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赵孟頫为何能终获书法之大成?

隋中平


《赵孟頫,中国书法世界的一个奇迹人物,一个不在唐代的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欧阳询之后,书法功力最伟大的书法家!没有之一!但他的职业却不是书法家,书法仅仅是他和辅业。

一、赵孟頫书法,开启中国实用书法的开拓者;

楷书四大家,三位活跃在唐朝盛世。但是却有一位不属于唐代的人士,这个人就是赵孟頫。也许因为赵孟頫的存在,后来才有了亦谐亦庄的启功体。

启功书法中的行楷味与实用笔法结构,笔者猜很多思想来源于赵楷的那种追求自然的思想!也许他真超脱了对人生的民利偏见,直念只为中华大众发现一种回归自然的汉字书写!

二、赵孟頫是很多书法人心中标本,但是却少有人直书明言;

赵孟頫的《读书乐》是几百年中国秀才举人少时的入门启蒙教材。可能就因为这个原因,一代又一代和科兴学子竟是一起“发明”美观与实用、规范与秀美的“馆阁体”。就这个馆阁体把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带到了顶峰!

赵孟頫也许多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为勤奋刻苦的人,其擅书能画,工诗精曲。其书法敢为最基层的学童写作启蒙教材,足见其为人的平常心、其书法艺术的大众情怀。

也许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赵孟頫的大众书法精神本来应该成为一种普世精神,可是大多数书法家依然坚持其书法艺术个性化优先的原则,让普世化的馆阁体不能光明正大地流传?

三、赵孟頫的书法成功,艺术与实用性双顶峰的成就将带来中国书法大众化再深入;

赵孟頫的大众化书法,无论线长还是笔画笔法都走向了自然化与人性化,才带来了近千年赵楷人人遵从。即合是今天最为流行的田英章楷书也远远不能比及。

房弘毅的赵楷写得可谓与赵孟頫本人己不相上下,曾经也风行数十年。


赵楷能集古代各种书法之大成,也许在于赵孟頫的情怀境界不同,他的心思只在为中华大众找寻一条写一好字的快捷之道。不为钱也不为名也不需为利!

赵孟頫也许才是中国有史以来真正的书法,民族大义的书法家!


创新炎黄


赵孟頫是元代成就卓著的书画家,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也是最杰出的大书法家之一。但也是一位颇具争议的艺术家。赵孟頫的一生也是充满矛盾的一生,做官,他是一个任人摆布的闲官,政治上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因此,他崇佛好道,更借诗书画来慰藉精神和寻求乐趣。

赵孟頫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得力于与一个字勤,超乎寻常的勤。

赵孟頫的书法是以回归晋唐为目的的,他对于古帖是无所不学,尤其是对二王一路的书法下了非常深的功夫。他在自己写的《千字文》的题跋中说:仆二十年来写千文以百数,此卷殆数年前所书,当时学褚河南《孟法师碑》,故结字规模八分,今日视之,不知孰为胜也。因思自五岁入小学学书,不过如世人漫尔学之耳。

对于《兰亭序》的临习,他更是用功精勤,他在自己所藏的独孤本《兰亭序)上先后题跋十三次,还十六次跋静心本,其临之勤与体悟之深于此可见一斑。元人虞集对赵孟有较为准确的评价,他说:“书法甚难,有得于天资,有得于学力,天资高而学力到,无有不精奥而神化者也。赵松雪书,笔既流利亦渊深。观其书,得心应手,会意成文。楷法深得《洛神赋》而揽其标;行书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书,饱十七而变其形。可谓书之兼学力天资精奥神化面不可及矣。

前人说“书如其人”,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和修养决定他的审美观念,从这个方面看,赵孟频的书法,可以说,是在40岁左右就已经基本定型,他楷书、行书的用笔和结构后来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要说有变化,那就是笔意越来越丰富,结构越来越精严,字越写越精,越老越健以至于过犹不及,被人诟病,曰“熟”曰“甜”。


