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高一的孩子有點厭學怎麼辦?

楓葉4766


很高興收到邀請,我現在一家教育公司做老師。

先說學習:孩子的成績應該是不太好吧,孩子在聽課的時候聽不懂。覺得難。聽不進去。導致大腦一片空白,甚至老師再講的時候,孩子不懂就容易走神了,時間長了就會厭學情緒。孩子在小學初中學習的時候,家長應該沒有很去重視吧。

再說就業:目前學歷是一個敲門磚,就拿銷售公司來說,最基本是大專,然後本科。目前北京在線教育公司招聘起步就是本科。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未來就業也是替孩子擔心。未來讓孩子做什麼?


開懷二笑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高二學生成績落後,不努力不上進,每天不思進取,對於學習完全沒有興趣,唯一感興趣的點就是喜歡看電視,然後有一天他的父親,趁著吃飯,兩個人心情都特別好的時候,就問他,“兒子,你想考哪個大學?”兒子沉默了,最後抬起頭衝著父親說:“我想考中央戲劇學院。”我想有的父母可能聽到這個就會提出反對,有的甚至發火,但是孩子的父親,卻說:“兒子,考這個得多少分,父母支持你。”兒子一聽父親這麼說,眼睛都發光了,說:“爸,我英語不好,我把英語趕上去,藝考再努力我一定可以的。”於是,兒子就開始了漫長的奮鬥,開始學英語,後來發現別的科也不行,還自己主動要求去補課,最後成績有了一個顯著的提升。由此可見,當你換一種方式去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變得很有效。其實,這就是一種內驅力,只有讓孩子學會自己學習,並且明白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才能讓他真正愛上學習。換句話說,內驅力其實也是讓孩子對於自己所學的東西感興趣,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而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大部分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催動下學習,給孩子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學習這件事是為了父母,這樣的話孩子就會喪失內驅力,對他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是有影響的。所以,這也應該作為父母值得反思的地方。多想想怎麼提高孩子的內驅力。內驅力包括:孩子的歸屬感,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成就感,孩子的自我要求。


工程人小陳


我初三因為中考發揮失常,認為自己天賦異稟,只是時運不濟,高一想休息一段時間,在開始學習,高一才15歲,不學習突然就發現太多太多讓我眼花繚亂的新鮮事物,我的心靜不下來,回不去了,最後高考269分,我現在都記得,我還是滿不在乎,但是,當我成績出來那一刻彷彿被打上一個沒有出息的標籤,再也沒有人來關心我,我的那些所謂朋友也再也沒有找過我,還有著一點點最後的驕傲和倔強,選著復讀一年,那一年對我來說是天昏地暗的一年,和充滿遺憾的一年,最後成績429,我充滿了不甘心,我知道要是在多給我一年我一定不會是復讀的那個成績!所以,望你珍惜你的高一高二,那是彌足珍貴的時光,哪樣眼花繚亂的燈紅酒綠,在你以後看來不過如此,對於你現在來說,毫無價值!加油少年


民安醫生


一、同一性質的壓迫會對事物發展的結果產生越來越負面的影響。

比如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輔導班,家長一遍遍的“威脅”等等。

二、人們總是願意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付出更多的精力,對厭惡的事情產生牴觸。

學習的過程本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得格外明顯。

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你讓他往東他就往西,你讓他說一他就說二,這是青春期孩子所存在的普遍現象。

瞭解原因後我們應如何應對?

一、減少壓力,學業上的壓力,心理上的壓力,最重要的是來自家庭的壓力。一定要減少對孩子的“威脅”,這不僅會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變成行為模式,而且會對學習產生厭惡。

二、多多表揚,表揚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表揚。比如在孩子寫作業時,表揚他學習認真,這會讓孩子下意識的認為這件事是對的,這樣做就會受到表揚,這樣會比批評要好得多。

三、究其根本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著認知差距,具體來說就是父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這關係著大多數孩子乃至家庭的命運,而在孩子心中他們所在乎的更多是自身的感受,因為他們看不到學習的重要性,書本當然沒有遊戲更加刺激,所以讓孩子瞭解到其重要性才是問題的根本。

