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

英语老师David


教学成绩和一个老师打不打骂孩子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这个提问的假设是不成立的。


一个英语老师教学成绩好不好,主要在于这个老师在学生中有没有威信,最好的那种老师,一进入班级学生就会把他当做偶像,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那种偶像的张驰力可以把控住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当这样的英语老师一开口,所有的同学都会被他的口音和口语水平所迷倒。即使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也会被他的魅力所感染,愿意花时间在英语这个科目上。

与此同时这样的老师非常懂得因材施教,他能够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合理的划分,比如说英语成绩零基础的同学把划分成一组,成绩中游的划分成一组,最后成绩拔尖的划分成一组。

虽然在一个大班级里面上课仍然是统一的讲课,但是课后作业以及课后的任务上,对于不同分数水平的同学来讲会有很大的区别。

对于零基础的那些同学可以多背少做,对于中等学生的同学来说,可以主背且做。对于高分档的同学来说可以边背边做。

所谓的多背少做,指的是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记忆上面。特别是零基础的同学,主要的任务就应该是背单词。这些同学让他们做作业等于就是浪费时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不提分的事情上面,那么他们自信心会受到打击,越来越不喜欢学英语。

对于中间党的同学来说,主要的时间仍然应该花在记忆上面,因为他们需要进阶的继续背词的用法,比如词组短语,固定用法这些内容。但是他们可以定量的做一些题目,比如以每周一份卷子的频率。

而对于高分段的同学来讲还是要背,但是题目的量也要增大,因为他们主要需要攻克的是英语相关的冷门用法,并且尽量多做题,在题目中去触碰到这些冷门的用法,加深理解和印象。

10年到14年我在上海读书,那个时候我大学的兼职就是在一个语言学校里面教英语,当时我补课的对象就是高中生。我当时的一个班差不多十五六个人,各个分数段的同学都会有,我当时就是这么对学生进行划分的。

因为形象的原因,所以我比较属于偶像派的外形。但是我一张嘴就可以展现出我的实力派,所以学生都是我的粉丝。除了女生对我产生感情,我会拒绝以外,学生如何接近我,我都会尽量的满足,用以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

很多人都在说自己的孩子英语学习没兴趣,实际上他根本不需要对英语学习感兴趣,他只需要对教英语的那个人感兴趣就行了,当一个孩子对某一个科目的老师非常感兴趣,那么他的这个科目一定会多花时间学习,就像投资。只要把时间砸进去,成绩不可能起不来。

当时除了上课有机会的时候,我会把他们带到外滩,让他们主动跟那些来旅游的外国人聊天,培养他们的胆量,有一些成绩不怎么好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他们渐渐的对英语本身就产生了兴趣。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打骂孩子,动手打人的那种老师,不但不会被孩子喜欢,更不可能教出成绩好的孩子。那种在畏惧之下提高的那么一点点成绩,和孩子主动愿意想学能够提高的成绩,去比差别实在太大了。

我当年的学生最好的进步分数可以从40分进步到120。也因为我的教学成绩,所以我在上海读书期间,我不但学费和生活费没有让家里寄,我还挣到了好几万。甚至家里的亲戚找我借钱,我都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也算是帮到了家里。

不管是学英语还是教英语,只要你掌握好了方法,方法是正确的,只要孩子愿意投入,一定都能够出成绩,问题最大的所在就是这个孩子愿不愿意投入时间,他是以抵触的情绪在上你的课,还是以充分的热情在上你的课,这是决定你课程成败的一个关键。

建议老师还是不要打骂学生,因为现在这个年代谁都不能保证自己百分百的安全。有些学生被打被骂了,很可能在你不经意之间把你的生命也夺走了。这种案例非常的多。

与其做学生的敌人不如做学生的偶像,你做不了偶像,派你做实力派,成为一个实力偶像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一个无趣的人,你在学生眼中是一个无趣的人,那么你在做的事情就会变成一个无趣的事情,当你做一件事情不成功的时候,你就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无趣的人生,这是很恐怖的事情。


外语那点事


这种办法只有10%不到的教师在用。效果确实很好!但是,也要小心为上!

我有一个同事,她的规矩相当的严格。有时候,学生上课时在下面学生说话,不注意听讲。她可能就会厉声呵斥一句:不想听讲,滚!唉,你别不相信,就是这么一声,让学生再也不敢吭声了,学生个个面面相觑,人人不敢造次。有时候,学生的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或者是没有做,被这个老师发现了,她说不定就会有一个惊人的举动:抓住讲桌上的书本或者是黑板擦,呼的一声快速摔到地面,然后配上一句话,“大胆!”、“不想好了?!”、“到底想怎样?!”等等。还就管正,学生在她的严格要求和管理下,成绩就是不一样,一直都是稳步上升。抽测时经常可以获奖。

这种严厉呵斥学生的教育教学办法,在我所有遇到过的教师之中,最多不过十分之一。不过,凡是利用类似办法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成绩一般都是很好的。