翰墨书道


说实话,我对颜筋柳赵四种传统经典楷书,原先是比较欣赏赵孟頫的字。赵字一看就非常漂亮,让你很舒服。但是随着学习书法的深入,不断接触了更多传统的东西,更加了解赵的生平以后,审美上就有些变化了,觉得赵体是不是太漂亮,太雍容华贵了。从他的字中我确实看不出生死刚正之骨力和古拙苍茫的气韵。



中国书法历来讲究人品和书品的一致性。一个人的品性不好,他的书法格调也不可能好高。历史上对赵孟頫的评价不是很高,主要是说他在元灭宋以后做了二臣,所以他的书法中有奴颜卑骨之气。忽必烈确实看中了赵的政治才能,才让他做重臣,这是事实。这种事情对他的书法,形成不可能没有影响。我们从赵孟頫的书法当中可以看到,他有天赋,又勤奋,写的字确实精到严谨,无可挑剔。但从他的字当中确实感受不到那种自信、沉雄、刚正、苍茫的艺术魅力。

当然,我一点儿也不否认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历史上的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赵字因为本身漂亮,在大众当中尤其受到欢迎。我认为在书法的启蒙阶段或技法层次上,赵字无疑是最好的范本。但要进入到书法文化的更高层次,学习赵字未必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今天来回望书法历史,可以肯定地说赵的书法只是无数高峰中的一个,但并不是唯一最高的那一座。


高培书画琴


俗话说,勤奋即天才,功到茅塞开。而赵孟頫是天才加勤奋,有记载说,赵日书万字而精气不衰,“下笔神速如风雨”。《光福重建塔记》和《闲居赋》是赵孟頫最经典的两幅行楷书法长卷,洋洋洒洒数百字,这两幅长卷即是赵勤奋的例证。

多才多艺的赵孟頫集各家之长。楷书承传古韵,避繁就简,顿挫分明,在圆润饱满的点画中暗藏着筋骨的劲道,布白均匀严谨,结体端秀方正,以行入楷,字的笔画间有连贯性,显得流畅生动。自成一体,后入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书法需要天赋,有些人习字几十年也只是个“爱好者”、“书匠”“书奴”等,所以,天赋很重要!赵孟頫天赋高,再加上这么勤奋,不成大家都难啊


搞垮郁闷界


赵孟頫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书法家、成为前后五百年唯一的一位书法集大成者,实际上和赵孟頫在历史上特殊的位置有关,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其中既有偶然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必然。

一、必然因素——二王体系中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家

(1)元代的“董其昌”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介绍了被誉为明代“赵孟頫”的董其昌,实际上赵孟頫也可以被看作是元代的“董其昌”,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赵孟頫和董其昌一样,是二王体系的代表性的传承人物,只不过一个生活在元代,一个生活在明代。清代有没有继承了二王书法遗韵、称得上书法大家的人物呢?

实际上我认为清代虽然有些书法家涉及到了二王书法的某一方面,但是并未真正领悟到二王书法的真谛。比如刘墉的书法。

那么近代、现当代,可以称得上继承了二王书法遗韵的书法家有没有呢?实际上也很少,几乎是没有的,就算是有,也只能学习到王羲之某一个方面。

对于当代人而言,如果只是纯粹的学习王羲之的书法,想要传承二王书法的遗韵,实际上是比较难的,能学到王羲之的一小部分其实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当然不是说二王书法是很难学的,而是说如果我们学习书法,只是盯着一处的话,是取得不了多么大的成就的,一定要有战略高度。

(2)赵孟頫和董其昌的“战略”

显然,赵孟頫和董其昌都很懂得战略,懂得如何去取王羲之书法的神韵而又能不落窠臼。

可以说,赵孟頫和董其昌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子。因为这篇文章重点讨论赵孟頫,所以我们重点说说赵孟頫。

赵孟頫的方法是复古的路子,完全是追随王羲之的脚步,笔笔取法王羲之,没有一笔是出自他自己的手笔。

但是,真的是这样的么?真的没有一笔是他自己写的么?我认为不是的,恰恰相反,赵孟頫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已经成为了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王羲之,他写了王羲之还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写了的书法,但是赵孟頫也能写王羲之已经去世之后的书法,他从一个艺术家灵魂的高度对王羲之做到了完全的融合,每一笔都是合拍的,合“法”的。

这样所取得的效果,就会让人们很自然的联想:这个人虽然写的不是王羲之的书法的,但是假使王羲之在世,恐怕也就只能写成这样子了吧!

