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亮剑》里面如果魏和尚不死,会当什么官?你怎么看?

雪狼刀锋


从剧情看来,魏和尚参加八路军应该在上世纪40年代初左右,大概在1939年和1940年之间。一般来说,在这个时间参加革命的人,并一直在作战部队干,没有立什么大的军功,比如评为战斗英雄什么的,职务干到营级,到1955年评个少校是没有问题。差一点,也是大尉,副营级。如果有大的军功,评为了战斗英雄,可能授中校军衔。一般来说,在1955年能授到上校军衔的,大部分是红军时期参加革命并任副师级的干部,也有数量不多的技术专业骨干或起义军官等。就魏和尚的情况看,在1955年能评上正营少校,就算顶天了。况且,他的首长李云龙也才评了个少将嘛。在1955年评为少校,到80年代离休时,正常情况下,魏和尚享受到地师级待遇是没有问题的了。


一线天


解放后很可能是转业,即使留在部队,最多是个师级干部退休。

李云龙红军时期是团长,还可能是主力团。八年抗战下来,是师长。解放后,先是代军长,勉强是正军级。55年的时候授衔少将。资历这么老,战功这么大,可是官却做不上去。

真实历史上,杨成武红军时期是团长,长征时期是主力团长。抗战初期也是团长,但是很快就带出一支队伍,开出一片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是兵团司令,55年授衔上将。

李云龙即使比不上杨成武,授衔少将也是低了。是上级压制他吗?不是。

首先,李云龙是一员猛将,能打、敢打恶仗。但是他的长处也就这些了。

8年抗战,打来打去,老李一直是团长,即使他的部队够一个师,他还是团长。是上级不提拔他吗?

八路军当官不光要靠上级提拔,关键是自己“提拔”自己。给你一个团,你打出一块根据地,兵多了,那你就是军分区司令。根据地更大了,那你就是军区司令。

历史上,杨成武、吕正操等名将都是这么发家的。

《亮剑》中,李云龙打来打去,一直在战斗。但是没有表现他发展地盘,建设根据地。也就是说,他一直没有独挡一面,成为一方“诸侯”,他是有上级支配的。

其次,李云龙军事上很强,但政治上就弱了点。

除了上面说的他没有打出自己的一块根据地,说明他在行政领导上弱之外。电视中李云龙还违反过很多纪律,有群众纪律,有抗命。你可以说事出有因,或者说有时候他的抗命被证明是正确的。

但是,军队和战争中要强调的是纪律性,是步调一致、听从指挥,如果每个人都自行其是,那就完了。

有李云龙这样特点的部下,上级在使用他的时候会犹豫的,因为不知道他会捅出什么幺蛾子。

实际上,剧中李云龙浮浮沉沉,一直徘徊在团长位置上,跟他的这个特点是有关系的。

再次,李云龙很有个性,作为观众,也很喜欢他的个性。但是,作为一只军队的领袖,他的这种个性是有害的。

解放战争中,李云龙一师之长,居然化妆侦查,干了侦查连长的活,结果自己深受重伤,退出了战争进程,耽误了立功晋升。

这件事可以说充分说明了李云龙只知道按自己的性子来,不顾大局。他不知道自己是一万多指战员的领袖,自己要对这一万人负责,还在逞匹夫之勇。

这件事也说明,解放战争时期的李云龙,并没有随着军队的壮大成长起来,他还是适合做团长,而不是师长、军长。

最后,作为观众和旁观者都很喜欢李云龙,但是刚解放的时候,已经当上军长的李云龙,他的个性和特点实际已经是对他的军和他本人的一种妨碍。

不过很幸运。刘师长把他送到了军事学院,在这里他受到了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他毕业的时候已经脱胎换骨,开始具备一个高级军事指挥员的素质了。

不过很遗憾,李云龙错过了很多上升的机会,和平了,他没有了用武之地。最后,他只是一个少将。

上面说了很多李云龙,似乎跑偏了,现在说回魏和尚。

李云龙的得意部下,跟他都是一个德性。可惜,这些部下还没有李云龙的资历和机会。

魏和尚抗战时期加入李云龙的队伍,基本就是砍砍杀杀的角色,全凭的是自己的办事立功,却没有表现出什么领导才能,或者说他带队伍的机会并不多。

那么,到了解放战争这种大规模野战的时代,讲究的是火力和组织,个人砍砍杀杀能力再强,也不一定适合带兵。

所以,解放战争时期,魏和尚基本也就是在中下级军官职位上。

解放后,如果魏和尚不像李云龙那样经历一番脱胎换骨,他是不适合做高级军官的。何况,李云龙也只是军事上成熟了,该抗命的时候他还是不含糊的。那么,有同样性格的低级军官魏和尚,如果不在性格上“成熟”起来,恐怕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


