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 光明区何以“快一步”

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 光明区何以“快一步”

图为光明区“返岗直通车”整装待发。 邝国荣 摄


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 光明区何以“快一步”

图为飞荣达复工复产后繁忙的生产车间。

3月4日,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的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飞荣达”),园区内运输车辆满载货物进出,生产线上机器设备快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将各类物件组装拼接,此时繁忙有序的生产车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飞荣达副总经理王颖娜表示,“我们公司原本有员工3300多人,目前到岗率已达到83%,我们还在全力招聘新员工,有信心在3月中旬实现满员满产复工。”

飞荣达是国内领先的创新型专业电磁屏蔽及导热解决方案服务商,该公司在光明区投资超4亿元建设的3万多平方米飞荣达新材料产业园,是飞荣达的总部。

飞荣达的高效复工复产,是光明区逾千家规上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的一个缩影。据悉,早在2月20日,光明区规上企业复工率即超过90%。截至3月3日,光明区12707家工矿企业已复工12346家,复工率达97.2%,其中,规上企业复工率已达99%。

根据深圳供电局全市企业复工复产电量监控日报显示,截至2月28日,光明区复工率位居全市第一,复产率仅次于深汕合作区。随着企业高质量复工复产,辖区人流、物流、资金流逐渐畅通,光明区经济持续回暖,春潮涌动。

逾3000名员工坐上“返岗直通车”

实现“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

规上企业复工率达99%,企业复工率位居全市第一,光明区企业复工复产,何以“快一步”?

答案或许要从光明区每日发往各地的点对点“返岗直通车”说起。企业复工复产,“看得见”的第一“堵点”就是“员工返工难”。

光明区聚焦“员工返岗难”,通过企业迅速统计17356名员工返岗乘车需求,在劳务输出大省和对口帮扶地区,利用返程二维码收集乘车需求。对20370人信息进行筛选,逐一电话沟通核实,日均发送14辆“返岗直通车”。同一上车点超过15人立即安排发车,目前,已向7省31市(县)发出专车101辆,并安排医务人员随车服务。其中,为普联电子等10余家重点企业发车近20辆,已协助3014名员工“家门口上车、厂门口下车”,快速、安全返岗。

飞荣达便是其中的受益企业之一。飞荣达副总经理王颖娜表示,“之前,我们有一部分老员工滞留在广西、河南、云南等地,通过政府提供的点对点包车服务,已有二三十名员工乘坐返岗直通车回来。对于光明区政府部门提供的这种暖心服务,我们企业和员工个人都觉得非常感动。”

深圳亿和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亮同样感同身受,“政府派车高效及时,2月23日19时30分,得知我们有45位员工在云南怒江市兰坪县,当天晚上9时,就派出了第一辆大巴接返岗员工,往返4100公里,于2月27日将第一批员工共计22人顺利接回公司。”

据悉,光明区派专车接送时,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最新规定做好做足防护措施,坚持50%以下的上座率,即50座大巴最多只乘坐25人,且乘坐时保持足够的间隔以减少接触。

“这让我们的返岗员工觉得很安心。政府第二次派车于2月25日出发,接回了23名员工,复工人员到岗后,还持续做好跟踪服务,确保外出务工返岗人员送得出、留得住、安得下。”吴亮说,“在接人过程中,得知我们公司还存在用工缺口,光明区人力资源局工作人员全程主动与兰坪县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在当地又帮我们企业推荐了19位务工人员。”

打出“组合拳”解决“用工难”

规上企业员工到岗率达71.2%

受疫情影响,所有企业的湖北籍员工暂不能返深,加上每年春季都是招工、用工高峰期,不少企业还存在用工缺口。如何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光明区打出“组合拳”,聚焦“劳资匹配难”,推出劳动力优化配置9条措施,建立了空闲劳动力库、人力资源余缺调剂体系、用工需求动态对接平台、分类服务保障机制等4项机制,通过在光明政府在线和各大媒体的线上推广,在工业园区、社区小区、交通卡点公布二维码,企业填报用工需求,求职者扫码填报就业意愿,平台在线匹配。截至3月1日,已有506家企业发布35117个岗位需求,11318人次填报就业意愿,已促成4887人成功就业。

“政府搭建的用工需求动态对接平台,真的是急企业之所急,帮到了点子上,通过这个平台,我们招到380多名合适的员工充实到生产一线。”飞荣达副总经理王颖娜表示。

位于光明区凤凰街道的深圳市艾科维达科技有限公司当前海外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50%,企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计划进一步扩容扩产,此时正是用工高峰期。该公司负责人朱朋表示,“光明区搭建的用工需求动态对接平台,让我们公司直接受益,从2月17日开始,已陆续面试34人,拟录用29人,目前已入职10人。”

聚焦“企业招工难”,光明区推出中小企业稳岗就业补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用工补贴、“满员满产”惠企4条、政府投资项目“满员复工”3举措等“政策礼包”,实施机构个人介绍新员工奖励500元,包车接送员工按距离远近补贴300-600元,企业复工复产保险费最高补贴50万元等优惠措施,并实现用工补贴i深圳在线申请服务。目前,全区25家人力资源机构197名用工服务专员满负荷工作,辖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员工到岗率达到71.2%。

接力打通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已为企业配发口罩约60万只

准备充足的防疫物资,是企业复工复产需要闯过的第一道“关口”。光明区积极拓展省内外、海内外采购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各界捐赠。主动帮助复工复产企业搭建物资采购平台,协助企业购买口罩、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同时,由区属国企多方采购口罩等防疫物资,平价销售给需要物资救急的复工企业。根据物资储备情况,主动为有需要的企业配发口罩。

据悉,目前光明区已累计为各类企业配发医用外科口罩约60万只(含市调拨10万只)、额温枪2450把。

与此同时,光明区全力做好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和达产扩产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物资、机器、资金、用工、用餐、办证等各方面困难。

据悉,为保障辖区口罩生产企业思科兴提前复工,光明区安排专人专车去省外为企业接回技术骨干。同时,协调银行开通“绿色通道”为其办理460万元贷款,招募100余名机关党员临时支援企业生产,协调熔喷布等原料重点供应保障,由辖区街道食堂为企业员工送餐,确保了该企业提前复工,快速达产,并扩大生产线,目前每天可向深圳市供应6万只口罩。

此外,光明区对新投产或转产防疫应急物资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加强应急备案辅导,专人跟踪辅导25家次,注册指导抽验15家次,帮助企业获得应急备案批件3批次。对医疗器械经营等行政审批项目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快速审批。

据悉,针对辖区转产防护服企业金麒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光明区专门协调市药检院和区疾控中心专家上门服务,讲解产品检验中的技术关键点,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为厂房设计提供意见,力争现场审核一次通过。目前该公司已可日产1000件防护服,正在申办防护服医用许可。


深圳商报记者 邓红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