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獨家】新時代立法的作為與擔當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特別是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一重大政治原則,緊跟新時代步伐,緊扣新時代呼聲,積極作為,蹄疾步穩,不斷推出一部又一部的立法精品佳作,努力使每項立法都反映群眾意願、得到群眾擁護,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獨家】新時代立法的作為與擔當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平凡。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一場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戰“疫”在神州大地全面打響。近14億中國人民匯聚成撼天動地的磅礴力量,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過往可憶,未來可期。在履職進入第二個年頭後,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在立法上全面發力,各項工作漸入佳境,在新時代的國家立法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盛世鑄典,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几經審議後,完整民法典草案在2019年底正式亮相;以“重大決定”啟動新中國第九次特赦,授予申紀蘭、袁隆平等一批為共和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人物以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疫苗管理法、藥品管理法修訂案、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的相繼出臺,讓“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成為民生立法最強音⋯⋯據統計,這一年,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法律草案和有關法律問題、重大問題的決定決議草案49件,通過37件,其中新制定法律6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進一步完善。

時間緊、節奏快、任務重、難度大、要求高,成為立法工作的新常態。為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黨對立法工作的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重大關切,秉承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在加快立法步伐的同時,更加註重立法質量,通過一項又一項的制度創新,不斷提高立法的精細化、精準度和針對性,通過一次又一次生動的立法實踐,向國人交上了一份圓滿的答卷。

形成“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立法新風尚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新時代步伐,緊扣新時代呼聲,全國人大常委會積極作為,蹄疾步穩,不斷推出一部又一部立法精品佳作,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幕,這次會上共審議14件法律和決定草案,通過其中8件。

在之前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和第十二次會議上,分別審議了11件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通過其中4件;審議了7件法律草案,通過了其中3件。

這些情況並非特例,一系列數據直觀顯示出,時間更緊、節奏更快、任務更重、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已經是本屆常委會立法工作的新常態。

確實,今日之中國,正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立法工作如何充分體現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不斷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成為擺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面前的重大課題。

為此,履新伊始,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加強了對新一屆立法工作的謀劃佈局,研究制定了本屆常委會立法規劃並報黨中央批准實施。立法規劃緊緊圍繞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堅持從實際出發,在貫徹新發展理念、完善國家機構組織、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保障改善民生、加快生態文明體制建設、加強國家安全法治保障、健全國家監察體制等領域,對立法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一類項目和二類項目共計116件。

按照黨中央批轉的任務清單,慄戰書委員長強調,要在保證工作質量的前提下進一步加快工作步伐,提高工作效率,弘揚“馬上就辦”的精神,形成真抓實幹的氛圍。

制定外商投資法是貫徹黨中央關於擴大對外開放戰略的重要立法成果。為了及時、高質量推出這部“重磅”法律,全國人大常委會加快立法進程,在較短時間內促進各方面形成共識。2019年1月專門加開一次常委會會議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為順利提請當年的全國人代會審議通過作好充分準備。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分別作出兩項“重大決定”:一是6月份審議通過了關於對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的決定;二是在9月份專門加開一次常委會會議,作出授予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功勳模範人物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這些舉措在推動憲法實施,昭示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的執政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同時,弘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厚植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一句“生命有多重要,疫苗就有多重要”,道出了疫苗管理法的重要性。全國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與各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從2018年10月開始起草,到2019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通過,僅用半年多的時間,就順利完成制定疫苗管理法這一重要任務。通過後的法律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回應社會關切,全面嚴格法律責任,為堅決守住公共安全底線、維護人民身體健康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

履新以來,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跟新時代步伐,緊扣新時代呼聲,積極作為,蹄疾步穩,不斷推出一部又一部立法精品佳作,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外界強烈感受到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大局意識和責任擔當。

盛世鑄典,民法典編纂工作又邁出重大一步

2019年,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接連不斷的審議浪潮,以及完整民法典草案在年底常委會會議上的“合體”亮相,成為全年立法工作最耀眼的風景線。