故纸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负责任的说,当时的抗战军人根本没想过将来做什么官。

为什么?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下一秒就可能保不住命。

用一个国军老兵的话来说:和鬼子打仗,就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冲锋前,就当自己死了。如果冲锋下来还没死,就当爹妈又生了一次。

另一个国军师长说:当时没想过什么做连长,做团长。为了保家卫国,我们连命都不要,谁考虑过做官。当时那个军官肩膀上的星,不是用自己的命换来的?

抗战爆发时,一个美国记者采访国军士兵:请问,如果战争胜利你了,你准备做什么呢?

这个士兵想了一会,回答:那个时候,我已经死了。我们这代军人,都要牺牲在战争中的。我们牺牲,只为孩子们能够过上好日子。

萨沙写了这么多年抗战历史,只是为了一句话:为抗日牺牲的英灵们,永垂不朽。


萨沙


电视剧《亮剑》和原著小说《亮剑》有改编,小说《亮剑》中对魏大勇是这样描述的:

一连的二排长魏大勇是1938年入伍的老兵,河南登封人,在少林寺练得一身好武艺。性格好勇斗狠,因屡次在寺外大打出手而违犯寺规,被主持和尚撵出山门。他的一个哥哥在国民党军队伍里当连长,他实在无处去便打算找哥哥去当兵,好歹混个前程。结果碰上李云龙的独立团,1938年的八路军还都戴着青天白日帽徽。魏大勇认为这是正规国军便留下了。1939年独立团在冀北清风店伏击了日军尾田中队,双方拼开了刺刀。魏大勇被五个鬼子围在中间,他的战友们见他处境危险便拼命向他靠拢,魏大勇竞面不改色大吼道:谁也别帮我,和我抢功是怎么的?战友们目睹了一场高水平的刺杀表演。高手拼刺真是精彩之极,几乎没有多余的动作,刀刀见血。一个鬼子向他的右肋突刺,他既不躲闪,也不格挡,身形稳如泰山,刺刀将要刺入右肋时,他的右肋部竞缩进一块,刺刀擦肉而过,而那个鬼子竞被他以逸待劳的刺刀捅了个对穿,他的下一个动作更绝,飞起一脚顺势拔出刺刀,被刺穿的鬼子飞出一丈开外,而身后一个鬼子竟被他的枪托把脑袋击得粉碎,拔刺刀和击碎对手的脑袋只用了一个动作。而两分钟之内,五个受过严格刺杀训练的鬼子便倒在他的刺刀下,战斗结束后,魏大勇被破格提升为排长,那年他刚满18岁。部队分兵后,李云龙对和尚说:别当你那个排长了,给老子当警卫员吧。一下子被连降三级的和尚居然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很痛快地说:中,团长看得起俺,给俺脸,俺不能不兜着。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凑在一起,很使赵刚心惊肉跳,不知他们会惹出什么事来。

根据小说的原著,在1938年的时候魏大勇已经是排长了,后来给李云龙干了警卫员。如果魏大勇没有牺牲的话,在抗战结束时可以当个连长。比魏大勇晚加入八路军的段鹏刚开始也是李云龙的警卫员,到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让自己的警卫员段鹏下部队基层锻炼,段鹏也取得了一些战功。在解放战争时期,段鹏是连长,而资历比段鹏深的魏大勇应该可以当营长,解放后的话魏大勇最多也就干到副团级了。


历史军魂


李云龙对魏和尚的使用,有战争年代,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性质。


和尚到李云龙手下,也就是参加八路的起点高度是被俘的国军第27师中士班长,而在小说原著中,他是国军的排长。


按照我军抗战时期任用干部的标准,和尚第一没有很好的出生,根不正苗不红,第二,没有排级以上的带兵经验。第三,没有井冈山根据地、雪山草地的资历。对于这样的人,才能再高,是不能乱提拔的。


李云龙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警卫员,实际上对和尚来说,是最合适的上升路线。李云龙同时也需要武艺高强的魏和尚的保护。当然,从此魏和尚的上升速度,就和李云龙密切相关。


李云龙解放后授少将,任福建省军区C海防军军长。如果和尚一直在他身边,下连队可以从连排长历练起,不下连队,可以做参谋等。段鹏比和尚资历还要浅,到了解放后历任C军B团参谋长、梁山分队队长,应该是一个团级。那么平反过后干到老,估计能混到师级。



