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现在住医院还附加了一项门槛费400,并且医保不给报销,这属不属于乱收费?

小卒1151


作为一名快结疗的白血病病人,我分享一下我的住院经验,包括门槛费的问题

门槛费一直是我不能理解的梗,初次生病住院时,办理入院手续问了办手续的医生,医生告诉我,如果你是白血病患者,那么一年只需要缴纳一次门槛费,因为癌症病人会使用化疗药,使用化疗药以后便可以报销所谓的门槛费用


听到消息后,我当时挺高兴,因为我住的是三甲医院,门槛费是800,这个病每个月又都得来医院,一年下来还是可以节省一笔不小的费用,直到半年以后,我的治疗方案有点变化,我的化疗药变成了靶向药物,但还是属于化疗药,不是常规液体,我去结账时,医生告诉我,门槛费你报不了,我说为什么,我明明用了化疗,结果医生说,你这是靶向治疗,不算化疗,我悲剧


从此以后,我每次化疗都得给门槛费,按照入院的次数来依次递减,最低400,外地就医的门槛费更高,我一直都不明白门槛费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还不能报销,为什么病人要白白承担这样的费用

有句话叫做:存在即合理,所有医院都有门槛费的限制,包括乡镇医院都有,虽然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既然都存在,也就默认了门槛费自费的存在


抓住一只小荣荣


门槛费400元,是哪个世外桃园里事?多年前我们这里如此收:一年内第一次住院收800,第二次5O0,以后不收了。近几年是职工每住一次都收1300(三甲1500),居民收的还高。我老婆(事业单位退休)每次住院,限总费8000,起付线1300,还有其它一些部分自负的,美其名曰报90%,结算实际就是自付一半左右。要说明的是,门槛费不是医院收的,是医保站规定收的,为医保站收费,也许是吓阻有些人随便去住院。这样一来,住院者连自负医疗费、来回交通费以及生活费等,谁想住院都得反复考虑了。当然如遇重病大病,就不会赡前顾后。


闲言碎语话多余


无意在网上看到了这方面的解释,就给大家看看吧。。。

就以一张结算单为例,咱们一起来学习,学习!

我不知道有多少认真看过结算明细,上面写的密密麻麻、名词也很多,但是主要分患者基本信息,医疗费用明细和结算明细。

接下来咱们把标记的每一个比较重要的逐一讲解

标记1·

对应的行是总费用,即本次住院的医疗费总额,竖列是各费用明细项目。

标记2·

对应的行是医保内自费项目金额,即本次住院的医疗费用金额,按照医保目录规定应由患者本人自己承担部分费用的项目。如彩超、CT等大项检查,医保是在报销范围内的,但是需由患者在报销前先自己承担15%,就是保险内自负项目。

标记3·

对应的行是医保外自费金额,即本次住院医疗费中,医保不予报销,完全由患者自费的项目比如自费药品等。

标记4·

对应的行是可以纳入医保报销的金额,即医疗费用总额减去医保内自负和医保外自费金额。

标记5·

对应的单元格是住院起付钱金额,俗称“门槛费”,每家医院的门槛费按照医院级别是不用的;三级医院为850元,二级医院是500元,一级医院以前是300元,大医一院、大医二院为1200元。

标记6·

对应的单元格是本次住院医保基本统筹基金给报销的金额,计算公司为:报销金额=(可以纳入医保报销的金额-门槛费)*住院报销比例。

标记7·

对应的单元格是应由医保高额补充统筹基金支付的金额(职工医保是统筹支付超过25万)。

标记8·

对应的单元格是公务员补助金额。如果患者是公务员,住院时相应的门槛费和自负费用上的补充体现在这个项目里。

标记9·

对应的单元格是本次由患者个人账户内支付的金额,主要是支付了由患者自负的项目费用。

标记10·

对应的单元格是医疗保险支付合计金额,即本次住院实际拿到的报销款,包括基本统筹支付+补充统筹支付+公务员补助+个人账户支付+个人负担补助

标记11·

对应的单元格是个人负担补助,职工医保的统筹范围内个人自负超过5000元享受补助,还有困难居民救助补助。

还是重点说说门槛费

“门槛费”有个标准叫法是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其原则是“医保基金与参保人个人共同负担住院医疗费。”

因此根据这一原则,参保人在医保定点医院发生的属于医保“目录”范围的住院费,本人要先承担一部分后,医保基金才按规定的比例报销,这部分有个人先负担的住院费标准,就是医保基金支付参保人住院费的“起付费”。

所谓的“门槛费”是住院费用个人负担部分和基金支付部分的分界点,但不管是个人拿的钱还是医保基金出的钱,都用在参保人住院治疗上。

所以“门槛费”是患者自己的看病钱,不是白交给医院的。


熊林


2018年使用医保看病住院时大家都遇到门槛费的情况,一般不同级别的医院门槛费不同的标准,

我们一起看一下沈阳市的门槛费标准是如何设置的;

针对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我个人观点,大家看我说的对不对;

我举一个例子:

2018年2月份去三级医院住院看病一共花费3000元,门槛费是800元,医保报销部分是1200元,在职员工报销88%,最后一共自费是(3000-800-1200)*88%=
880元;

最后自己需要自付部分为880+800=1680元;

报销比例为1680/3000=56%;

所以说实际上我们看病并报销比例不是88%而是56%。

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是如此: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设置门槛费主要考虑的是拉开各级医院的报销条件,如果没有门槛费,那老百姓看病都去大医院看病,不利于平稳发展,所以设置门槛费,报销比例不同,等都是为了设置一个门槛,把一些人拒之门外;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我们在这里不仔细论述;


天天聊社保


为什么现在住院医院还要附加一项门槛费400,并且医保不给报销,这属不属于乱收费?

