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俗話說嬰兒七活八不活是什麼原因?

何雪旋


寶寶在媽媽的肚子裡,所待的時間是有限的,早了或者晚了,對於寶寶的影響都會很大。但是,對於寶寶什麼時候出生,除了受孕周的影響之外,環境等因素也會對寶寶出生,造成一些影響,特別是一些寶寶,本來還沒有在媽媽的肚子裡待夠,結果就出來了,這樣的寶寶究竟能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呢?於是,就有一句俗話這樣講,即寶寶會有“七活八不活”的問題,對於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一、什麼是“七活八不活”在這裡要給大家強調一下,所謂的“七”和“八”,其實是指的懷孕的時間,通常以月份來計算,即懷了七個月的時間,和懷了八個月的時間。按照正常的懷孕週期來計算的話,也就是懷了將近二十八個週期,和懷了三十二個週期。按照農村的風俗,可能二十八個週期的寶寶,還有存活的希望,但是偏偏三十二個週期的寶寶,存活的可能性還要小一些,這又是為什麼呢?
二、寶寶能不能存活,跟肺部發育有關係其實,寶寶來到外界以後,能不能活下來,還在於肺的能力,若是生下來以後,肺能夠進行呼吸的話,那麼一切也就好說了,因為這樣至少不會導致寶寶出現窒息的可能。但是,若要觀察寶寶連肺部的呼吸功能都沒有建立起來,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最起碼會因為通氣不足,從而導致寶寶出現窒息等可能。所以,出現這個問題以後,能不能觀察寶寶有呼吸的可能,也就取決於肺部的發育,到底能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了。
三、如何去判斷寶寶的肺,是否發育好一般來說,肺的發育,於肺泡表面的一些活性物質有很大的關係,若是這些物質還不足夠的話,就很容易導致其發生一些變化,特別是肺泡與肺泡之間,可能會發生摩擦,從而導致肺泡破裂,甚至不成熟的存在於肺組織中間。因此,二十八個週期和三十二個週期,能不能養活寶寶,也是依賴於這些條件,是否真的能夠滿足寶寶呼吸的需求了。


晨晨愛吃瓜


俗話說“七活八不活”是什麼意思?也許和你想的不一樣,快了解下

生活當中,對於那些早產兒來說,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七活八不活”。我們都知道,10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正常的懷孕週期,但是在整個懷孕週期中,也難免會出現異常情況,比如說早產的發生。這是很多的老人根據經驗總結出”七活八不活“這句話。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又有多少人對於這句話能夠真正準確的瞭解呢?

那麼,老人們經常說的“七活八不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七活八不活”,這句話從表面上來看,也就是說7個月的早產兒要比8個月的早產兒,出生後更容易存活下來。其實就這句話而言,如果真的如此的話,那麼孩子真的受苦了,小寶寶真的很不容易。

七活

10月懷胎,在這期間,胎寶寶不斷的在媽媽的子宮內發育,其實在孕7個月的時候,小寶寶的肺部已經逐漸發育,這時候就會漸漸的出現一些活性的物質,來維持肺泡的大小和穩定,也就是說在孕7個月的時候,小寶寶既是有早產的情況,也已經具備了存活下來的條件。也就是說,在孕七個月的時候,如果準媽媽的身體出現了異常,無法再供應,胎寶寶繼續的成長,那麼可以選擇在這時將寶寶分娩下來,這時候分娩下來的小寶寶,也就有了一定存活的可能性。

八不活

到了懷孕八個月時,按照現在的醫學水平,如果這時出現早產的情況,新生兒也是會存活下來的,而且存活下來的幾率要大於七個月的寶寶。生活當中常說的八不活,其實是由於胎寶寶自身的身體原因,不能夠在子宮內繼續生長,不得不在懷孕八個月的時候,胎寶寶分娩出,再是由於自身的原因,導致存活率降低。

所以對於懷孕期間的準媽媽來說,不必過多擔心,只要在懷孕期間注意保護好自己和腹中的胎寶寶,儘量避免大幅度的運動,注意孕期食物的營養以及合理搭配,為自身和腹中的胎寶寶提供充足的養分,這樣腹中胎寶寶才會生長的更好。而且就現代的醫學水平來講,已經不存在“七活八不活”這種說法了,所以懷孕期間其實有早產的現象,準媽媽也不必擔心啦。


基層小文秘


“七活八不活”的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

“七活八不活”內在的道理性,要站在古人的角度來理解!民諺主要來自樸素的觀察法,七月嬰兒未長皮下脂肪,全身血紅帶紫,四肢瘦小,與足月嬰兒外表相差很大,與六月嬰兒(古時無法存活)相似,一看就是帶不活的,實際上七月嬰兒有部分奇蹟般地存活下來。八月嬰兒與足月嬰兒外表相似,只是個子小了點,看上去很容易帶活,實際上八月嬰兒的存活率比足月嬰兒低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