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胜利,也算胜利吗?

蝶熙儿


这要看胜利的类型,就比如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r

日军以极其微小的代价,全歼了太平洋舰队中的战列舰,美国海军在初期基本无力和日本帝国海军抗衡,这就属于问题中的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还不到三千的地步,日军损失极其微小

但是,这个战术上的胜利却导致了战略上的失败,日军把工业生产能力强大的美国拉入了战火,当战争机器全面启动,把工业实力转化成军事实力的时候,日本也就离输不远了。



寰宇之内


胜利分为很多种,对你最有利的胜利才叫胜利。比如对于阿Q来说,只要自己能够说服自己,在精神上胜利了就叫做胜利。再比如某公司突发变故,工资都发不出去,这个时候有部门领导主动跳出来自愿降薪捐款,请愿书写了一封又一封,誓与公司共存亡,对于公司领导而言,虽然心知肚明这些捐款和请愿对公司度过难关杯水车薪,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对外宣传可以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吸引更多的普通员工加入公司应对突发变故的战争中,并且以牺牲少数部门领导的利益换来更多的普通员工前仆后继,死心塌地的为公司卖命,这也叫胜利。


百姓讼师


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胜利是否算得上胜利,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红军早期,比如井冈山时期,由于红军十分弱小,这个时候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当时,红军总共也就几千人,即便歼灭敌人两三万人,然而自己拼光了,也是划不来的。这样的胜利,当然不能算是胜利。所以,毛主席当年首要的就是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歼敌。

到了解放战争中后期,那时我军实力与国军不相上下,甚至后期兵力更胜。这个时候,为了尽快实现全国解放,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甚至自损一万都是划得来的,当然算胜利。不过,还有特殊的情况,比如你三千人守住一个重要的关口,被两万人进攻,只要没有完成任务,阵地被敌人占领,哪怕歼灭对方1.5万人,自己只损失三千,也不能算胜利,因为丢掉了重要的阵地,于总体战局不利,让整体陷入了被动。

如果是抗美援朝这样的战争,由于敌人十分强大,武器十分精良,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杀敌三千、自损一万,也可以算得上胜利。事实上,在朝鲜战争中,志愿军伤亡36万余人,美军伤亡5万余人,但最终没人会说志愿军打输了,不是吗。再说抗战,中国共死伤3000万人,日本伤亡108万人,然而中国取得了抗战全面胜利。


孤舟钓江雪


人类社会的战争,是不同政治集团之间的最后斗争手段。

比如美国的南北战争,南北双方制度不同、经济形式不同,因此对于政治理念就发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分歧;当最后谈判破裂之后,双方只能用战争的形势最后解决了。

明白了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后手段之后,我们再看战争,就要分层面看。

如果战争的目的就是夺取一个城市、争夺一个制高点,那么,只要打赢了就算胜利,不管伤亡如何。

而如果一场战争是一个更大战役的组成部分,那么评价这场战争是否算胜利,就要提高一个层面。

比如一个大规模的战役,涉及双方数十万人、在数千甚至上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展开,这时候战役双方必定有总体战役计划。这时,如果在整体战役计划中,某个城市、据点或者制高点是用来引诱敌人的,那么,战场指挥官必须服从最高指挥官的战役意志,把自己所部作为诱饵,用佯败来实现战役部署。这种情况下,具体的战争就不该取胜,即使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也只能算失败,因为这破坏了整体战役部署。你只有“败”了,才算胜利。

更进一步,如果一场战场是一个宏大战略的组成部分,那么具体战争的指挥官更应该服从大战略。此时如果战略要求你胜利,那就算拼到只剩最后一人,只要赢了,就是胜利。如果战略要求你佯败,那么即使杀人再多,也不能算胜利,“败”了才算胜利。

(完)

凌烟阁论史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判断一场战役是否打赢了,不能单从伤亡人数来衡量,而应看交战双方谁达到了作战目的。

如果没有达到目的,没有伤亡也是失败。就像下棋时,你的車馬炮都在,可老帅被将死了,不就输了吗。

如果达到了全局上的目的,牺牲再大也是胜利,虽然是惨胜,但毕竟也是胜利呀。有时为了战争的胜利,必须要做出局部的牺牲。电影《集结号》里的谷子地和他的战友们,就是为了大局作出了牺牲的。

丢卒保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田村山语


应该算大胜。

当然要看战略目的能否达到。

否则胜再多也没用。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赤壁输得干干净净,几乎可以说全军覆没。但留住了主将保住了自己的命。东山再起,灭了蜀吴。

同样,刘邦,前面是每战必输,老子被人家捉住要煮了吃,但后来却夺得江山。

古语,不以成败论英雄,大概就是不看一城一池的得失。

就一个具体战例看,10:3,代价不算大。

计算战争利益,就是如何用代价换取胜利。

每一个胜利都有代价。

人生的成长,用失去童年的天真青年的青春美好换来人生经验,中年成熟。

最现实的例子,眼下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疫,没有武汉人前期饱受病毒煎熬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也就不知道病毒厉害,也就没有断然措施,医护驰援,医疗物资向湖北集中,全国经济停摆,全国人民困守家中。

代价虽大,但挽救了更多人生命。

人在,可以重整旗鼓。

失去的生命,可以激励活着的人更好地珍惜自己,关爱他人。

奢想没有代价的胜利,除了书生,一定不是将军,更不会是统帅。


布衣吴新建


两败俱伤而已,正所谓“枪响之后没有赢家”。古人擅用刀矛箭,而今有能者_将“兵不血刃“演绎极致。有时候,生活比电影还要狗血。“躺着中枪”不是没有。就算你有能力不会“自损三千“而你赢的到底有多光彩!吃着人血馒头,喊着口号,有意思吗?而所谓的敌人,究竟是不是坏人。有待商榷。彼时,杀敌一万,吾擦破点皮。也不算胜者。假使别人手无寸铁,你以大欺小,持强凌弱,还暗箱操作👎🏻,把别人打爬下。算不得好汉,更谈不上胜利。所以“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要看是在怎样一个磊落的状态下。若非要论成败,姑且算是。


子金999


这话说得让人蒙圈。杀敌一万自损三干的胜利都不叫胜利?那啥叫胜利?我听说围棋有胜一两个子的(我不懂啊,总之是微弱优势),选举有差一两票的(我没选过啊,也就是俗话说的一票之差),这叫不叫胜利呢?古人诗云: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只要达到目的了就是胜利,反之就是失败~战损与缴获多少并不是判定胜负的主要指标。


大个儿525


血肉可以筑成长城,必要的牺牲为了更多人的生存,莫说自损三千,自损三万也不能说得不偿失。抗日战争,面对装备精良的侵略者,中国军队的伤亡远远大于日军的伤亡,难道可以做亡国奴吗?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战士用劣势的装备与联军作战,拼的不就是血肉之躯吗?这样的胜利是不能用单纯的伤亡人数来计算的。当然,具体到一个战役,一次战斗,对敌我力量对比要充分估算,以较小的代价争取胜利,虽然牺牲难免,但无谓的牺牲应当避免。


见仁见智2018


“楚汉争霸"“三国演义”自损三干,杀敌一万 。应该算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战斗吧!人人都不想打仗发生战争,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安居乐业。但是有时候有的人也无理取闹欺人太甚,我们不惹事不代表我们怕事。正如我们大中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虽远必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