編纂民法典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是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重要立法項目,也是國家法治化進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編纂一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國幾代人的夙願。2017年3月,民法總則出臺,標誌著編纂民法典完成了關鍵性的“第一步”。一年多後的2018年8月27日,民法典各分編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民法典編纂邁出“第二步”。

其後,從2018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開啟了對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拆分審議路徑,並於2019年進入審議密集期,截至2019年10月底,各分編草案已經全部完成了二審,其中,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侵權責任編三個分編草案完成了三審。

2019年12月底,民法典各分編草案與此前通過的民法總則“合體”,完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一國之民法典,必然是一國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立法表達。翻閱民法典草案,無論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法總則,還是在草案物權編和合同編的諸多條款中建立起誠信利益導向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乃至人格權獨立成編等,民法典草案的每一個法條無不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和價值追求。

民法典草案即將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這表明,2020年是我國民法典編纂的告成之年,新中國首部民法典正向我們走來。

立法向重要領域全方位推進

2019年立法的一個重大特色是在重要領域的全方位推進,或推動相關立法升級更新,或開拓創新填補立法空白,或以授權決定的方式引領改革,確保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引領法治走向縱深。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19年開局不久,最引人矚目的立法重頭戲是外商投資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成為新時代我國外商投資領域新的基礎性法律。

隨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又一次性打包修改建築法等8部法律,進一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通過修改後的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與外商投資法相銜接,確保臺灣同胞投資同步享受到制度改革紅利。

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對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進行修改,將土地改革試點中的成熟做法上升為法律,確保改革沿著法治的軌道審慎穩妥推進,使中央惠及廣大農民的好政策真正落地生根。

此外,秉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的法治原則,國家立法機關頻頻對重大問題或法律問題作出“決定”,以這一高效的行權方式,快速回應新時代和改革的法治需求,激活政治、經濟等多方面的國家決策。

2019年10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同時作出兩項授權決定。一是授權國務院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為“證照分離”改革試點順利實施提供法律依據,以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二是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橫琴口岸澳方口岸區及相關延伸區實施管轄,推動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201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最高人民法院在部分地區開展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促進提升司法效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效、便捷、公正解決糾紛的需求。

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只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不斷有序推進。密碼法的出臺,出口管制法草案、生物安全法草案的審議,標誌著保護國家安全的法治建設,正在日益走向領域更為細分、理念更加先進的縱深之路。

這一年,從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法官法、檢察官法到契稅法、城市維護建設稅法、證券法、資源稅法,從社區矯正法、檔案法、關於廢止有關收容教育法律規定和制度的決定到長江保護法、森林法、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等的立、改、廢,我們看到,立法工作向政治、經濟、社會、民生、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重要領域全方位推進。

民之所呼,立法所向

立法工作,立於廟堂之上,作用於江湖之遠。民法典草案反覆雕琢各分編權利細節;以最快的速度回應民眾期待,制定專門的疫苗管理法;密織法網,更好地保護“少年的你”⋯⋯全國人大常委會深耕民生領域立法,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

回顧近一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民生領域拓力深耕,通過立法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從立法過程看,民法典各分編草案的每次審議修改都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完善責任認定規則,對高空拋墜物採取“零容忍”;針對社會各界反映強烈的性騷擾問題不斷細化責任;慎重權衡隔代探望權的取捨等。外界評價稱,法律草案的每一次改進,都彰顯出國家立法機關對公民權利的尊崇和保障,傳遞出權利的溫度、法律的情懷。

“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成為民生立法最強音。

疫苗是國家戰略性、公益性產品,直接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關係公共衛生安全和國家安全。疫苗管理法從2018年10月開始起草,到2019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通過,僅用了半年多的時間。通過後的法律堅持猛藥去痾,用最嚴管理制度維護最廣大人民身體健康。