但是这是理论上的,李云龙是个臭脾气,升迁本来就慢,而和尚就更是我行我素。所谓良才择主而侍,如果离开了李云龙,和尚可能寸步难行。李云龙和和尚的关系很像宋江和李逵的关系,李云龙赏识和尚的才华,宠着他,护着他,惯着他,而他也非常忠于李云龙,但是军队不是山寨,军队是要讲政治的,李云龙不是给自己带兵。

后来李云龙被整的时候,段鹏等人都看不下去,就更不要说一项无组织无纪律只听李云龙的话的和尚了,他肯定要带人去报仇火拼,那后果不堪设想,甚至有可能有人要整李云龙,会先拿和尚开刀祭旗,和尚的下场会很惨。


所以,和尚在抗战中牺牲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一个有本事的人,被伯乐看重,为全民族团结抗战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人生永远停留在烈士的地位,对和尚来说,也是最好的归宿了。


HannibalLecter


李云龙有三个比较重要的部下,张大彪、段鹏和和尚魏大勇,这三个人在不同时期在李云龙身边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张大彪的角色设定是李云龙手下的虎将,既能自己亲自带着敢死队冲锋陷阵,又具备一定的参谋业务能力,也能自己带兵,是李云龙比较器重的,也是唯一一个李云龙从新一团带到独立团的干部。但是他在剧中的角色设定也决定了他的戏份,因为他主要是用来打仗的,所以战争结束了他就消失了。

和尚魏大勇的角色设置是李云龙抗战时期的警卫员,在牺牲之前,他应该是担任了团部警卫班班长,比如段鹏就是他的手下,但基本上没有出现他带部队或者指挥其他人打仗的场景,都是跟在李云龙身边,冲锋的时候跟着李云龙冲,撤退的时候跟着李云龙撤,主要任务是保护李云龙的人身安全。

段鹏的情况介于魏大勇和张大彪之间,一开始也是在警卫班当战士,魏大勇牺牲后,段鹏成了李云龙的警卫员,但他在战争时期最后一次出现时的身份是在淮海战役时担任侦察连长,虽然仍然是李云龙的二师直属部队,但他的身份已经不只是警卫员了,能够带兵打仗了。这也是他在战争结束后还能继续晋升的原因,最后一次出场时,他已经是团参谋长了。

实际上,曾经在首长身边担任过警卫员或者警卫部队指挥员的干部,后来获得比较快的成长的情况也是不少的,比如粟裕在井冈山就曾经当过警卫班长,但为期不长,就不断升任其它职务了。这是因为,在战争年代,即使领导干部身边的警卫人员,在战争比较紧张的时候,也有可能被派出去担任战斗任务,比如淮海战役最紧张的时候,粟裕就把华野总部的警卫团也派出去参战了。

此外,性格比较开朗的秦基伟在八路军时期也曾经在八路军前方指挥部担任过警卫团团长,当时也被称为朱德警卫团。秦基伟在回忆录里说,那时候腰里挎着枪,背后背着一把刀,他自己觉得比他后来当军长、军区司令员都要神气,是他自己觉得自己最威风的时期。但后来随着战争的需要,他也离开了总部警卫团,到一线战斗部队担任指挥员去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警卫员都有机会升任更高的指挥员岗位,有些警卫员后来就退役或者转业了,而在战争年代比较频繁的转战中,高级领导人员身边的警卫员也是经常牺牲的,或者是在必要的时候被派到战斗部队,也很容易牺牲。而且,这是绝大多俗话战争年代的警卫人员的结局,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高级指挥员的少之又少。

因此,虽然段鹏后来的职务确实在不断提升,但这不意味着如果魏大勇也活着,就能获得同样的机会,毕竟个人能力是有差异的,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换一个人就不一定能做到了,而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换一个人却可能就做到了。从警卫员到警卫班长,这是魏大勇和段鹏都做到了的,但是从警卫班长到侦察连长,这一步魏大勇就不一定合适了,因为侦查是需要具备图上作业能力的,不只是需要拳脚功夫。

当然,在李云龙进攻平安县城时,魏大勇已经能够带领敢死队冲锋了,说明他这时已经具备了担任突击队长的能力,说明他也是在成长的。不过这是一个不太合理的地方,因为突击队一般不仅仅需要勇猛,更需要战术指挥能力,所以多数是由战斗经验比较丰富的营连长来担任,而不太会让一个团长身边的警卫班长担任,比如张大彪担任突击队长就很合适,也具备这个能力,但魏大勇就不太合适了。