不过,在我们这里,即使学生非常非常难管理,也没有人又打又骂!大家都知道,打骂学生是不对的,严重了是要被处理的。前段时间,山东省五莲教师杨老师,还没有怎么打学生呢,就被严肃处理。这就是教训,教师向学生伸手就打,张嘴就骂,必然会遭到处罚的。


中小学教育者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个真实的事。我女儿现在就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大二,之前就读于一所私立封闭高中,高三时班主任是个男老师,对学生很严厉,经常骂学生,学生都怕他。但是我女儿就非常感激自己的班主任,说没有这样的班主任就没有那样的成绩。而且上大学时和我们说了一件事:学校严谨家里给孩子邮寄零食食品,为了这事班主任把全班学生都骂了,但是事后学生都知道了,班主任做工作把事情压下了,否则,学校知道了并查实,最重的处罚可能就是劝退。

说一下,这是一所全免费私立高中。这个班主任是真的负责任,是真的为学生好。对学生严厉是整肃班风和纪律,为了学生专注学习。虽然骂学生,但也不是难听的侮辱人的话语。

其实哪个老师愿意骂学生?老师就是再愤怒,也轻易不会说有损人格的话。如果老师说想当过分的话,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形,都可以想象的到。

人最起码要分清是非黑白,知道好歹。孩子太小价值观模糊,那么作为家长的大人呢?你们也价值观模糊?我记得我女儿初中毕业,到几千公里的外地读高中,我就跟放心,因为我确定我女儿已经形成了起码的个人价值观。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两个词:谨守本心,尊重本心。

所以,对于老师骂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出于什么目的,这些了解好才好对老师做出评价!


剑胆香魂


谈一下我个人经验吧

我是初中数学老师,去年接了一个初二总排名倒数第一的班,年级共二十班,数学成绩同样倒一。纪律差,卫生更差,我接的时候领导说不需要成绩,别出事,维稳就好!之前的班主任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跟学生打成一片,因为管不住那些不学、还经常惹事的,于是,时不时的给这些人班里的部分职位,或者学生会的职位,希望他们起到一些正面带头作用,结果却给了这部分人话语权,一呼百应,风气极差,女生化妆,男生抽烟打架,我接管后,严管,一开始就在班里骂了这些人,立规矩,违纪的惩罚,替品学兼优的一些学生在班里立威信,逐渐扭转风气,那些不学的混蛋逐渐没了市场,甚至两个混蛋直接转学,慢慢的他们也怕我,敬我,两个月后数学成绩直接年级第十,连我都惊叹于这种改变。初二是很关键的一年,如果不严管,不骂他们,学生镇不住,何谈学习,其实,只要风气正,学生怕老师,敬老师,这会儿根本不需要骂,一声吼过去,班里就非常安静了。


liyuhui1202


这个问题真好,我家孩子就是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女老师)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因为学生背不过单词,课文而惩罚学生,有时候用教鞭打手心,有时用脚踢屁股。班里的成绩级部第一,平均分都比别的班高二十多分。初二时,这个女英语老师下乡支教,换了一位脾气极好的男老师,上课时候他大讲,个别学生小讲。我孩子在班里当班长,上课的纪律需要班长维持,这个老师镇不住场。没办法,我给孩子转学了。半学期后,期中考试,班里成绩级部排到第四。八个班级。这个老师教两个班,另一个班倒数第一。原来另一个班成绩是级部第三来。


yuan0501


就事论事,这个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的。如果学生的自觉性不高,需要别人经常敲打提示,那就到所谓的打骂而成绩好的班;如果学生自觉性高,有上进心,那就到所谓的不打不骂成绩差的班。

班级整体成绩好,肯定不是老师打骂出来的。对于一个班级,学生通常分为三层,即自觉性高的、自觉性一般的(大多数)和自觉性差的。对于自觉性高的学生,只要老师引导有方,讲解到位,成绩轻松就好;对于自觉性一般的,只要老师每天认真批改作业,将作业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与之交流指导,就会促使这部分学生向前赶;所谓自觉性差的学生,其实就是学习中遇到困难就轻易放弃了,为了使他们迎难而上,不一定非要打骂,最好的办法是课堂上设置他们能回答的问题,布置他们略为想一想就会做的作业,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老师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个人都在尽己所能,积极上进。

班级整体成绩差,固然有多方面原因,但班级学风不正是根本原因。这样的班级,即使老师打骂也未必有效;管理这样的班级肯定从二个方面入手:一是老师一定要始终积极、严谨和认真,因为老师一旦消极马虎,就意味着学生的不正之风打败了老师的教风,整个班级就崩盘了;二是不断单个找学生谈心,分析时代趋势和家庭情况,让他们明白学习的必要性,光有这一步还不够,还要课后多关心欲追求上进的学生,目的是在班上不断树立只要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成绩就进步明显的榜样!

学生成绩好与差,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外,直接取决于老师创设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水平!与打骂学生这样的违法行为没有直接联系!