这不是什么门槛费,不是乱收费,而是基本医疗保障的起付标准,也就叫起付线。

按照“医保基金与参保人员个人共同负担住院医疗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原则,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自己要先承担一部分后,医保基金才按规定比例支付。这个个人先负担的住院医疗费数额标准,就是医保基金支付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的“起付线”。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医疗费由病员个人负担。

职工年内第一次住院起付线为500,第二次住院起付线为150元,总额减去七付线部分按88%报销。

城镇居民年内第一次住院,起付线也为800,第二次住院及门次住院,起付线都为200,总额减掉起付线后,报销比例为65%。各地区、医院等级不同,起付线的标准也有所不同。


健身广场舞


为什么现在医院还附加了门槛费400元,并且医保还不给报销,这属不属于乱收费?

这个是不属于乱收费的现象,首先住院报销是有起付线的,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门槛费,它并非是医保额外向住院患者收取的一笔费用,而是相关政策的参保人员报销费用所划定的一条报销底线。


通俗点讲就是,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内的住院费用,需要达到起付线以上才可以按照规定报销。

起付线根据医院等级来确定,等级越高起付线越高。一下是重庆地区的医保报销起付线标准:

居民医保

一级医疗机构100元/次,二级300元/次,三级800元/次。

职工医保

一级及以下医院住院治疗为200元/次;在二级医院住院治疗为440元/次;在三级医院住院治疗为880元/次;

比如微微因为生病住院了,在一家三甲医院,符合医保报销范围内花了5000元,那么需要用5000-800元(三级医院是800元/次)后剩余的金额再按照住院报销比例报销。

最后就是如果医院收取的起付线没有按照标准来执行,多收取的,情况属实可以向医院所在地医保中心反映。

以上是重庆市现行政策,其他省份仅作参考。


唠嗑职场


关于住院收门槛费,是最近几年的事,因由是因为社保局承在入不复出,空缺太大后在调查中,发现了很大一部分干部领导、公职人员挂床开药,把医疗资源当疗养中心,导致医保费用的持续高启,社保局在无奈的情况下,想出来的炒招。

为什么说是炒招呢?第一,公职人员能全额报销的情况下,工资还照领,所以他们就把医院当疗养中心了,自己还不用出一分钱,还有各相关部门的人员前来慰问,以致医疗资源的浪费;第二,就是领导们都不是一个社科工作人员惹得起的人物,为了不得罪人,就想出了一个门槛费;所有人住院都得交,这样会阻断一部分公职人员来医院疗养,就来个统一的定位不能报的门槛费。谁也得交,谁也不得罪,社保资金还能减少很大一部分,你说炒不炒?所以就形成了这最低门槛费。只是对于真正的病患,也就只能跟着吃哑巴亏了。


白水传媒


为什么现在住医院还附加了一项门槛费400,并且医保不给报销,这属不属于乱收费?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group_id": 6462555763041632782, "media_id": 51052764558, "vname": "\\u804c\\u5de5\\u548c\\u5c45\\u6c11.mp4\

查悦社保APP


就按门槛费400为例,现在一般看门诊基本不报销,或报销很少,个别福利好的除外,而住院是可以报销的,如果没有门槛费的话,估计看门诊后都要求住院了。医保部门为了防止这种小病也住院的情况所以设置门槛费,各地的标准不一样的,至于合不合法,大家自行甄别。


耳鼻喉科吴医生


我们国家的医院,在住院时的医疗报销范围内,都设有一块不与报销的起付线。现在有一些年轻人对这个起付线设置不是很理解。

为什么要设置住院的起付线呢?

第一,就是为了平均分摊费用,降低危重病人的负担,进一步提高大病的报销比例。我们设置医疗保险的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帮助得大病的人。我们一次住院花个三千两千,负担不会太重,基本家庭都能承受的起,这里面可能起付线下就有800元。

但是对于长期住院或者重大病患者,他们的医疗费动辄需要花费几十万元,这样得大病的就更需要社保基金的集中救助,他们的报销比例高了的话,家庭的负担就会轻很多。

实际上,医院起付线设置也不是那么不人性化的。病人因同一疾病,在一个合理限定期内第二次住院起付线会减半,第三次住院起付线会直接是零。

第二个原因就是防止有人骗取社保基金,将门诊费用通过住院费用报销。如果没有起付线,简单的几十元的药费,都可能报销90%以上。这样又会加剧门诊和住院的更不公平。比如说青岛三甲级医院起付线是800元,在三甲级医院孩子很可能门诊拿点药打个针就要付出六七百元。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支出了,如果通过住院的话,90%报销比例,没有起付线,我们就可以只需要支付60-70元。而实际上,现在你即使办理了住院,也是需要全额负担800元以内的全部费用。就没有必要非占住床位了,可以让更有需要的人来治疗。

第三个作用就是引导病人向基层医院转移。小病去小医院,大病去大医院,这才是我们国家调控的目标。青岛市的一级医院起付线是2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800元。深圳的略微低一些,一二三级医院分别是一百、两百、三百元。其实深圳的年轻人多,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宽裕,所以起步线可以设得这么低。但是并不是说青岛的人去深圳做异地住院的起付线就会变成300元,你还是要执行青岛的政策800元。

主要就是这三个原因才促使我们的医疗部门设置起付线的。

其实现在我们的医保基金都是大家交上的钱,付的钱多了,我们大家需要交纳的比例也就会越高,希望国家能够在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上严加把控,降低不必要的支出,也降低工作人员交纳的费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