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构造美丽乡村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鹤山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就不完整,不全面。乡村振兴关系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实现。鹤山区西部山区包括多个贫困村落,只有按步发展、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才能保证乡村振兴能在山区开花结果。

构造美丽乡村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鹤山发展模式

规划统筹兼顾。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且紧迫的工作,鹤山区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论证,结合山区实际情况制定王家辿古村落规划、五岩山发展规划、北斗七星村落群规划等。在方案制定中兼顾长效与当前,有可实施性;由专业科研机构承担论证工作,通过立项、答辩等程序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内涵统一性,将精准扶贫、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等纳入规划中全盘考虑,不做浪费工作;在规划执行中,确保层层审查与追责,政府与企业共同绘制鹤山区的乡村发展蓝图。

构造美丽乡村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鹤山发展模式

对标高水平。对标水平决定发展质量,结合鹤山区西部山区具体情况,考虑自然资源优越、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坚持对标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模式,多次外出实地考察调研,确定适应鹤山区实际的发展标准。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进行评议、审议,通过规划实施确保项目不重复、不浪费。

突出乡村特色,避免大同小异的产业发展。首先,树立“两山”理念,不能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其次,推进产业振兴与带动,政府给北斗七星村落群招商引资扶贫企业,依据村落发展确定扶贫产业基地,施家沟村与黄庙沟村以缇香谷园区为扶贫基地,土地流转、园区上班等增加了村民收入,缇香谷扶贫基地以林果种植与林下经济吸引村民参与到产业中来,免费提供饲养场所、高蛋白饲用桑与畜禽种苗,养殖产生的利益全部归村民所有。

构造美丽乡村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鹤山发展模式

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产业链。鹤山区将发展分布于“山水”间,企业为村庄带来就业岗位与收益,企业始终遵循生态、绿色创新发展的理念,鹤山区政府将各个企业与景区联合培育,做大做强休闲农业的产业链。以多样化为建设方向,保持乡村独特文化魅力的同时注入新的想法和思路,使乡村的文化焕发生机、乡愁得到铭记。鹤山区的乡愁味道、慢生活等乡村旅游主题得到社会认可,缇香谷园区主打乡愁味道,通过生态循环的耕种技术,让林果、畜禽等产品的味道回到儿时记忆,香甜浓厚、甘醇回味,打造林果附加值产品,桑葚酒、果醋等;西顶小镇以慢生活为发展技术路线,从农家小院的改造与装饰,突出乡土情感,以戏曲等文艺表演凸显西安古城内独特魅力。

乡村振兴与扶贫发展从内涵上高度协调,目标是为建成乡村美丽、农民富裕、生活宜居的现代化乡村,鹤山区多项机制从事前审批到事后监管,保证资金与项目的具体落地,为“北斗七星”村落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构造美丽乡村向乡村振兴迈进的鹤山发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