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法舫法師:從限制僧侶赴印緬說起

法舫法師:從限制僧侶赴印緬說起

崔永元先生

本刊上期史料欄載外交部據仰光領事館呈稱:

“竊查印緬為佛教聖地,各地僧侶之朝聖拜塔者,終年不斷,中國各省寺廟住持等,亦多聞名而來,除少數純為朝塔及研究教義者外,多數趁機到處募化,非但不能獲得良好成績,反而遭人鄙視。最近迭有中國僧侶,由國內沿路募化,行抵仰光,因習俗之不同,華僑商業之不振,以致募化無從,進既不能,退亦不可,窘迫困難,狀殊可憫。本館有鑑及此,謹擬請由鈞部令飭發護照機關注意,以後如有僧侶前來緬甸或取道緬甸前往印度時,必須將來往旅費,準備充足,查驗無訛,始準出國,既免僧侶本身之遭受困難,復可減少中外人士對於中國僧侶之鄙視厭惡……”

把這條新聞抄了一半,夠了,真令人無限感慨!

中國,佛教第二祖國的中國,僧伽,以德自持的僧伽,為什麼以佛教第二祖國僧伽的資格去朝禮佛教聖蹟而致遭人鄙視呢?讀領事館呈文 “進既不能,退亦不可,窘迫困難,狀殊可憫。”我心真難過極了。人天導師的僧伽,是佛教的住持者,是應如何為社會人士所尊敬供養,為什麼跑到外地反被人認為可憫加以鄙視厭惡呢?這一方面是由於知識的低落,又一方面是由於僧格 的欠缺,所以不問路途遠近,不顧國家體面,藉名朝禮,乘機募化,陷入窘境,難堪難堪!在募化者本身之受痛苦,咎由自取,固不足憫!而使少數誠心朝塔和研究教義者亦因之受不良影響,真屬恨事!竟致中外人士對中國前去僧侶一律加以鄙視厭惡,固然為我們僧伽的恥辱,更與國家體面攸關。領事館呈請外交部設法限制,實為理勢所必然,急應辦理!

予更因之有感:最近國內各大都市裡的街頭巷尾有很多揹著 “菩薩”,敲著 “木魚”,沿門磕頭化緣的和尚,見者笑弄,鄙視,侮辱。這種現象,既失人信仰,又招人毀謗,實在大損乎僧格!如中國佛教會謂此輩為不背佛律行杜多者;則彼等不識之無,何知佛法,何了杜多,全為乘機募化,藉以謀生,有何功德之可言? 有何威儀以啟信?所以我們對於限制僧侶赴印緬遊歷極端贊同。而國內沿街募化,亦應嚴加禁止。要是談到根本的辦法,還是在僧伽自身的整頓,而自身的整頓,首先須提高僧人知識和健全僧格,果知識提高了,自然知道顧全國家體面;僧格健全了,自然不致乘機募化使人鄙視。然而茲事體大,積重難返,整頓之責,是誰在負呢?噫嘻!內部不整,外遭歧視,少數敗類,影響全局,這個整頓提高的責任,又是望誰來負呢?!

(作者法舫法師{1904-1951年},俗家姓王,河北省井陘縣臺頭村人,他是“太虛大師座下第一弟子”,他精通梵文、巴利文、英文、日文、藏文、中文6種語言,三度主編《海潮音》雜誌,兩度出國傳教,任首次世界佛教徒聯誼會中國籍常務理事。原載海潮音第十八卷第七號、《法舫文集》第五卷。編輯程淑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