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百姓呼聲,彰顯了重典治亂的決心。

歷經兩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審議精雕細琢,2019年末,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獲得高票通過。作為衛生與健康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這部法律不僅填補了國家法治體系的短板,而且將給百姓帶來更多福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這一年,新修訂的森林法獲表決通過,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修訂草案完成二審,長江保護法草案提請審議,生態文明建設立法延續了往年態勢,繼續佔據相當的分量。

哪裡有人民群眾的關切和期待,哪裡就有立法機關的關注與回應。國家立法機關通過不懈努力,使每一項立法都成為保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力量。

實現從“精細化”到“精準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秉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不斷提高立法的精細化、精準度和針對性,通過一次又一次生動的立法實踐,向人民群眾交上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如何制定良法?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群眾對立法的期盼,已經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越是強調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質量。

深入基層,問法於民,讓人大立法更接地氣,是提高立法質量的關鍵。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慄戰書委員長強調,要把調查研究貫穿於立法工作全過程,特別是在起草工作環節更要注重調查研究。他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為了能聽到“原汁原味”的百姓聲音,多次輕車簡從,下基層、進企業、走村入戶、開座談會,廣泛接觸幹部群眾,瞭解實際情況,為立法匯智凝力。這些行動給人大立法工作樹立了典範,在人大系統內掀起了調查研究的熱潮。

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是黨中央對立法工作提出的要求。民法典的編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承擔,是對這一要求貫徹執行的最佳例證。編纂過程中,立法機關廣泛開展立法調研、深入基層瞭解實踐情況,開展比較研究、瞭解國外民事立法新發展,廣泛聽取地方人大、有關部門和單位、基層立法聯繫點、人大代表、專家學者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匯聚多方智慧,凝聚最大共識。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面對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立法的關注度和期許值不斷提升。全國人大常委會細化立法流程,紮實做好公佈法律草案徵求意見工作,健全公眾意見採納反饋機制。2019年,共有37件次法律草案上網公開徵求意見,共有336110人提出了467235條意見,其中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先後5次上網公開徵求意見,共有270235人提出了356190條意見。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此認真收集整理研究採納。

全國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繫點堪稱國家立法機關設在百姓家門口的民意直通車,一年來,共有11部法律草案通過聯繫點向公眾徵求意見。

新一屆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慄戰書委員長探索建立列席常委會會議代表座談會制度。在2019年6月的代表座談會上,他還專門就研究加強人大立法工作聽取代表意見建議。慄戰書委員長表示,要把辦理代表議案建議與編制立法規劃計劃、制定修改法律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邀請更多人大代表參與常委會立法工作,利用信息技術為代表參與立法工作搭建便捷高效的平臺。

2019年,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在立法公開透明道路上又邁出嶄新一步,建立法工委發言人制度,先後召開三次記者會,主動就立法發聲宣傳,及時權威回應涉港有關法律問題,積極反饋民眾立法意見的採納情況,展現出更加開放的姿態。

加大對地方立法的指導,積極推動地方立法工作與時俱進、完善發展,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的一個鮮明特徵。2019年9月4日至5日,省級人大立法工作交流會在天津召開。此次會議經黨中央批准召開,是省級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權40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舉行的首次省級人大立法工作總結、交流、紀念活動。在此一年前,2018年9月15日,第二十四次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慄戰書委員長出席了這兩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中央和地方立法工作、推動立法事業發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2019年11月13日,第二十五次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在雲南昆明召開,王晨副委員長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紮實做好新時代地方立法工作,以高質量立法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為了提高地方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銜接的速度、準度和精度,201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舉辦一期地方立法培訓班,對30個省(區、市)及所轄區的295個市州的345名人大立法工作人員開展了全覆蓋培訓,加強實踐案例交流指導,突出培訓成效。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對於立法工作的這些新風尚、新機制、新方式,有專家評價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秉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加強制度創新,立法更加貼近民生焦點、規定更加精準周密,不斷築牢國家治理的制度基石。(張維煒)

來源:《中國人大》雜誌2020年第3期

編校:王嶺、楊菲菲、侯朝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