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亮劍》裡面如果魏和尚不死,會當什麼官?你怎麼看?

雪狼刀鋒


從劇情看來,魏和尚參加八路軍應該在上世紀40年代初左右,大概在1939年和1940年之間。一般來說,在這個時間參加革命的人,並一直在作戰部隊幹,沒有立什麼大的軍功,比如評為戰鬥英雄什麼的,職務幹到營級,到1955年評個少校是沒有問題。差一點,也是大尉,副營級。如果有大的軍功,評為了戰鬥英雄,可能授中校軍銜。一般來說,在1955年能授到上校軍銜的,大部分是紅軍時期參加革命並任副師級的幹部,也有數量不多的技術專業骨幹或起義軍官等。就魏和尚的情況看,在1955年能評上正營少校,就算頂天了。況且,他的首長李雲龍也才評了個少將嘛。在1955年評為少校,到80年代離休時,正常情況下,魏和尚享受到地師級待遇是沒有問題的了。


一線天


解放後很可能是轉業,即使留在部隊,最多是個師級幹部退休。

李雲龍紅軍時期是團長,還可能是主力團。八年抗戰下來,是師長。解放後,先是代軍長,勉強是正軍級。55年的時候授銜少將。資歷這麼老,戰功這麼大,可是官卻做不上去。

真實歷史上,楊成武紅軍時期是團長,長征時期是主力團長。抗戰初期也是團長,但是很快就帶出一支隊伍,開出一片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已經是兵團司令,55年授銜上將。

李雲龍即使比不上楊成武,授銜少將也是低了。是上級壓制他嗎?不是。

首先,李雲龍是一員猛將,能打、敢打惡仗。但是他的長處也就這些了。

8年抗戰,打來打去,老李一直是團長,即使他的部隊夠一個師,他還是團長。是上級不提拔他嗎?

八路軍當官不光要靠上級提拔,關鍵是自己“提拔”自己。給你一個團,你打出一塊根據地,兵多了,那你就是軍分區司令。根據地更大了,那你就是軍區司令。

歷史上,楊成武、呂正操等名將都是這麼發家的。

《亮劍》中,李雲龍打來打去,一直在戰鬥。但是沒有表現他發展地盤,建設根據地。也就是說,他一直沒有獨擋一面,成為一方“諸侯”,他是有上級支配的。

其次,李雲龍軍事上很強,但政治上就弱了點。

除了上面說的他沒有打出自己的一塊根據地,說明他在行政領導上弱之外。電視中李雲龍還違反過很多紀律,有群眾紀律,有抗命。你可以說事出有因,或者說有時候他的抗命被證明是正確的。

但是,軍隊和戰爭中要強調的是紀律性,是步調一致、聽從指揮,如果每個人都自行其是,那就完了。

有李雲龍這樣特點的部下,上級在使用他的時候會猶豫的,因為不知道他會捅出什麼么蛾子。

實際上,劇中李雲龍浮浮沉沉,一直徘徊在團長位置上,跟他的這個特點是有關係的。

再次,李雲龍很有個性,作為觀眾,也很喜歡他的個性。但是,作為一隻軍隊的領袖,他的這種個性是有害的。

解放戰爭中,李雲龍一師之長,居然化妝偵查,幹了偵查連長的活,結果自己深受重傷,退出了戰爭進程,耽誤了立功晉升。

這件事可以說充分說明了李雲龍只知道按自己的性子來,不顧大局。他不知道自己是一萬多指戰員的領袖,自己要對這一萬人負責,還在逞匹夫之勇。

這件事也說明,解放戰爭時期的李雲龍,並沒有隨著軍隊的壯大成長起來,他還是適合做團長,而不是師長、軍長。

最後,作為觀眾和旁觀者都很喜歡李雲龍,但是剛解放的時候,已經當上軍長的李雲龍,他的個性和特點實際已經是對他的軍和他本人的一種妨礙。

不過很幸運。劉師長把他送到了軍事學院,在這裡他受到了教育,他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當他畢業的時候已經脫胎換骨,開始具備一個高級軍事指揮員的素質了。

