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在即將開館的重慶建川博物館群落之抗戰文物博物館裡,珍藏著這樣一組照片,他們記錄了飛虎隊當年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的戰爭場景。

在這些珍貴的圖片裡,“重慶梁山機場”(記者注:梁山機場原名梁平機場)的照片顯得特別明顯,作為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抗戰機場,二戰時期,美國援華空軍主戰基地,梁山機場拱衛陪都重慶,轟炸日軍基地,聞名海內外。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抗戰文物博物館裡對梁山機場的地位描述

最近這段時間,隨著市發改委對外發布了《關於重慶第二機場規劃研究諮詢單位比選的公告》,重慶第二機場的建設也提上議事日程。

從抗戰到21世紀的機場,重慶的機場建設一直沒有停歇過,也充分說明重慶的交通地理位置具有獨特的優越性,下面,我們也通過這幾張出現在抗戰文物博物館裡的舊照片,來看看“重慶梁山機場”的老故事。

構築大西南的空中防線

軍閥劉湘修建重慶梁山機場

1928年7月,四川軍閥劉湘與楊森兩軍衝突,下川東戰事再起,最終以劉湘獲勝而告結束。年底,劉湘取得了涪陵、墊江、梁山、萬縣等地。

劉湘時任四川善後督辦兼國民革命軍第21軍軍長,一心想擴大自己在四川的勢力,他聽從部下的建議,決定組建空軍,構築大西南空中防線。在獲取的地盤中,梁山縣(現重慶梁平縣)屬丘陵地貌,川東地區少有的平壩,正好城郊有一塊當地人稱作“北門操場”的土壩子,地勢開闊平坦,適合建機場。

北門操場原是楊森為檢閱招安的“綠林軍”,借用北門外農田修建的檢閱場,用後沒有歸還,不時還有部隊前去操練而得名。1928年底,劉湘令下屬3師師長王陵基,利用這個土壩子,徵調民工擴建成東西長700米,南北寬600米的重慶第一個機場。1930年和1933年,劉湘又對梁山機場進行了續建。

抗戰期間,從1937年開始,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對梁山機場進行多次擴建和修築軍事設施,中、美、蘇空軍入駐,在重慶上空與日機展開了長達幾年的殊死博鬥,作為大後方離日軍前哨最近的機場之一,梁山機場發揮了具大作用。1938年10月4日9點左右,27架日機相繼侵入重慶領空,其中18架襲向梁山,兩小時內三次轟炸梁山機場,其中第一次轟炸投彈百餘枚,總共有3架飛機被損毀、3架被損傷。當即,駐守梁山機場的中國空軍起飛迎戰,空戰中,擊落日機2架,中國空軍有1架飛機受傷。這是抗戰中重慶空戰的首次戰事。

梁山機場利用率很高

是中國軍事史上的著名抗戰機場

博物館的介紹,對梁山機場的定位為: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抗戰機場。梁山機場的利用率非常高。

梁山機場抗戰時起降過二戰中最先進的戰機,包括驅逐機P-40、P-51,轟炸機B-25等。梁平縣黨史辦曾經為了查清楚梁山機場的歷史,派人行程數千公里,先後前往萬州、達州、成都等地,查閱歷史檔案3000冊,掌握了大量史料。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1943年,美軍B—25轟炸機進駐梁山。

由於梁山是大後方最前哨機場和拱衛重慶的空戰指揮部,日軍將它視為眼中釘,曾133次轟炸梁山,投擲炸彈7855枚,死傷軍民2000餘人。但梁山人民沒被嚇倒,在長達7年的殊死搏鬥中,他們以極大的愛國熱忱投入對機場的擴建和搶修。“僅梁山就死亡民工522人。”根據原《梁平縣志》記載的死亡民工3000餘人,包括從墊江、忠縣、大竹、萬縣等地來的。“死亡由霍亂引發。前輩們勇敢決絕的犧牲,理應載入歷史的功勞簿。”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1944年夏天,為供美軍的B-29遠程轟炸機起降,重慶4萬餘民工隊機場進行擴建,梁山機場成為當時在亞洲最適合B-29起降的機場之一。

據調查,梁山機場抗戰中數次擴建,以供蘇聯自願航空隊和美國空軍使用,特別是1944年初夏,中方應美國軍方要求,徵集4萬民工,為美軍轟炸機搶修跑道,梁山常駐的是B-25,它是當時最先進的中型轟炸機,二戰中美國共生產了9800架B-25,它們在抗戰後期的中國戰場上發揮了很大作用。美軍先後有6個空軍中隊進駐梁山,包括陳納德的第14航空隊。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1944年夏天,中美混合聯隊第3戰鬥機大隊的P-40N戰鬥機停放在梁山機場。

1945年6月,為供大型軍用飛機B-29遠程轟炸機起降,四川萬縣、忠縣、梁山、達縣等7個縣的4萬多名民工,對機場進行大規模擴建,新修一條長1800米、寬60米的跑道,擴建滑行道、聯絡道、停機坪等附屬工程及10多幢營房。在當時無機械設備的情況下,這次擴建工程浩大,工期緊,民工們大部分露宿屋外,口糧少、飲水困難,再加上天氣炎熱,工地流行霍亂,有3000多名民工死亡,疫情蔓延至工地附近的居民區,使100多人喪生。忠縣有5000多名民工參加機場擴建勞動,一些染病的民工沒得到徹底治療,當年9月15日完工後,帶著病菌回鄉,在官壩、三匯、拔山等地持續流行了幾年。

