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1,关于最初的写作

这本书用12章的内容去讲解,如何向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出动人的故事。

第1章,抓住邀请诱导,关于开头。

第2章,环形废墟,创造人物。

第3章,失窃的文字三种剽窃形式。

第4章,其中的奥秘。视角。

第5章,你说对话的艺术和和技巧。

第6章,秘密伙伴们讽刺的力量。

第7章,用叙事抓住小说。

第8章,思维的波浪散文写作中的节奏。

第9章,像佐罗那样描写性爱。

第10章和第11章,都是审阅和修改。

第12章,终结的感觉。

在引言的部分,他就借用各位著名的作家之口,说出写作的终极秘诀。就是多动笔。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它的终极秘诀只在于用心认真地写并坚持不懈。

但作者还会从这本书中出发,会通过一些案例和事例讲解。

02 如何写开始写作

从起笔写故事的首句手段以及怎样定位正确的出发点,此后张杰大致按照创作的过程组织如何创造人物理应成为重要的木问题。大部分情况下,读完某个故事后,人类会留在我们的脑海中,但怎样赋予他们生命力呢?给他取什么名字?说出多少背景故事呢?

每个作者都要决定讲故事的视角,不论是第一人称,第2人称或者第3人称还是多个视角,如何采用多个视角采用几个何时转换叙述者。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随后讨论的就是这个作者离书中事件的距离,在场控叙事距离和叙事声音方面,托尔斯泰的故事将多次充当优秀案例。

02 一些写作的小技巧

每一个伟大的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这种声音不同于人类的声音,声音指的是言语。有的作家几乎全部依靠对话,还有的字很少用的在小说中使用,对话的目的何在?要说出多少对话,省略多少对话才合适呢?

使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还是内心独白,接下来就要引出讽刺的话题了,几十年来随着潮流的变化讽刺一词的含义,内衣丰富,不过这一演变过程本身就饶有兴趣,因为它在任何优秀文字中都处于核心地位,由于挑战读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还有一个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作为故事故事与情节有何区别?这到底只是语义之间之差,还是小说家手法核心的问题所在?

作者认为史蒂芬金的那本书,写作最合适人是最佳写作指南。

他说在第1次阅读时他发现,斯蒂文金和EM福斯特在故事和情节的问题上有较大的气氛,后来60多年里也就这一话题开过讲座,两个人说起的自己的论点都热血沸腾,两者都不该站在极端的立场,不过倘若将两种观点进行对比,有助于我们理解优秀故事的写作技巧和成分。

03 关于一些敏感话题

作者还讨论了一个处于文学讨论边缘的主题性,爱这如何写?究竟该不该尝试对此不同小说家的处理手法千刀万剐,有人写的含蓄,有人刻意为之描写开放。作者们或者避开直观描写,或者想方设法围绕感官来写,但在大部分的做优秀小说中描写性爱活动,本身不是终极目的,而是通过刻画人物讲述故事或者是描述肢体亲密接触,的确会带来尴尬。但笔者认为,作为一个作家,这是应该需要尝试的地方。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此之外也讨论过,以前写作类书籍写作的敏感话题:抄袭。

每个作家都会有借用他人的作品或者生活经历的。但什么样的作品属于剽窃?还是什么样的作品是原创,原创到底指什么创意从何而来,作者及其盗用的内容既有单纯的抄袭,有涉及熟人可能造成的伤害的灰色领域这个问题并不简单,也不是我们单单并刻意回避就可以解决的。

04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作者认为不管是自行修改还是根据他人的修改,都极其重要。

删除删除,从第2页开始。

删除删除,这里通通要删掉。

在作者看来,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去观看一篇文章。

好的文章是要修改出来的。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关于修改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欧阳修,《醉翁亭记》起初版本不知写了多少版本的开头,最后开头只留下了5个字,环滁皆山也。

无论是多么华丽的字,无论是多么经验,但是弱势与全篇无关紧要的东西。都有声音,删除一本书,一篇作品不是某一个字,某一句话经验。而是全片都要在一个和谐的地方。

最后关于结尾。故事有长有短,但总要收尾,狄更斯跟艾瑞特在结尾的问题上都遇到了过麻烦,我还没因为此发现这件事近乎于无法完成。

托尔斯泰很难和人物告别,就像在《战争与和平》中的主人公。

在像作家让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回忆自己听过作家同行在创作过程中不能阅读他人的作品,因为担心会受到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的影响。

伟大的作家的确会影响新一代作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会不可避免的模仿他们,但更多情况下阅读这些作家的文字能够激发创造力。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所以这本书的主旨是带作者经历伟大作者作家的挣扎和成就。

而不是让大家读完就立刻成为当代的列夫托尔斯泰。

所以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我不指望大家毒霸就成为当代托尔斯泰,但是没准呢。

05 读后感

在起初拿到这本书,我是想学习一个优秀的作家是如何完成一部优秀的作品。

他还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独特的技巧以及有什么部位人士之前没有告人的窍门。

最后发现根本不存在这一回事。

好的作品绝对是经过了千锤百炼。

《像列夫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没有开始的写作,什么都不是


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哪怕最优秀的作家也是经历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打磨,才成就了今后的自己。

还是曾经的那一句话,有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人不立志。

曾国藩在定下了要成为一个圣人的目标之后,今后的几十余年如一日,只为了成为一个圣人而坚持不懈。

在走向圣人的道路上,他无论吃什么样的苦难,他都觉得可以承受,你是在一步一步的反省自己可不可以成“圣人”。

同样的,我们写作也是这样。写作是一种理想生活亦然。

当是在为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的时候,所有的技巧,都是虚,唯有这一笔一字的写下去才是真正的热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