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葫芦岛17岁“学霸”获评全国“最美中学生”

他只有17岁,在家里却是爸妈的小助手;在学校不但学习好,还是老师的小帮手,也是同学们的好榜样;因其善良正直、乐观向上、学习优异、热心助人,更是学习生活中的“多面手” ,孝顺的他每天给爷爷打电话,提醒爷爷少吸烟、多锻炼身体。这名“学霸”男孩,近日获评2017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

4岁就是幼儿园各项活动主持人

他叫王玥涵,2001年出生,是葫芦岛市一高中高二学生,在班级担任组织委员。王玥涵家住葫芦岛市内,父亲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母亲赵巍是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教师。王玥涵自幼兴趣广泛,尤其是喜欢拼装积木,并不断增加难度,后来发展到航模拼装。航模拼装绝对是个精细活儿,每个细小的零件都需要用镊钳剪断,再用专用胶水粘装,这些东西表面上看似简单,可实质是培养了他极强的动手动脑和创新能力。

他是个“多面手”。为提高语言表达和临场发挥应变能力,他还学会了主持,4岁时就在龙港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担任主持人。在小学6年级时,他担任“中国梦、少年梦”校园文化艺术节舞蹈大赛主持人,尽管当时的主持还略显稚嫩,但由于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加上每次都用心主持,因此活动赢得了校领导和师生一致好评。此外,他还喜欢健身和游泳,健全了体魄,培养了耐力。不但如此,他还喜欢书法,如今书法写得也有模有样。正所谓字如其人,在练字中沉淀了内心,使他逐渐成熟。

父母的言传身教给他树立了榜样

别看他是独生子,家庭条件也不错,可他很小就知道心疼父母、懂得感恩。一有时间就帮助父母做家务,如今不论做饭菜、洗衣服、刷碗筷等都得心应手。尽管兴趣爱好广泛,可他并没有因此影响学习,相反适当劳逸结合,更促进了学习的提高。

父母的言传身教给王玥涵树立了良好榜样。王玥涵的父母在各自岗位上都能严谨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引导王玥涵参与家庭管理,经常跟孩子一起探讨课外习题知识;经常利用假期带王玥涵去看外面的世界,了解人文景观,拓宽视野。

让王玥涵记忆深刻,并由此变得坚强和有担当的一件事情发生在他7岁那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王玥涵的父亲主动请缨到一线支援灾区,家里留下母亲和他。灾区生活条件差,还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尽管当时他才7岁,可在送别出发的那一刻,为了让父亲放心,虽然有万分不舍,但却强忍住泪水,告诉父亲不用担心家里,他已经长大了。

母亲强忍病痛让他学会坚强

由于工作原因,长期伏案,母亲的颈椎病很严重,加上父亲外出后,全部家庭重担都落在身上,颈椎病痛愈发严重。有一天放学发现不是母亲来接,而是小姨把他接到了医院。当看到母亲疲惫地躺在床上,两个手臂上同时输液。原来母亲是因为喝了中药,身体不适导致中毒,险些失去生命。

当时他很害怕,心疼地扑在母亲身上痛哭。在他心中,母亲一直是那么强大,如今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找不到往日坚强的身影。他哭着给妈妈边按摩边说:“妈妈,打电话让爸爸回来吧!”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妈妈很快会好起来的!不要让爸爸担心家里的事,爸爸有他的工作,灾区中有那么多人需要他的帮助。”

母亲很快出院了,他看得出来,母亲是不想让他担心,更不想让身在灾区一线的父亲担心。母亲坚持着做好自己,做好家庭的主人,做好儿子的母亲,做好学生们的好老师。“母亲的踏实、勤勉、博爱深深感动着我,我知道能帮助母亲就是做好自己,不让她操心;我更知道,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必须要学会勇敢、坚强和担当。”王玥涵说。

为当好护旗手做好每个细节

此后王玥涵稚嫩的肩膀,在家中就更多地承载起男子汉的责任,帮助母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母亲强大的心理支撑。为期一个月的艰难生活结束了,父亲回家后由于疲劳住进了医院。王玥涵变得更加懂事,每天陪着母亲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虽然年纪小,来回路程40多分钟,却从不喊苦喊累,他用一颗阳光坚强的心,陪伴着父母走过家庭艰难的那段日子。

他学习勤奋出了名。由于懂得和善于学习,更会讲究学习的方法,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每科都有具体的预习复习、练习过程,系统清晰。注意融会贯通,阶段性整合知识点、总结题型;在面对考试时不急不躁,驾轻就熟。尤其注意语文和英语的晨读训练和拓展训练,关注电视新闻,有很强的思维敏锐性,表达能力也比较强。

王玥涵不仅学习好,在学校还是护旗手。在他看来,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为做好护旗手,他反复查看资料和视频,认真学习做好每一个细微环节。不但学习细心,生活中他也如此。遇到垃圾,他会主动俯下身捡起来放到垃圾箱,主动关闭没有关好的水龙头,主动关上冬天还在敞开着的教学楼门。主动做好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担任化学科代表工作,他每天都会不厌其烦地统计同学练习册中不懂的题,及时反馈给老师,让学生第一时间得到老师的精心讲解。

学习刻苦勤奋扎实 遇到难题肯于钻研

他尊敬师长、孝敬老人。每天放学后回家,都要为辛苦一天的父母倒上一杯水来表达心意,经常跟父母交流自己的思想和学习状况。他每天都会给爷爷打电话,提醒爷爷少吸烟、注意身体,叮嘱爷爷每天要去散步,只要有时间就会陪爷爷聊天,并请爷爷放心,一定努力做最优秀的自己。

他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王玥涵作为团干部,时刻为学生做好榜样。在众多班级值日工作中,他主动承担起每天三次为学生倒垃圾的值日任务。在升入高中的第一天,就在班级清扫过程中主动蹲在地上铲除地面上的口香糖。获悉贫困地区孩子们需要图书,他积极主动参与捐赠活动,整理了很多书籍和衣服,即便是自己最心爱的也毫不犹豫拿出来捐赠。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身患重病,在校团委号召下,他积极捐赠200元钱,为同学做榜样,为救助校友献出爱心。

由于高中课程难度较大,他经常在课间和午休时间,给有疑难问题的同学答疑解惑。在学习中,他不畏困难,学习勤奋扎实,遇到难题肯于钻研,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勇于挑战。功夫不负苦心人,他在高二上学期就取得了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省级赛区三等奖的好成绩。

前不久,他在2018年度“王凤林中学生数学、物理奖竞赛(决赛)”中发挥出色,成绩优异,表现出极佳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潜质。经过专家组严格评审,决定授予该同学2018年度“清华王凤林科学奖中学生数学、物理英才奖”。

4月28日,经过层层选拔,王玥涵代表学校参加了由清华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主要进行了数学与逻辑、物理探究和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测试。

王玥涵并不满足于现状,总是积极主动多学多问多看。他的人生理想是长大后做一名科学家,充分运用自己所学和创新能力,投身在祖国的科研领域,为科技强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 胡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