每個人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也根本沒做出相應的準備,試想考學要看書學習,考證要學習,社會上不論做什麼事先都要進行學習,唯獨沒有學習如何去做父母這豈不是很荒謬。

關於家庭教育,本人筆拙三言兩語可能說不到精髓,推薦看一些如何做父母或者有關教育的書來學習更多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暮冬的心理學小屋


我覺得要先尋找一下他厭學的原因。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落差感、聽不懂等等等等。你們可以適當地和孩子進行交流,注意交流時的態度還有孩子的性格。

沒有人喜歡被強硬的態度對待,誰都希望被理解,所以咱不妨找一個恰當的時機坐下來聊一聊。

如果孩子內向,談話也得不到什麼回答的話,可以試試通過信啊或者字條的方式(我和我爸媽也曾經寫過一兩封),雖然說是有一點點耗時間,但也可以試一試。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狀態,也很希望擺脫這種狀態,你們也可以提一些建議。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見解,適當採取。

希望你的孩子越來越好~


言琅QwQ


中考的時候因為失誤差1.5分無緣我們縣的重點高中,而在我們這裡普遍存在著對這學校的歧視(畢竟學生學習不好,即使是在別的地方表面不說這種歧視還是存在,老師們也會為了讓我們考的更好誇大重點高中和其他學校的區別,槓精勿噴)。在成績出來後一直到開學前,我都對這所學校乃至這個世界充滿了惡意。

後來開學的幾次月考,在班裡考了第一,老師也對我十分重視,而我的性格是別人看重我,我就會更加努力,所以對這個學校也有些喜歡了。而有些和我一樣因為失誤考了進來的,自暴自棄,最終害了自己。而我考上了一所不是很優秀但我很喜歡的學校。

我認為孩子厭學可能是

1.老師家長重視不夠,缺乏溝通,孩子缺乏自信

2.在學習上找不到自信,可能沉迷遊戲等其他事物來找回自信

3.結交了一群同樣厭學的朋友

所以希望家長能足夠重視,多和孩子溝通給孩子自信。如果是學習上的漏洞要抓緊補,避免高三壓力太大。孩子也要上進,樹立目標,才有動力。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薇然


高一的孩子有點厭學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啟動孩子的學習意願。看看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用哪一種價值驅動效果更好,比如獎懲,愛和擁抱,興趣,信任,規則等正向機制。這個要因人而異,每個孩子在意的點不一樣,孩子被卡住的地方也不一樣,找到這兩點,就可以“對症下藥了[微笑]”

二 生命狀態調控。這裡說有點厭學,特別是青春期孩子,有可能對生活失去信心,收到挫折不知如何應對,或者是家庭系統動力方面的問題。家長可以做一些觀察和溝通,疏導會好點。

第三,孩子的自我建立。讓孩子內心有力量,比如自信,自立,自尊自愛這些方面做些工作。

第四,相信孩子。每個孩子都不喜歡被掌控。特別是青春叛逆期,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尊重孩子,平等交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的愛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即使犯錯了,成績下滑了,爸爸媽媽依然愛他。打開孩子的心結,完全接納孩子。

這位朋友在問題的苗頭就發現了,說明是個細心、愛孩子的人。



春天的心語小屋


部分孩子是有一些厭學問題,解決厭學問題的第一步是家長能夠理解到孩子的處境,體察孩子的真實感受,走進孩子的心靈,不責備的描述孩子的厭學和由此帶來的結果。讓孩子在被尊重的情況下,敞開心扉,說出自己厭學的真實原因。第二步是把孩子厭學對家長所造成的真實、具體的感受告訴孩子。

在以上進行溝通之後,家長知道了孩子厭學的原因,孩子知道了厭學對家長的影響和本身學習的必要性。這樣就可以去解決剩下問題


趣玩Tong


高一的內容比初中的內容多,而且複雜。孩子可能一下子沒適應過來,有點厭學,這很正常。高一我也厭學,後來慢慢好了。

厭學,需要家長和孩子耐心溝通,引導孩子的情緒,減少孩子身上的壓力。



熱點事件連連看


孩子厭學是因為他沒有找到學習的樂趣,而且為了學而學,這個年齡又在叛逆期中!所以不要大吵大腦,坐在來和孩子聊聊他的想法和夢想!最重要是同理還有現在這個階段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