萧武


个人觉得很可能会是中校。原因如下。

一.魏和尚加入八路军比较晚。大家看过《亮剑》都晓得,魏和尚是被日本人抓然后出逃中途加入八路军的,可以说资历比较浅,并没有多少资历,而张大彪比其入伍早,在魏和尚进八路军是张大彪已经是营长了,就是这样张大彪也不过是个大校军衔,而魏和尚因为资历问题,顶多就是个中校而已。


而且55年授勋的时候,但凡是将军几乎都是军队最早的一批人,几乎都参加过红军长征,好比李云龙丁伟他们,虽然只是个少将,但个个都是参加过红军长征走过草地的老兵了,哪怕是这样,他们也只被授予少将军衔而已,所以不用期待魏和尚军衔能有多高,中校就是最顶了。

二.魏和尚军功不显。大家都知道,魏和尚的主要职务就是李云龙的贴身护卫,并没有明确的职务,虽然他武艺高强,但授勋看的可是军功资历的,魏和尚当时哪怕去做长高也不过是个营长,可能营长都不一定能当上,毕竟军队中比他有资历和军功的人太多。

而且魏和尚牺牲的时候已经是接近抗战后期了,即使魏和尚后面不牺牲,其职务在抗战结束前很可能是个团长,哪怕经过国共内战,其职务也不会高,所以从军功资历层层筛选下来,他被授予的军衔并不会太高,只能是个中校,上校都很难,毕竟在国共内战时张大彪都是师参谋长了,也不过是个大校,所以其在中校的可能性比较大。


阳阳Vivian聊电影


如果魏和尚没有遇害,能够跟李云龙顺利迎来全国解放和建国,魏和尚究竟能有什么样的发展前程,这恐怕也是很多观众曾经想过的问题,毕竟身怀绝技的少林弟子魏和尚的牺牲太过于突然,如果没有提早离开,他会不会能像段鹏一样,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发展前程?



以笔者的观点来看,这个可能性是完全有的,他也许达不到张大彪等人的高度,但也完全有可能发展为一个中层军官。至少从后来段鹏的发展履历上来说,抗战中后期他留在李云龙身边当了两年左右的警卫员,解放战争开始以后他被下放到战斗部队担任军官,淮海战役充当侦察连连长,到了建国初期已经是团级干部,而魏和尚与李云龙的感情远胜于段鹏,李云龙绝对不会放弃培养魏和尚的机会,以魏和尚的能力,完全能够做到段鹏后来发展的轨道,也许从个人感情来说,李云龙希望魏和尚或者段鹏能够长时间留在自己身边,对于一向爱才的李云龙而言,魏和尚如果能坚持到最后,将他外放出去是最好的选择。



大概在魏和尚来到独立团一年之后,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李云龙魏和尚与大部队失联,两人聊天的时候李云龙曾经说过,以魏和尚的身手下放到基层部队完全可以当一个连长,以李云龙的看人标准,他对魏和尚的评价绝不会出现偏差,但考虑到魏和尚当时毕竟是国民党俘虏出身,出身不干净也没有革命资历,纵然魏和尚一身是胆,李云龙也不可能贸然对他选择重用,但在几年之后,尤其是八路军以及后来的解放军不断扩建,李云龙也完全需要魏和尚段鹏这一类的人下放到基层部队中,帮助他为整个大部队开枝散叶。



某种程度上来说段鹏的军旅生涯,很大程度上是李云龙曾经替魏和尚所铺设的路,很可惜魏和尚并没有将这条路走到最后,但段鹏的成长也没有辜负李云龙对他的良苦用心。


辽宁资深球迷


魏大勇,也就是《亮剑》中,大家广为熟悉的魏和尚,因为早年出家当过和尚,所以才得此绰号。如果说《亮剑》中李云龙的人气最高,那么魏和尚的人气绝对能排第二。之所以呼声这么高,很大部分原因是其身怀绝技、武艺高强,而且对李云龙特别忠心。

魏和尚从少林寺毕业后,先是在中央军72师服役,还干上了班长,因为在与日军坂田联队交战中,72师被完全打垮,魏和尚也因为受伤被俘。在战俘营中,日军一支特种部队喜欢用俘虏来训练士兵,魏和尚在与一名鬼子军官单挑获胜后,抢了其配枪,然后只身从战俘营逃出生天。后来又机缘巧合被赵刚救下,并带回独立团。

