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安顺市平坝区“90后”护士勇救溺水者 自称:救人本是平常事

6月12日,记者经热心市民线索得知,连日来,安顺市平坝区一名女护士在下班时间救人的义举在当地口口相传。

随即,记者来到位于平坝区的航空工业三0三医院,见到了在此工作的“救人护士”。

眼前这位清秀的短发女孩名叫肖蓉,是同事眼中的阳光女孩。身着ICU红色工作服的她在与同事交接完工作后,与记者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提及在下班时间救人的事,她略有些腼腆的说,“没什么特别的,救人只是平常事,是医务人员的第一反应。”

据肖蓉回忆,6月9日周六下午,她和朋友驾车出门购物,在6点半左右开车路过白云镇某村时,有一群小学生拦车呼救。听到呼救,肖蓉的朋友马上停车过去帮忙,肖蓉也随即下车,步行两分钟到小学生指出的事发现场。发现在一个小池塘里,有两个人溺水。

当时,岸边仅有几名小学生。池塘中,一位年约两岁的儿童已经面部朝下浮上水面,一位大人脸部朝上漂在水中,肖蓉的朋友立即把大人和孩子从水中救出来。随后,岸边逐渐有村民前来围观,及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作为专业的医护人员,肖蓉立刻查看被救起人的脉搏和瞳孔等,发现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大人的嘴角还有细微抽动。刻不容缓,肖蓉立即按照专业急救法,一边采取心肺复苏术和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一边等待救护车救援。几分钟过去,大人抢救过来了,由赶来的家人照料。

说道这里,肖蓉敛起眉头,她说,“即使被救起时那个溺水的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我还是不忍心放弃抢救,跪在地上一遍又一遍循环使用心肺复苏术,一直抢救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急救车到来,孩子还是没能醒过来。”

由于事发村寨路途遥远,距最近的三0三医院车程为半小时,目前,被救起的大人正在医院治疗,除肺部感染外,各项生命体征较为平稳。据相关医务人员表示,肖蓉的及时施救为那位溺水母亲赢得了宝贵的“黄金五分钟”抢救时间。

据当时在现场的群众描述,救护车到来后,肖蓉累得瘫坐在地,胳膊都抬不起来。半个小时的持续抢救,是多大的工作强度?航空工业三0三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组长、ICU护士长桂晶为记者给出答案:在实操时间为5分钟的心肺复苏术培训考核中,将进行5次按压和吹气循环,按压以每分钟100至120次的频率,每次按压30次并吹气两次为一个循环。而心肺复苏术对体力消耗较大,在实际抢救中,医护人员通常每两个循环就会进行轮换。当日,肖蓉在半个小时内进行了约30次循环抢救,按压约900次,是平时工作强度的数倍。

“一直以来,我们医院都非常重视护理人员的操作培训,每月各科室都要进行一次理论学习,每季度全院要进行一次培训和考核,特别是对新进护士的基础技术操作严格要求,通过严格培训,使医护人员有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使他们随时都有应急处事的处置能力。”桂晶告诉记者,在肖蓉救人的前一天,她刚以高分在医院通过心肺复苏术的考核,作为一名刚入职半年的年轻护士,她以过硬的业务水平和灵活的处置能力在ICU工作。

对此,航空工业三0三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曾炬辉表示:“肖蓉救人的行为,单位同事都不感到意外。因为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救人只是一个本行业的自然本能反应。我们每位员工从进入医院起,除了专业技能培训,都会进行‘厚德仁爱’的行业作风要求。同时,我们也在医院提倡向肖蓉的医德风尚学习,为社会尽一份医务工作者的义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