红蓝推演


一个对老师用经常打骂学生来形容的人,很难相信她对老师没有偏见!也很难相信她不会对老师做过激的评价!

老师的做法是严厉还是恶意攻击,很容易分的清楚,比如说一年级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趴在桌上,老师用戒尺击打孩子后背以提醒孩子直身,这是最简单有效又不伤孩子的方法。但如果家长希望老师好好对孩子说,并坚信孩子一定会听取劝告的,但家长从来不提在家里如此操作基本无效的事实!这是很常见的家长希望控制老师按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完全无视其他更加有效的好方法,也不去意识自己的性格缺陷!

如果孩子经常同家长反映自己被老师被同学欺负了,本身就是一个习惯的延续过程,我们不能说孩子喜欢操控是非,但孩子确实有让大人实施个人报复他人想法的意图!孩子很单存,但如果家长总是毫不分辨的替孩子出头,除了涨了孩子的野心,其他人都是输家!

孩子被说两句就感觉被骂,责罚两下就成了殴打,这么脆弱的灵魂还学习做什么,经不起小小的挫折还指望他学成什么样子吗!如果孩子就是脆弱怎么办,那就是家长引导的力度不够,方式方法不利,多数孩子在守到挫折后都会自我反省升华自己的世界观,也就自然提高了抗挫折能力!可如果家长不想孩子孩子接触任何的挫折,拿孩子只可能越来越弱,不会因为长大了就会好起来,他的认识就是自己无力对抗任何挫折,到大了只会觉得自己不可能有能力了,也就是习得性无助!

不支持老师严格就无法让孩子自信,不言行一致的支持老师,孩子就会成为牺牲品!


造梦小兵


老汉小时候农村上小学,班主任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上课时不管你是什班长学习委员,只要不认真听课,教鞭一下。但下课后又很和善,学生们都很敬畏他。他是一位县里的模范教师。那年代农村二个乡才有一所中学,能上初中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一个乡中心小学二个班,一个班五十多人,老汉这个班考上初中的有三十多个,另一个班只考上二十上下。因为,另一个班的老师性格开朗和善,上课及课外都一个样,学生基本上没有怕他的。可代价是多数孩子回家种田了!老汉曾经与一位南京市重点中学的老师交谈过,他讲智商高的小孩和智商比较低的孩子是少数,大多数小孩子智商差别不大。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不好的重要因素是该校的校风和班主任。想来应该还是有道理的!


马文林3


做一名老师很难,曾经教了八年书,现在让我回去再教书我是坚决不会去的!60后的我初中没少挨老师的揍,属于那种贪玩调皮粗心大意的学生,如果没有老师的严厉教育和一顿猛揍,不收心不老实听课,不背英语单词,能有好的成绩吗,能考上大学吗?所以到现在都非常感谢老师的严厉管教。老师的辛苦我身有体会,各种考核评优都与评职称挂勾,具体量化就到了各班级了,包括卫生,早操,课间操(快慢,整齐不整齐,有无打闹现象)班主任要一直跟着。以前各班要排名,排名靠后评职称评优肯定受影响。如果班里出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和任课老师闹起来影响教学班主任肯定会发火的,每天的事情不管大小都要亲历亲为非常的劳心费神,年轻脾气不好的老师肯定会用这简单且有效的惩罚来处理学生,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二十年后打老师的学生不管他做了什么善事,绝不能做打老师的借囗,二十年前他绝对不是一个好学生,可以肯定的是一个学渣,接受法律公正的制裁吧!


老农民谈香梨


首先我正面的回答,我会选那个教学成绩差的。

可能就有人会问了:“你一个老师,都不能谅解老师打学生的行为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作为一个老师,非常理解老师打学生的无奈,我也赞成适度以“戒”为目的的打。但为什么不选教学成绩最好的那个老师?问题就出在“经常”二字。也就是说,我选教学成绩差的老师,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的初三数学老师也打学生的,只不过他第一学期中段试之前没打过学生,中段试之后才开始打学生。而我隔壁班的数学老师也打学生,而且是一开学不久就打,不会做题打、不完成作业打、上课走神打、单元考试成绩差更要打,“打”似乎是一个常态。于是中段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隔壁班差了两分。中段考试以后,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开始打学生了。只不过他不是什么都打,他只是在认为你能做出来的题,不会做或者是会做的做错,才会打。也就是说,我们数学老师是有针对性的打。他打完我们后会说一句话:“我打你不是因为你考不了高分,而是因为你该会做的题不会做或者做错。人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是一种罪过”。


后来,第1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只差隔壁班0.5分。第2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就反超隔壁班三分,中考我就不太清楚了。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数学老师中段是之前不打我们?是因为他还不了解我们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压政策尽管是可以让学生成绩好,但也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关系。而且经常打骂学生,对学生影响也不好,因为这给了学生“暴力是管用的”的表象。如果学生把“高压政策”理解为无所不能的法宝,那么将对我们的教育造成致命的打击。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