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安順市平壩區“90後”護士勇救溺水者 自稱:救人本是平常事

6月12日,記者經熱心市民線索得知,連日來,安順市平壩區一名女護士在下班時間救人的義舉在當地口口相傳。

隨即,記者來到位於平壩區的航空工業三0三醫院,見到了在此工作的“救人護士”。

眼前這位清秀的短髮女孩名叫肖蓉,是同事眼中的陽光女孩。身著ICU紅色工作服的她在與同事交接完工作後,與記者面對面進行了交流。提及在下班時間救人的事,她略有些靦腆的說,“沒什麼特別的,救人只是平常事,是醫務人員的第一反應。”

據肖蓉回憶,6月9日週六下午,她和朋友駕車出門購物,在6點半左右開車路過白雲鎮某村時,有一群小學生攔車呼救。聽到呼救,肖蓉的朋友馬上停車過去幫忙,肖蓉也隨即下車,步行兩分鐘到小學生指出的事發現場。發現在一個小池塘裡,有兩個人溺水。

當時,岸邊僅有幾名小學生。池塘中,一位年約兩歲的兒童已經面部朝下浮上水面,一位大人臉部朝上漂在水中,肖蓉的朋友立即把大人和孩子從水中救出來。隨後,岸邊逐漸有村民前來圍觀,及時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作為專業的醫護人員,肖蓉立刻查看被救起人的脈搏和瞳孔等,發現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徵,大人的嘴角還有細微抽動。刻不容緩,肖蓉立即按照專業急救法,一邊採取心肺復甦術和口對口人工呼吸進行搶救,一邊等待救護車救援。幾分鐘過去,大人搶救過來了,由趕來的家人照料。

說道這裡,肖蓉斂起眉頭,她說,“即使被救起時那個溺水的孩子已經沒有生命體徵了,我還是不忍心放棄搶救,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循環使用心肺復甦術,一直搶救了半個多小時,直到急救車到來,孩子還是沒能醒過來。”

由於事發村寨路途遙遠,距最近的三0三醫院車程為半小時,目前,被救起的大人正在醫院治療,除肺部感染外,各項生命體徵較為平穩。據相關醫務人員表示,肖蓉的及時施救為那位溺水母親贏得了寶貴的“黃金五分鐘”搶救時間。

據當時在現場的群眾描述,救護車到來後,肖蓉累得癱坐在地,胳膊都抬不起來。半個小時的持續搶救,是多大的工作強度?航空工業三0三醫院臨床護理教學組長、ICU護士長桂晶為記者給出答案:在實操時間為5分鐘的心肺復甦術培訓考核中,將進行5次按壓和吹氣循環,按壓以每分鐘100至120次的頻率,每次按壓30次並吹氣兩次為一個循環。而心肺復甦術對體力消耗較大,在實際搶救中,醫護人員通常每兩個循環就會進行輪換。當日,肖蓉在半個小時內進行了約30次循環搶救,按壓約900次,是平時工作強度的數倍。

“一直以來,我們醫院都非常重視護理人員的操作培訓,每月各科室都要進行一次理論學習,每季度全院要進行一次培訓和考核,特別是對新進護士的基礎技術操作嚴格要求,通過嚴格培訓,使醫護人員有紮實的專業技術水平,使他們隨時都有應急處事的處置能力。”桂晶告訴記者,在肖蓉救人的前一天,她剛以高分在醫院通過心肺復甦術的考核,作為一名剛入職半年的年輕護士,她以過硬的業務水平和靈活的處置能力在ICU工作。

對此,航空工業三0三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曾炬輝表示:“肖蓉救人的行為,單位同事都不感到意外。因為對我們醫務人員來說,救人只是一個本行業的自然本能反應。我們每位員工從進入醫院起,除了專業技能培訓,都會進行‘厚德仁愛’的行業作風要求。同時,我們也在醫院提倡向肖蓉的醫德風尚學習,為社會盡一份醫務工作者的義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