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真热销还是假热销?CBD万科大都会公寓开盘去化603套?

各位老铁,内参外出学习归来,很多朋友问我现阶段的济南楼市的一些现象,现在给朋友们分享一下:

目前来看,济南楼市阶段性趋冷!

很多住宅项目纷纷上马全民经纪人,但依然卖不动,去化压力很大!这也印证了之前内参的预测,下半年捡漏的机会将增多。而当前不是太好的投资时机。

全款客户在减少,六成也没有之前多了,基本以三四成首付为主,零星有六成客户。成交主力多是90-110的刚需或者刚改产品!各个项目普遍比较缺客户,部分项目蓄客数量不足,开盘延迟或选房不理想。


往日排队买房的现象少了,济南楼市暂时回归平淡。在这样的情况下,济南楼市可能会出现另外一些情况,比如一些楼盘可能会宣传自己正在“热销”,劲销4.1亿,劲销XXX套……

诸如此类,“热销”、“劲销XXX套”,有些楼盘对外释放着“热销”的消息,真的是这样吗?是真热销还是假热销?恐怕自己十分清楚,吃瓜群众要擦亮眼镜,不要盲目跟风入市。楼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上周末,5月25日,济南楼市参考注意到,位于CBD的万科大都会万公馆(公寓)首次开盘。

这次万科大都会的首开产品是3.9米LOFT产品,楼层范围在13-31层,共计760套,其中39㎡为684套,49㎡为76套。根据万科公布的销售价格是,1.6万起,开盘均价约17500元/㎡。

CBD的万科大都会公寓,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销售情况如何呢?

根据万科自己的宣传,当天去化约603套,总货值约4.1亿。

真热销还是假热销?CBD万科大都会公寓开盘去化603套?

当内参看到这个销售数据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比较怀疑的。真的销售了603套?仔细分析以下万科大都会的公寓产品,3.9米的LOFT产品,均价1.6-1.75万/平米,这样的产品,这样的价格,究竟怎么样?是否值得购买?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东西好不好,比一下就知道。

同样位于CBD的华润中心的LOFT产品,层高4.5米,均价1.8万左右,跟层高只有3.9米的万科大都会万公馆相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3.9米的LOFT,这个高度,站在上层,会有什么感觉?

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华润中心的4.5米的LOFT产品。

我相信,只要有点判断分辨能力的人,也会有一个判断。市场的多数总是会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那个。

万科大都会的3.9米层高公寓产品真的这么受市场欢迎吗?当天真的销售了603套吗?

反正具体卖了多少套,都是人家自己官宣,说多少是多少。

下图为是开盘4分31秒的时候,之后不久,这个屏幕就被关了,具体原因不详。当时显示开盘四分半钟的时候,销售231套。

真热销还是假热销?CBD万科大都会公寓开盘去化603套?

根据以往其他项目的在线选房经历,如果销售很火爆的话,在线选房的时间会很快。

今天早上9:46,也就是万科开盘之后的第5天,内参登录建委网站,根据网签数据,一号楼商务公寓一共批准销售套数为880套,目前已售套数为294套,考虑到网签数据的滞后性,此数据仅供参考。

真热销还是假热销?CBD万科大都会公寓开盘去化603套?

这里对销售数据的质疑,不是针对某个开发商,而是在目前市场下,投资具有一定风险,其中利弊每个人都应该清楚。济南楼市参考写下此文,是友情提醒一下购房者,楼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毕竟,买房是真金白银的投入,风险和收益都是自己承担。

据济南万科营销负责人表示,万达大都会公寓开盘期间有大客户团购,而这个大客户没有走开盘当天的线上选房系统。

不管万科大都会的公寓是真热销还是假热销,该项目1号楼开盘后5天的网签数据294套,以及后期1号楼的销售自然会证明,603套的数据是不是有水分?

目前济南楼市乱象比较多,广大购房者迫切希望济南楼市,特别是开发商开盘过程是透明公开,这样对于楼市健康发展,对于投资买房都是好事。

以下部分出现的开发商为统称,不特指某一开发商,请勿对号入座。

如果有部分开发商都虚报销售数据,人造热销假相,忽悠买房人,得逞了,不但没有媒体曝光,而且还在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浑水摸鱼,渔翁得利——

那么这些本来正直诚实的开发商,在开盘时,是不是也要虚报销售数据呢?

如果有开发商诚实宣布,本次开盘我们卖出了40%的房子(其实已经是不错的销售成绩了),但是此前那些卖出4成房子的开发商,却全部对外宣称热销8成,诚实的开发商将面临如此尴尬的局面——别人热销,自己平淡。很多吃瓜群众也会误以为那个“热销”的楼盘真的那么多人在买,跟风买入。

所以,最终,这些正直诚实的开发商,也会加入撒谎、虚报销售数据、人为制造热销的队伍中来。

因此,很多时候,特别是市场平淡的时候:有些楼盘自己开盘当天对外公布的销售数据不要轻信!很多楼盘都会虚报,都会夸大,都会注水。

这样造成的一个恶果是,开发商自己报的销售数据,有些很傻很天真的买房人,真的相信了,然后去买了。而不去比较产品,不关注楼盘本身,误以为反正那么多人买,应该没有错,大家都买的一定是好的。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对于那些制造热销假象蒙蔽购房者的项目,更应该加强监管。房住不炒不是一句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