顺便说说董其昌,董其昌应该是走的另外一条路,一条巧妙的路,他注重的不是死学王羲之的书法,而是去学王羲之学习的方法,这样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二、偶然的因素——时代大环境

(1)书法的传承危机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政治上采取三六九等的等级制,而且满腹经纶的文人士子失去了用途和进阶的途径,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这样的危机实际上在中国书法史上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唐末到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混乱的朝政、天下割据,文化几乎消亡殆尽,尤其是书法、仅有杨凝式一人算是可以取法并且欣赏的。

这样的后果就是宋代几乎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了往日书法的盛况,出现了苏黄米蔡等书法四大家。

到了元代初年,宋朝末年,金人、蒙古人等混战的局面下,文化传承很难说是顺利的。这是第二次。幸好宋朝宗室后裔中赵孟頫书法堪称一绝,善书画,音乐诗词等艺术无不精通。从某种意义上,他和宋朝的苏轼是同一个类行的,属于全才型书法家。

第三次是清朝末年,清廷备受外敌欺侮的情况下,书法要么被当作宣传政治改良主义的附庸工具(百日维新),要么受到非议,几乎面临废除汉字的局面。但所幸,书法仍然挺过来了。

而赵孟頫就是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书法家,所以说,解决了书法传承危机的赵孟頫,相对于在他之前的书法家而言,自然是属于书法的集大成者,对于他后来的书法家而言,他就是开创者。

(2)文人士子的风向标

赵孟頫除了是一位书法家之外,他实际上还有多重身份:他是宋朝皇室的后裔,从血缘世系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代表了政治上的身份;他是亡国后裔,同时他又是宋朝士大夫,代表了他是亡国之臣;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这是从才华上来说的,他又是当时广大士子才人心目中的标杆,是一种象征,他是亡国之后的文人阶层,文化界的领袖。

对于元朝统治者而言,把这样的才子拉拢过来,给予官位和名声,实在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首先赵孟頫一介文人书法家,不会对政权造成威胁,其次任用他,既表现了蒙古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认可和尊重,又是对文人才子的示好,同时更利于吸纳人才,维护统治稳定。

因此元朝统治者曾多次派人去请他出山,但是很多次都被赵孟頫拒绝了,原因也很简单,他出仕有百弊而只有小利,虽然可以为汉人争得话语权和地位尊严,但是元朝统治者是不会对其授予重任的,只有虚名。其次,在当时封建文化理念中,像赵孟頫这样以多重复杂的身份去到元朝做官,实际上,按照迂腐的传统儒家的观点来看,是既不忠也不孝的大逆不道之举,只会引来非议。

但是最后一次,面对好友程钜夫的邀请,他欣然答应,而后就开始了他内心中极度煎熬的一段时光,自称自己“误入尘网”,犹如“笼中之鸟”。

几百年后,一位叫傅山的人,几乎面临了和赵孟頫一模一样情景,生活在明末清初的他,选择了坚决不仕清,因此对于赵孟頫大加讽刺。

但是不管怎么样,做了官之后的赵孟頫还算是一个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士大夫,也让书法在统治者那里得到了认可,因此仅就书法传承来说,赵孟頫已经是功德无量了,何必苛求其他的方面呢!

