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北京禁售超標電動車引發市場三問

北京禁售超標電動車引發市場三問

近日,北京市工商局會同市質監局、市公安交管局等聯合約談本市大中型電動自行車經銷商及部分銷售門店代表,7月起,北京市工商部門將依法查處仍在違規銷售電動自行車的商戶。隨著北京對電動車管理的收嚴,以及電動車新國標的實施,流入北京的超標電動車將逐步消失,北京電動車市場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在售品牌影響幾何

新政出臺,對線下店面的影響還未體現。北京商報記者在一家店面為“綠能電動車”的門店看到,店面的電動摩托佔比很大,超過50%。一位在海淀銷售電動車的店面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新政不允許銷售時速超過25公里的電動摩托車,簡易的、帶有腳蹬的電動自行車銷售不受影響。“哪些不讓賣咱就不賣什麼,影響不大。”

線下店面容易管控,但線上管理起來就複雜一些。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僅新日電動車在京東旗艦店上就有十餘款電壓超過48V的電動摩托在售賣。包括黑豹系列、獵鷹系列、鋒馭系列等。其中一款黑豹系列產品最高時速超過40公里。“我們60V電壓的電動車一般時速都在35公里左右。”一位新日電動車的客服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雅迪天貓旗艦店60V電壓以上的電動車也達6款,72V電壓以上的電動車有2款,這8款車均可在北京地區購買。

愛瑪電動車北京區域總代理孫經理表示,北京出臺新政,受到衝擊最大的是一些雜牌車和大功率、大電壓電動車。對於小車而言影響不大。據孫經理介紹,愛瑪電動車就是以生產小型電動自行車為主,目前已經進入《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產品名錄》的車型有數十款,所以對愛瑪而言,新政出臺影響微乎其微。

新政將規範北京電動自行車市場,雜牌車將會逐漸退出,大品牌車將獲得更多市場份額,從而有充足精力創新產品、優化供應鏈、提高生產工藝水平,進而打破原來低質低價的死循環。“這也是一個行業的必由之路,北京新政有一定的示範作用,或將引領電動自行車行業的一次洗牌。”

存量如何監管

北京市政府法制辦主任李富瑩也曾表示,在電動自行車數量激增的背後,北京相應管理制度稍顯滯後。比如,北京在生產銷售電動自行車源頭管理乏力,使不少超標電動自行車流入社會。

交通運輸管理幹部學院教授張柱庭則向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由於北京對電動自行車的監管尚存在法律空白,導致政府難以對超標電動自行車進行有效監管。

對此,北京即將收嚴對電動自行車的管理。據悉,今年6月底前,北京市工商部門將對電動車經營商戶全面開展行政指導,逐一入戶進行政策宣講與法規宣傳,提醒經營者立即停止銷售違規電動車。7月起,工商部門將對仍在違規銷售電動車的商戶依法嚴厲查處,情節嚴重的商戶將被吊銷營業執照。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趙堅分析,此舉將有效淨化北京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市場,使超標電動自行車從源頭得以管控。

而在5月30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四次會議,對《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以下簡稱《草案》二審稿)進行審議。根據《草案》二審稿,北京擬立法要求電動自行車在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進行登記,並在取得北京市電動自行車行駛證、號牌後方可上路行駛。此外,《草案》二審稿擬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實行產品銷售目錄制度。未納入產品目錄的電動自行車,不得在北京市銷售和登記上牌。

外地流入是否可控

北京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環節嚴加監管,無疑對淨化市場起到一定作用。但同時,從外地以及通過網購等方式流入北京的超標電動自行車,仍是馬路上的一大隱患。李富瑩分析,北京市電動自行車絕大部分由外地生產流入,本市對生產環節無法有效監管,導致不少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流入社會。張柱庭也表示,目前北京雖然已對電動自行車生產、銷售市場嚴加監管,但仍有部分人從外地購買超標電動自行車拉到北京使用,而通過網購等方式購買的超標電動自行車更是難以得到監管。“全國大概只有六七個城市規定電動自行車必須上牌照,因此目前北京難以對從外地購買的超標車進行監管。”張柱庭稱。

實際上,就在今年1月,工信部對外發布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並於明年4月15日正式實施。新國標調整完善了車速限值、整車質量等技術指標,其中,最高車速由20公里/小時調整為25公里/小時,整車質量(含電池)由40千克調整為55千克。同時,新國標還首次明確了電動自行車的短途代步功能,並要求電動自行車應具有腳踏騎行能力。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高延敏介紹,此次修訂,堵住了兩大漏洞。其一是現行標準是部分條款強制,修訂後改為全文強制,所有條款必須強制執行;同時,現在電動自行車出廠以後有改裝現象,導致速度超出現行標準規定,因此在新標準中,增加了防篡改的要求,防止產品出廠後進行改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