6年間80餘次飛抵上空

最慘空襲造成近2000人死亡

據史料記載,抗戰時期,因為建有機場的緣故,從1938年10月4日至1944年12月19日,侵華日軍軍用飛機曾80餘次飛抵梁平上空,投擲近萬枚炸彈轟炸梁平縣城,造成近2000人死亡,是重慶大轟炸期間受害最深的一個縣。其中,最慘重的一次是1939年3月29日的一次空襲。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中美混合聯隊第7總隊在梁山機場的指揮塔

當天上午12時30分,日軍新零三型轟炸機18架分兩批次從梁平東山菩薩頂方向朝縣城撲來,並從縣城東門開始投彈,由東沿西北方向縱貫全城輪番轟炸,低空掃射。在梁平縣城內外投彈100餘枚,炸死259人,炸傷286人,炸燬房屋1495間,監所1處,受災民眾3986人。

一人打下兩敵機

蔣介石親自為他頒發青天白日勳章

在抗日空戰中,有一場特殊的戰例堪稱獨一無二:日方參戰人員奇襲獲勝、獲得日本裕仁天皇的特別嘉獎;中方損失慘重、卻也湧現了一位孤膽英雄,亦得到蔣介石親自頒發的空軍首枚青天白日勳章。這就是梁山空戰。

1943年6月6日10時18分,重慶梁山機場。

這一天,與日軍酣戰後的12架戰鬥機掉頭返航,在奉節空域發現不明機10餘架,未遭遇空戰,此刻,機上的飛行人員還誤以為是自己返航的飛機。

根據日方記錄,當日第3飛行團聞報“敵機出現於梁山及恩施”,令第33戰隊戰隊長渡邊啟少佐率主力——14架一式戰鬥機,掩護第90戰隊第3中隊的9架九九雙輕轟炸機攻擊梁山機場;駐荊門的第25戰隊掩護第90戰隊的轟炸機攻擊恩施機場。我方戰機在奉節空域目擊的正是空襲梁山的日機!

12時30分,我方出擊戰機的首批9架返回梁山上空,這時空軍第1路司令楊鶴宵接到奉節方面12時31分情報,“發現敵不明機14架西飛”。12時45分,我方出擊戰機的第二批2架降落梁山。楊鶴宵當時判斷情況緊急,命令機場立即加油,待命起飛迎戰。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一人打下兩架敵機的周志開

日機飛抵梁山上空俯衝轟炸,機場剎那間硝煙瀰漫,烈火沖天,我11架驅逐機和加油車中彈起火。千鈞一髮之際,中尉飛行員周志開果斷登機,冒險強行起飛,並直線攀升到制高點,再一個猛子直插敵機群,邊衝邊打機關炮,一架敵機中彈起火,凌空爆炸;周又將戰機拉高,再俯衝直下,咬住另一架敵機連續開炮,擊落第二架。周越戰越勇,擊傷第三架敵機後,剩下的日機嚇得不敢再戰,狼狽逃竄。

據介紹,周1936年畢業於洛陽航校第七期,可惜這位年輕的空中之鷹,1944年任中校隊長率隊出征湖北時,在宜昌上空不幸中彈,機墜西陵峽。

橫拒荊楚半邊天

拱衛重慶空域發揮了巨大作用

抗日戰爭後期,中美聯合空軍從梁山機場起飛去轟炸日軍目標和與日機鏖戰越來越頻繁了。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1943年3月,梁山縣軍民搬運被中國空軍擊落的日軍偵察機殘骸

原中美空軍混合團第一大隊長李學炎回憶:“1944年5月3日,我率7架B-25轟炸機,攜帶多枚瞬發信管500磅炸彈,從梁山機場起飛,出擊駐河南日軍。”他們先後轟炸了陝縣、襄城公路上的日軍運輸隊,中牟縣日軍浮橋,鄭州以南日軍裝甲車隊,許昌以南日軍步兵1個連,騎兵2個連。李學炎說:“共擊毀坦克5輛,卡車數10輛,敵死傷甚眾,我們只有3人受輕傷。”

珍貴舊照“透露”梁平機場抗戰地位:拱衛重慶“橫拒荊楚半邊天”

民工正在拖石碾子壓機場跑道,上面還有飛機起降。

解放軍國防大學編撰的《中美空軍混合團戰鬥紀實》載,僅1944年5月至8月,從梁山機場就起飛B-25轟炸機50架次、P-40戰機110架次,對華北、華中等日軍基地進行毀滅性轟炸。“當時駐梁山的是中國空軍第三大隊和美軍14航空隊,他們幾乎沒一天空閒過,南京、漢口、長沙、郾城、信陽、開封、新鄉等日軍駐地,都是他們轟炸的目標。”

軍事史家李意志也曾經介紹,梁山機場在拱衛大後方的石牌保衛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石牌位於長江湖北段出口,為防止日軍由三峽西侵,這場保衛戰歷時5年。特別是1943年6月的大決戰,中方投入兵力15萬,日方投入10萬。是役被西方軍事家譽為“東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軍傷亡25718人,損失飛機45架,汽車75輛,船艇122艘;中國軍隊僅以一萬餘人的傷亡,取得決定性勝利。決戰中,王光復和他的戰友每天飛臨石牌上空俯衝轟炸,擊落日機15架。

《新華日報》盛讚駐梁山空軍“橫拒荊楚半邊天”!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客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上游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王渝鳳 圖片來源於博物館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