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1,關於最初的寫作

這本書用12章的內容去講解,如何向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出動人的故事。

第1章,抓住邀請誘導,關於開頭。

第2章,環形廢墟,創造人物。

第3章,失竊的文字三種剽竊形式。

第4章,其中的奧秘。視角。

第5章,你說對話的藝術和和技巧。

第6章,秘密夥伴們諷刺的力量。

第7章,用敘事抓住小說。

第8章,思維的波浪散文寫作中的節奏。

第9章,像佐羅那樣描寫性愛。

第10章和第11章,都是審閱和修改。

第12章,終結的感覺。

在引言的部分,他就借用各位著名的作家之口,說出寫作的終極秘訣。就是多動筆。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家,它的終極秘訣只在於用心認真地寫並堅持不懈。

但作者還會從這本書中出發,會通過一些案例和事例講解。

02 如何寫開始寫作

從起筆寫故事的首句手段以及怎樣定位正確的出發點,此後張傑大致按照創作的過程組織如何創造人物理應成為重要的木問題。大部分情況下,讀完某個故事後,人類會留在我們的腦海中,但怎樣賦予他們生命力呢?給他取什麼名字?說出多少背景故事呢?

每個作者都要決定講故事的視角,不論是第一人稱,第2人稱或者第3人稱還是多個視角,如何採用多個視角採用幾個何時轉換敘述者。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隨後討論的就是這個作者離書中事件的距離,在場控敘事距離和敘事聲音方面,托爾斯泰的故事將多次充當優秀案例。

02 一些寫作的小技巧

每一個偉大的作者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這種聲音不同於人類的聲音,聲音指的是言語。有的作家幾乎全部依靠對話,還有的字很少用的在小說中使用,對話的目的何在?要說出多少對話,省略多少對話才合適呢?

使用直接引語間接引語還是內心獨白,接下來就要引出諷刺的話題了,幾十年來隨著潮流的變化諷刺一詞的含義,內衣豐富,不過這一演變過程本身就饒有興趣,因為它在任何優秀文字中都處於核心地位,由於挑戰讀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還有一個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作為故事故事與情節有何區別?這到底只是語義之間之差,還是小說家手法核心的問題所在?

作者認為史蒂芬金的那本書,寫作最合適人是最佳寫作指南。

他說在第1次閱讀時他發現,斯蒂文金和EM福斯特在故事和情節的問題上有較大的氣氛,後來60多年裡也就這一話題開過講座,兩個人說起的自己的論點都熱血沸騰,兩者都不該站在極端的立場,不過倘若將兩種觀點進行對比,有助於我們理解優秀故事的寫作技巧和成分。

03 關於一些敏感話題

作者還討論了一個處於文學討論邊緣的主題性,愛這如何寫?究竟該不該嘗試對此不同小說家的處理手法千刀萬剮,有人寫的含蓄,有人刻意為之描寫開放。作者們或者避開直觀描寫,或者想方設法圍繞感官來寫,但在大部分的做優秀小說中描寫性愛活動,本身不是終極目的,而是通過刻畫人物講述故事或者是描述肢體親密接觸,的確會帶來尷尬。但筆者認為,作為一個作家,這是應該需要嘗試的地方。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此之外也討論過,以前寫作類書籍寫作的敏感話題:抄襲。

每個作家都會有借用他人的作品或者生活經歷的。但什麼樣的作品屬於剽竊?還是什麼樣的作品是原創,原創到底指什麼創意從何而來,作者及其盜用的內容既有單純的抄襲,有涉及熟人可能造成的傷害的灰色領域這個問題並不簡單,也不是我們單單並刻意迴避就可以解決的。

04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

作者認為不管是自行修改還是根據他人的修改,都極其重要。

刪除刪除,從第2頁開始。

刪除刪除,這裡通通要刪掉。

在作者看來,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觀看一篇文章。

好的文章是要修改出來的。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關於修改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歐陽修,《醉翁亭記》起初版本不知寫了多少版本的開頭,最後開頭只留下了5個字,環滁皆山也。

無論是多麼華麗的字,無論是多麼經驗,但是弱勢與全篇無關緊要的東西。都有聲音,刪除一本書,一篇作品不是某一個字,某一句話經驗。而是全片都要在一個和諧的地方。

最後關於結尾。故事有長有短,但總要收尾,狄更斯跟艾瑞特在結尾的問題上都遇到了過麻煩,我還沒因為此發現這件事近乎於無法完成。

托爾斯泰很難和人物告別,就像在《戰爭與和平》中的主人公。

在像作家讓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回憶自己聽過作家同行在創作過程中不能閱讀他人的作品,因為擔心會受到托爾斯泰和莎士比亞的影響。

偉大的作家的確會影響新一代作家。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不可避免的模仿他們,但更多情況下閱讀這些作家的文字能夠激發創造力。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所以這本書的主旨是帶作者經歷偉大作者作家的掙扎和成就。

而不是讓大家讀完就立刻成為當代的列夫托爾斯泰。

所以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我不指望大家毒霸就成為當代托爾斯泰,但是沒準呢。

05 讀後感

在起初拿到這本書,我是想學習一個優秀的作家是如何完成一部優秀的作品。

他還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獨特的技巧以及有什麼部位人士之前沒有告人的竅門。

最後發現根本不存在這一回事。

好的作品絕對是經過了千錘百煉。

《像列夫托爾斯泰一樣寫故事》:沒有開始的寫作,什麼都不是


從來就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哪怕最優秀的作家也是經歷了一個字,一個字的打磨,才成就了今後的自己。

還是曾經的那一句話,有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人不立志。

曾國藩在定下了要成為一個聖人的目標之後,今後的幾十餘年如一日,只為了成為一個聖人而堅持不懈。

在走向聖人的道路上,他無論吃什麼樣的苦難,他都覺得可以承受,你是在一步一步的反省自己可不可以成“聖人”。

同樣的,我們寫作也是這樣。寫作是一種理想生活亦然。

當是在為著自己的理想去努力的時候,所有的技巧,都是虛,唯有這一筆一字的寫下去才是真正的熱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