这就是关于“赵孟頫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这个问题的阐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松风阁书法日讲


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穷其一生,苦练书法。赵孟頫有日写万字的传奇经历。

第二,赵孟頫的书法,取法古人。集前辈书法家们之大成,他在书法方面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小楷和行楷书,他的小楷和行书主要是学习王羲之,行楷书学习李北海。他的篆书隶书也有极高的成就,另外他在绘画方面也有艺术天分。后人评价他说,500年才出现一个这样的人才。

被后人称为“元代的冠冕”。

第三,他是宋朝的降臣,是宋太祖赵匡胤11世孙。元世祖忽必烈对他喜爱有加,惊呼他为仙人。对于他的书法艺术的弘扬,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水电工老路书法


天才+勤奋。

赵孟頫是个天生写字就好的人,随手一写,就是一流,这是天赋,没办法,只有让人羡慕嫉妒恨的份儿。

光有天才还不行,他也很勤奋。李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写三千字文章,哪天没写转天补上。赵孟頫似乎也给自己定了这个目标,最多的时候日书万字。所以他流传下来的写经才那么多。

当然,仅仅天才加勤奋,也许能促成一位大书法家,但集天下书法之大成,这源于赵孟頫的一个伟大的梦想。

众所周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到了宋朝尤其是南宋,尽管苏黄的字毁的毁烧的烧,但他们尚意的精神却呈燎原之势,横扫了大宋江山。尚意这玩意,如果底子厚还好,但如果底子薄,就不知偏到哪去了。所以南宋末年的书坛,已经出现走火入魔的征兆。

赵孟頫在南宋成长,亲见这种现实,便立志重整书法的河山,要恢复古法,追根溯源,一扫打着尚意名义胡来的风气。

可巧,他三观确立的时候,恰逢宋灭元兴,他被元世祖招用,更坚定了他复兴传统书法的信念。这一方面与书法观有关,另一方面,他也想用正统书法给这帮外族蛮人看看,你们虽能打打杀杀,却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我们的涂涂抹抹。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元代统治者百年而亡,赵孟頫书法永放光辉!


书法日课


后世对赵孟頫成就的肯定,主要集中于:集大成及提倡复古之风。

赵孟頫终获书法大成,与其先天条件与后天因素是分不开的。

赵宋宗室,在中国书画史上涌现出的顶级大家也是最多的,其中赵佶与赵构就是最杰出代表。也许在赵孟頫的基因中,就有其艺术天份。


赵孟頫的父亲赵訔(yin),是宋太祖儿子秦王赵德芳的后代,官至户部侍郎兼临安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家中书画藏品极富,常与文人墨客交往,在这种氛围下,对年幼赵孟頫影响肯定是深远的。

十一岁时,赵孟頫父亡,少年的他三年后以父荫补官,授真州司户参军。宋亡后,他隐居家中,潜心于书画文章,为日后打下了深厚的文化修养。

至元二十三年,赵孟頫32岁时,元世祖为缓和民族矛盾,派御史程钜夫到江南搜访遗逸。早已在吴兴当地享誉盛名的赵孟頫经他推荐,遂出仕大元,并颇得忽必烈信任,赞誉“神仙中人”。历任奉训大夫、兵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元仁宗时,更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可谓“荣际五朝,名满四海”。。。

在此期间,他更多地接触了元内府中的书画藏品,条件可谓得天独厚,为其成就打下坚实基础。1319年,65岁的赵孟頫告官归乡,3年后辞世于湖州家中,走完了其波澜不惊却又极其耀眼的一生。。。元英宗追封他为魏国公,谥“文敏”。


赵孟頫成功的因素,除了以上两个先天条件外,与其勤于治学与精于治学是分不开的。他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才,善绘画、通音乐、工诗词、精篆刻、懂经济、究品鉴。。。但凡数成就均为书名所掩。《元史.本传》中称: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而他的书法,又如鲜于枢所讲“子昂篆隶正行颠草皆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


是的,纵然赵孟頫能“落笔如风而不逾纵,日书万字而不落矩”的勤奋已为大家熟识;但他能“集大成的实践与追求复古的思想”则更应为后人不可忽略。。。

“旧瓶装新酒”是赵孟頫集大成的结果;“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是赵孟頫复古思想的体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社会的规律;法与韵的交替,也是书法循环规律。赵孟頫书法之所为世人所重,就在于他夺取了这种交替的制高点、站在了这其间分水领上。赵孟頫之所以能如此,天纵奇才与勤奋就是根基。

