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乾隆皇帝的國宴為什麼是火鍋

乾隆皇帝的國宴為什麼是火鍋

清代,乾隆是最愛吃火鍋的一位皇帝,幾乎“不可一日無此君”。他不用打仗了,四處遊山玩水,各地“招待部門”知道他的嗜好,都提前準備好火鍋。乾隆幾次舉辦千叟宴也以涮肉(包括羊肉、豬肉、鹿肉)火鍋慰勞數以千計的“離退休老職工”。僅以乾隆早膳食單為例(已是最簡單的了):首席菜即為燕窩紅白鴨子南鮮熱鍋一品。至於逢年過節,譬如除夕宴,乾隆午膳單上菜品超過一百二十件,火鍋更多。

乾隆皇帝的國宴為什麼是火鍋

千叟筵首創者是康熙,他六十大壽時,想與民同樂,又為表示關心眾多“離退休老幹部”,在三天之內兩次開筵,僅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就邀請來近三千位。九年後,再設千叟筵,又有一千多位老人,分滿漢兩批入席。真正是夕陽無限好啊。

康熙的創舉,又被乾隆刻意模仿。乾隆五十年正月,他為慶賀自己年過七旬又喜得五世元孫,在皇極殿大擺千叟筵,除寶座前的御筵外,共列席八百桌,有三千老人參加。分一等與次等兩種。一等為:火鍋二個,豬肉片一個,煺羊肉片一個,鹿尾燒鹿肉一盤,煺羊肉烏叉一盤,葷菜四碗,蒸食壽意一盤,爐食壽食一盤,螺螄盒小菜二個,烏木筋二隻,肉絲燙飯。次等則稍遜一籌。

各地老人進京赴宴,吃是次要的,更看重的是榮譽:畢竟是皇帝請客,並親自接見。是一生中的大節目,其心情有點像作為群眾演員,參加當代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返鄉後啼以向鄰里吹吹牛了。不管怎麼說,清帝以千叟筵表示對老年人的關心,是沒錯的。哪怕只是做做秀,也難能可貴。在這方面,清帝算大方的。

火鍋為什麼能成千叟筵的中心

乾隆皇帝的國宴為什麼是火鍋

火鍋是寒冷的冬天裡的救星。因為它有一副"熱心腸"。尤其大年三十晚上,熱炒端上桌沒多久,就變成涼菜了;一家人如果支起火鍋,圍爐而坐,瀰漫的熱霧中,頓時顯得喜氣洋洋。隨便拍一張照片,都可命名為"全家福"。

火鍋帶有自助的性質,只要備好了料,就不再需要專門的廚師,守在廚房裡;筷子在空中你來我往,不是夾菜就是添菜,好不熱鬧。它自然是老百姓年夜飯的首選,或首席代表。可以自始至終熱情洋溢地陪伴你們一家人看完央視的春節聯歡晚會。沒有比它更耐心的了。

火鍋的魅力還在於它的豐富性。葷的素的,生的熟的,都可同時或先後下鍋煨煮。各種滋味,彼此滲透,又相互補充,反而誕生諸多新味道。直至最後的那鍋湯,變得像"雞尾酒"一樣繁複、醇厚。正好用來下粉絲,下麵條,或盛碗熱湯蘸著饅頭吃。總之,精華全濃縮在裡面。

中國的火鍋,使人們省了許多事,又增加了很多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