因为李云龙在晋西北打出了名声,所以最终魏和尚选择留在了独立团,并担任了李云龙的贴身警卫员。曾经的国军班长,既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又有一身好本领,现在能屈尊去干一个警卫员,可见李云龙的魅力之大。但是在独立团,魏和尚虽说职位不高,但在团里也是横着走的主,除了团领导外,谁都不服,也没人敢惹。

此后在独立团经历的大小战斗中,魏和尚均有不俗的表现,比如在伏击日军华北观摩团中,手刃日军少将旅团长服部直臣;在一次八路军针对日军的反扫荡中,魏和尚更是上演单骑救主,一个人成功将病重的李云龙背出日军包围圈,简直像极了三国时期的赵子龙。但是好景不长,就在抗战胜利前夕,魏和尚在一次外出执行任务时,遭到土匪伏击,一代豪杰就此谢幕!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魏和尚没有死,在抗战胜利后,他能在八路军(解放军)中当个什么官呢?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段鹏,此人原先也是李云龙的警卫员,与魏和尚一样,武艺高强,二人功夫应该在伯仲之间。抗战胜利后,段鹏在李云龙的2师当上了侦查连长。若论资历,段鹏比魏和尚加入八路军的时间要短,如果再加上中央军时期的履历,魏和尚早就是班长了。另外,在突围到赵家峪前夕,李云龙曾经也说过,魏和尚有上百次战斗经验,当个连长都不算啥。

所以抗战结束后,如果魏和尚还活着,最起码也能当个营长了!


小Young视界


魏和尚的背景电视剧与原著小说的不太一样,但都很有意思

关于魏和尚的背景,大部分都采用了《亮剑》电视剧中的交代,魏和尚是中央军七十二师士兵(班长),在忻口会战的时候被日军俘虏,后来打死几个鬼子跑了出来,被独立团政委赵刚救下,前头当了赵刚的警卫员,后来担任李云龙的警卫员,最后被黑云寨的土匪山猫子下黑手给打死了。

实际上在原著小说中,魏和尚的背景有意思的多了,魏和尚在少林寺当过和尚,因为好勇斗狠,屡犯戒规,像鲁智深一样被逐出少林寺,无路可走的魏和尚便去寻找他在国民党部队的哥哥,结果碰上了独立团,因为当时独立团也戴着青天白日帽徽,让魏和尚以为这就是国军呢,没成想当成了八路。

但是魏和尚杀敌可一点不含糊,尤其是在打小鬼子的时候,那叫一个凶狠,因为杀敌多,魏大勇被提拔为排长,在独立团是有名的武艺高强的人。

结果在独立团化整为零的时候,上面也管不到独立团了,李云龙就对魏和尚说“别当你那个排长了,给老子当警卫员吧。”然后魏和尚才说了电视剧里面那句话“中,团长给俺脸,俺得给兜着。”

就这样魏和尚一下子被连降三级,从排长当上了警卫员。

魏和尚这个人不喜欢当官,也不适合当官

以前我答过一道题,就是讲李云龙为何重用张大彪,而不给和尚一官半职,实际上魏和尚的官职还是李云龙给撸下来的,而魏和尚还屁颠屁颠的挺愿意的,说明魏和尚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当官的料,也并不喜欢当官。

魏和尚其实就和鲁智深一样,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一点李云龙一点都没亏待他,全独立团伙食最好的就是魏和尚了,子弹随便使,一路全是绿灯,李云龙配魏和尚能把独立团的天给翻了。

所以,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原著小说,魏和尚都不是一个喜欢当官的人,喜欢当官的人一般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而魏和尚是光脚不怕穿鞋的,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因此不适合当官。

如果魏和尚不死,经历就是段鹏一样

因为魏和尚死了,所以李云龙提拔段鹏担任自己的警卫员,段鹏和魏和尚就是两种人,段鹏做事说好听点是谨慎,难听点就是瞻前顾后,一句话就是想的比较多,后来被外放成侦查连连长。

实际上魏和尚也不可能担任独立指挥作战的任务,而是带领一小撮人深入敌后,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想太多反而没有用,上就完了。

因此,这种冲锋在前的性格肯定会让魏和尚成为一个烈士,而不是大官,也就是魏和尚不可能不死。

很多人会说魏和尚会成为警卫营长什么的,纯粹是扯淡,魏和尚从头到尾就没怎么起到保护首长的作用,别看魏和尚一直跟在李云龙身后,实际上警卫员有责任和义务组织军事长官身入险境,以身犯险。

可是你看魏和尚,跟李云龙一块到醉仙楼杀小日本鬼子,李云龙要当突击队长,他也跟着一块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