造就赵孟頫的书法成就,在于他取资广博,不固守一种书体,不囿于某家某派,转益多师。篆书师法《石鼓》、《诅楚》,隶书师法梁鹄、钟繇,行草书则羲、献,他还临写赵构、颜真卿、柳公权、徐浩、李邕诸帖。学习传统能窥精奥,得神趣;兼收变化于古法中,自成一体。这是他的天赋与悟性。。。

他临《千文》尽五百纸,写《兰亭》不下数百本。。。这是他的勤奋。

他一生写了大量经典传世墨迹,也显示了他早中晚的不同风格与传承。33岁的草书《千文》受高宗赵构影响;36岁小楷《禊帖源流》、39岁的《三门记》,承钟、王及智永余绪;47—63岁为巅峰,小行书《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吴兴赋》、《兰亭十三跋》、行书《万寿曲》、《酒德颂》、大行书《烟汇叠嶂诗》;晚年大楷《胆巴碑》、《仇锷墓志》、《福神观记》参李邕《岳麓寺》等又去李书险佻之势,化为端穆、遒健之姿。他既能参古又能入化,根据不同用场随时变换书体,但不论书写什么内容,采用何种书体,他都能以相应笔法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这是书家很难企及的。所以他的书法既有广博深邃门传统基础,又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个人风貌,无一笔无住来处。。。是为承前启后之宗师。



赵孟頫书追晋唐,绰然大家,同时也是书法史上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其中的关键在于他书之气格与人之气格上。

在仕途上,他甚为顺利亨通,但他的内心,却始终摆不了儒家道德观念,整个人生也陷于沉重的负罪感中,并成为时人与后人抨击对象。就如他诗中所言:“齿豁头童六十三,一生世事总堪惭。唯余笔砚情犹生,留与人间作笑谈”……!很微妙地概括了他一生的心境。毕竟,能留与后人作笑谈的,又有几何焉……?







临池管窥


赵孟頫是位不折不扣的二王门徒,他之成功,一在于历史原因,二在于他对王羲之的追摹。

王羲之在宋代是吃了败仗的。宋人尚意,崇尚自我,由于过于轻视法度,至南宋终因技法简单,而至书法江河日下。

此时,赵孟頫出现了,他高扛复古大旗,跳过唐宋直接取法魏晋。书法史上最了解并接近王羲之的,莫过于王羲之,可以不夸张地说,元明清的书法,基本上都受其影响。

所以说,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第三次变革的旗手。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书法和时尚也差不多,有时候新的东西会变成旧的,旧的也会成为新的,它也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

宋代的“尚意”书风,曾经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它以“逸”为整体基调,清新、奔放、潇洒,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情怀和人文追求,完全解放了唐朝的“尚法精神”带来的束缚。

但是,一旦失去宋朝宽松的文化氛围,尚意的书写方法则太过于单调、肤浅和粗糙,到了南宋末年,这种书法风格已经积重难返,书法家、文人也不满意现状,急于改变。

而这个时候,赵孟頫抓住了历史时机,挥舞起了复古的大旗,主张学习晋唐书法,重新学习王羲之,并且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复古主义书法开辟道路。

可以说是历史选中了他。

复古主义书法,可以说是划时代意义的,不仅影响了整个元代的书法,对于明清书法也有很大的影响。

赵孟頫的复古首先是改变了自南宋以来的书法的弊端,开始以晋唐书法为宗旨,全面的学习古人,同时强调用笔的重要意义,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理论。

使自宋朝以来,被忽略的晋唐书法再一次被重视,恢复书法的技巧和深度。再一次确立了王羲之、王献之的历史地位。

同时,复古主义还让五体书法全面的复兴,尤其是章草这一门古老的书法艺术,出现了如康里子山等章草名家。

在赵孟頫的复古主义的大旗下,还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如邓文原、柯九思、管道升、鲜于枢、等等,为赵孟頫推广他的书法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赵孟頫的兴起既有他的个人因素,也有时代的因素。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