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现在才一个月没上班,就有很多人说无法生活呢?

叁贰贰


【小桐观点】一个多月没上班,有些人就无法生活,很明显,没有收入的情况下 ,没存款有负债,日子自然过不去。改变观念学会储蓄,合理消费,逐步走出没钱的困境。

朋友小林在年前跟我借了2000元,说是到年底了想给双方父母买些东西,等到2月份发工资就还我。但是受疫情影响,小林和老公都不能外出工作,根本就没有收入,在2月中旬,小林又跟我借了2000元,给二宝买奶粉和纸尿布,并且承诺会尽快还钱。

前两天小林给我转了1000块钱,说剩余的等到月底再还。我问小林没有复工哪来的钱?

小林老公是饭店的后厨,小林在商场买衣服,到目前为止这俩个地方都没有开业。小林跟老公商量,借钱过日子不办法,已经一个多月没上班,没有收入,钱越借越多,需要想办法赚钱。

小林的老公加入了同城送外卖,虽然有危险,但是相比美团等外卖每单的费要高,每单8元。就这样小林的老公开始送外卖,也帮忙在超市带生活用品,逐渐的增加收入。

在疫情期间,像小林夫妇这样的家庭不在于少数,家庭没有存款,收入中断,还有负债要还,大人孩子都要吃饭,不工作根本就没有办法生活。

1、合理消费,强制储蓄

马伊琍说:“作为上海人,从小就知道,在花钱上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有10块钱,就买8块钱的东西,绝对不会借钱买东西。”

鲁豫曾在节目中问李若彤:“如果有一天,你老了,钱花光了怎么办?”

李若彤回答:“我没有这样子的担心。因为我从来都是手里有10块钱,我不会用了超过5块,一定有5块是省着存起来的。”

李若彤说自己有朋友,在事业的巅峰期,花钱买奢侈品,买首饰,后来事业进入低谷期,不赚钱的时候,除了一屋子奢饰品,什么积蓄都没有,生活都有困难。

李若彤说,自己有存款,即使进入事业低谷期,也依然和之前过的一样。

跟明星相比,他们事业低谷期没有收入,就像我们在疫情期间不能外出工作,没有收入一样,

懂得合理消费,懂得储蓄的人们,无论是否有收入,都不会让自己过的窘迫,而不懂得合理消费,没有存款的人,一场疫情就将生活打击的过不下去了。

2、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负债累累

消费理念的不同,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存款的意识,反而享受超前消费,

大到买房、买车,小到买菜、缴话费,似乎用信用卡、花呗付款,没有任何的压力,消费需求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但是随着这种消费观点的盛行,我们往往在消费时失去理性,承担高额的债务。

我们可以分析下,每年我们能有多少的存款,如果需要存款5w的话,每月存款4000元,花费4000元,我们需要收入8000元才能够达到这个水平,很多家庭收入和支出基本相对,怎么可能存下钱,如果需要大额的支出,那么就一定是依靠借债来完成。

因此,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都是导致我们负债的原因,一旦遇到类似疫情这种特殊的时期,我们自然就陷入无法还款的窘迫境地,只能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借款形式来度日。

3、晴带雨伞,饱存饥粮,手有余粮,心中不慌

老话说的好晴带雨伞,饱存饥粮,手有余粮,心中不慌,说的就是手里有存款,无论什么情况都不怕。

我们家的情况是每年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储备一些菜肉类,在过年期间吃,这种习惯从我小时候就这样,虽然现在条件好了,很多家庭都去饭店聚餐,但是我们家保持这种传统。针对这次疫情期间不能外出,甚至连超市都不能去,我们家完全没有影响,依然想每年过年一样做到都很丰盛,而且因为家里人多,妈妈反而更高兴。

虽然这是老一辈的生活方式,但是这种有存款、有余粮的生活方式恰恰是能够抵抗一切突发状况的。

所以说,没有存款、没有收入,还有偿还负债,这样的生活肯定不能坚持一个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费,强制储蓄,才是我们合理的生活观念。

我是@张小桐2019,专注职场领域,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