弹”护航的要员专机,比如之前俄罗斯国防部长的专机,在波罗的海上空飞行时就遭到了北约战斗机的拦截,还好当时俄罗斯海军航空兵的苏-27战斗机就在附近护航,及时挤走了北约的F-16战斗机。这类护航任务就不是礼节性的了,而是真正的护航。

要事专机,就是执行重大活动或者运送体育代表团等特殊团体的专机。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志愿军烈士残骸回国,空军派出伊尔-76运输机去借烈士遗骸回国,进入中国领空之后中国空军战机派出歼-11B双机编队护航,追求的是仪式感。

另外一个例子是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后,惨遭西班牙绝杀的荷兰队专机在回国之后依然受到了荷兰国内的最高待遇——F-16双机编队护航欢迎,亚军也值得被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