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047 黄翰德 餐饮经营执行力必修课系列(七)餐饮门店营运调整

每周更新原创,这是我分享的餐饮经营“知”系列的第

【007】原创文章。

全文共2153个字 阅读需要2分钟

作为以“门店”业态进行商业行为的一切活动。

归根结底,都需要两个条件:

①时间。

②空间。

围绕“时间”与“空间”,组织有限资源,减少支出(现金流出),放大收入(现金流入)。通过共有“经营理念”,创造资 源结余与资源增加,最终获得正向现金流(盈利)。

以上就是我对“经营”的理解。

也可以视为“经营”的本质。

就餐饮门店而言,营运状态即:

①营业时间。

②顾客链接方式。

③后厨操作方式。

将每天营业时间内,对以上三项进行检查,尝试转变为效率更高的经营形态,提高销售额与毛利率,就能达到提升“经 营”的目的。

举例:在门店营业时间内,存在两种状况:

第一种:门店营业,但销售额很少(甚至不足以支撑每日开支)。

第二种:有潜在顾客前来消费,但门店不营业(打烊/休息)。

如果我们对“营业时间”进行调整,遇到第一种情况,安排门店不营业。遇到第二种情况,延长营业时间。这样应对,就 可以减少支出,增加营业额,最终达到增加毛利率的目的。

再举例:在后厨营运过程中,尝试区分“高峰时段”与“低谷时段”。在此基础上,对后厨操作人员的配置以及操作顺序稍作 调整,就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节省开支。

047 黄翰德 餐饮经营执行力必修课系列(七)餐饮门店营运调整

餐饮门店“营运状态调整”重点有三项。

分述如下:

(一)营业时间的调整。

①重新审视“营业时间”段是否“盈利”?

注意:审视标准即,时段内营业额是否能够达到“固定费用”的四倍为标准。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标准。

以重餐饮(社会餐饮)为例,高峰时段可以达到6.4倍—8.1倍,但通常平均只能达到2.6倍—3.1倍之间。

从全天销售额来看,将营业时段划分为不同时间段落,也会存在“销售薄弱”时段。

这就是我们进行“营运状态”调整的工作重点。

举例:为何某些餐饮“门店”要发放“限时使用”的优惠劵/体验劵,目的就在于提升“薄弱销售”时段的销售额。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调整方式在实践中出现。

那就是:

改变营业时段内,餐饮门店所提供的“出品”及“服务”。

举例:湖南“幸福里”轻餐吧,在晚餐时段(下午6点以后)提供套餐(中/西)。在稍晚的时段内提供酒吧式出品(烤串/ 酒水/特色碳烤)。前者在于吸引“情侣”前来就餐。后者在于招揽“多人同行”的团体顾客。

②考量是否需要“变更”营业时间。

⑴延长“营业时间”。

通过“延长营业时间”,可以让“顾客”形成一种直觉:“某家门店开店比较早(打烊比较晚)”。从而占据顾客心理上“选择门 店”的首要排序。

⑵确认“闭店(打烊)时间”。

也许你的判断是:“晚上某时段就没有顾客了,因此某时段闭店没错”。

但我的经验告诉我,不要“想当然”。

请先了解周边同时段餐饮门店的顾客数量,其次了解顾客的真实意见,再做决断不迟。

注意:无论采取上述何种措施,请在实施之前,先统一“员工”思想。

否则“员工”只会认为是经营者单方面加大员工“工作强度”及“工作时间”。从而“消极怠工”,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③提升“开店前”与“闭店后”的工作效率。

⑴开店前,准备工作与营业同时进行是“高效”的经营状态。

举例:“城市驿站咖啡馆”在“开店前”,一边准备“咖啡烹煮”前置作业,另一个方面向顾客提供即时“速溶咖啡”。这样做的 结果,同样时段(上午9点—上午9点30),销售额提升了43%。但人工却没有增加。

⑵闭店后的常规事务可以安排在空闲时段完成。

举例:后厨清扫工作,可以安排在下午3点—4点。哪怕不能全部完成,至少也可以缩短闭店后的清扫时间,从而降低人 工成本。

再举例:闭店后的营业款“存储”,不一定要每晚由专人送到银行存储。可以间隔几日进行。当然,前提是做好门店防盗 措施。

047 黄翰德 餐饮经营执行力必修课系列(七)餐饮门店营运调整

(二)员工接待顾客方式的调整。

这里,着重指员工接待顾客的次数。

举例:以快餐形式提供服务的门店,顾客接待的次数就一次(介绍出品及价格)。

但如果是高级餐饮门店,员工接待顾客的次数就高达十几次(迎宾/领位/提供饮料或茶水/提供热毛巾/出品介绍/点餐等 等)。

是否“接待次数”越多,顾客就会认为“服务”越好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出席过很多餐饮门店。很多时候,我需要“安静”,需要“欣赏”。但员工“不厌其烦”的服务反而让我“心生 烦恼”。

请各位站在“顾客”的立场及角度,对门店接待步骤再一次审视,以确认其是否真有必要。

请记住:“多犹不及”及“画蛇添足”这两句话!

注意:与其盲目提供“接待次数”,徒增“员工劳动强度”。不如加强“接待效率”。

以上菜方式举例:

如果是就餐“平峰”时段,应该在“餐桌收拾完毕后”,再为顾客端送“水果及甜点”。

如果是就餐“高峰”时段,则应该在“上水果及甜点”的同时收拾餐桌。

建议:可以在就餐“平峰”时段,进行“接待次数”的增减测试,这样做,可以观察“顾客”的反应,也能了解“员工”工作量的 强度。以此作为该措施推广到其他时段的参考依据。

047 黄翰德 餐饮经营执行力必修课系列(七)餐饮门店营运调整

(三)后厨的调整。

后厨调整的要点:时间段。

关键在于:区分“空闲时段”和“高峰时段”。

就大多数餐饮门店后厨而言,后厨设备的摆放及备品,都是以“高峰时段”为考虑前提。

①使用“橱柜”或“手推车”、提升后厨操作效率。

可以事先在操作台上方制作“橱柜”,将出品所需物料摆放在里面,不需要过多“人工”或增加“人手”就可以轻松操作。

也可以利用“手推车”,同样也可以提升“出品操作效率”。

②请添置能够“提升后厨工作效率”的设备。

如果能加快“出品”速度,或减少员工“劳动强度”,或减少后厨“人工”。那么这些为添置设备而付出的费用都是值得的。

本文原创配图独家提供:Mrs.Qin

特此鸣谢


黄翰德(知行创创始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黄翰德(知行创创始人)。转载人的转载行为,视为同意本条,转载须附本条!

黄翰德说:常怀利他之心,必有福报!请分享给他人!

坚持原创,这是我分享的餐饮经营“知”系列的第【007】原创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