不過很遺憾,李雲龍錯過了很多上升的機會,和平了,他沒有了用武之地。最後,他只是一個少將。

上面說了很多李雲龍,似乎跑偏了,現在說回魏和尚。

李雲龍的得意部下,跟他都是一個德性。可惜,這些部下還沒有李雲龍的資歷和機會。

魏和尚抗戰時期加入李雲龍的隊伍,基本就是砍砍殺殺的角色,全憑的是自己的辦事立功,卻沒有表現出什麼領導才能,或者說他帶隊伍的機會並不多。

那麼,到了解放戰爭這種大規模野戰的時代,講究的是火力和組織,個人砍砍殺殺能力再強,也不一定適合帶兵。

所以,解放戰爭時期,魏和尚基本也就是在中下級軍官職位上。

解放後,如果魏和尚不像李雲龍那樣經歷一番脫胎換骨,他是不適合做高級軍官的。何況,李雲龍也只是軍事上成熟了,該抗命的時候他還是不含糊的。那麼,有同樣性格的低級軍官魏和尚,如果不在性格上“成熟”起來,恐怕很快就會被淘汰出局。


故紙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負責任的說,當時的抗戰軍人根本沒想過將來做什麼官。

為什麼?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下一秒就可能保不住命。

用一個國軍老兵的話來說:和鬼子打仗,就是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衝鋒前,就當自己死了。如果衝鋒下來還沒死,就當爹媽又生了一次。

另一個國軍師長說:當時沒想過什麼做連長,做團長。為了保家衛國,我們連命都不要,誰考慮過做官。當時那個軍官肩膀上的星,不是用自己的命換來的?

抗戰爆發時,一個美國記者採訪國軍士兵:請問,如果戰爭勝利你了,你準備做什麼呢?

這個士兵想了一會,回答:那個時候,我已經死了。我們這代軍人,都要犧牲在戰爭中的。我們犧牲,只為孩子們能夠過上好日子。

薩沙寫了這麼多年抗戰歷史,只是為了一句話:為抗日犧牲的英靈們,永垂不朽。


薩沙


電視劇《亮劍》和原著小說《亮劍》有改編,小說《亮劍》中對魏大勇是這樣描述的:

一連的二排長魏大勇是1938年入伍的老兵,河南登封人,在少林寺練得一身好武藝。性格好勇鬥狠,因屢次在寺外大打出手而違犯寺規,被主持和尚攆出山門。他的一個哥哥在國民黨軍隊伍裡當連長,他實在無處去便打算找哥哥去當兵,好歹混個前程。結果碰上李雲龍的獨立團,1938年的八路軍還都戴著青天白日帽徽。魏大勇認為這是正規國軍便留下了。1939年獨立團在冀北清風店伏擊了日軍尾田中隊,雙方拼開了刺刀。魏大勇被五個鬼子圍在中間,他的戰友們見他處境危險便拼命向他靠攏,魏大勇競面不改色大吼道:誰也別幫我,和我搶功是怎麼的?戰友們目睹了一場高水平的刺殺表演。高手拼刺真是精彩之極,幾乎沒有多餘的動作,刀刀見血。一個鬼子向他的右肋突刺,他既不躲閃,也不格擋,身形穩如泰山,刺刀將要刺入右肋時,他的右肋部競縮進一塊,刺刀擦肉而過,而那個鬼子競被他以逸待勞的刺刀捅了個對穿,他的下一個動作更絕,飛起一腳順勢拔出刺刀,被刺穿的鬼子飛出一丈開外,而身後一個鬼子竟被他的槍托把腦袋擊得粉碎,拔刺刀和擊碎對手的腦袋只用了一個動作。而兩分鐘之內,五個受過嚴格刺殺訓練的鬼子便倒在他的刺刀下,戰鬥結束後,魏大勇被破格提升為排長,那年他剛滿18歲。部隊分兵後,李雲龍對和尚說:別當你那個排長了,給老子當警衛員吧。一下子被連降三級的和尚居然一點兒意見也沒有,很痛快地說:中,團長看得起俺,給俺臉,俺不能不兜著。這兩個膽大包天的傢伙湊在一起,很使趙剛心驚肉跳,不知他們會惹出什麼事來。

根據小說的原著,在1938年的時候魏大勇已經是排長了,後來給李雲龍幹了警衛員。如果魏大勇沒有犧牲的話,在抗戰結束時可以當個連長。比魏大勇晚加入八路軍的段鵬剛開始也是李雲龍的警衛員,到解放戰爭時期,李雲龍讓自己的警衛員段鵬下部隊基層鍛鍊,段鵬也取得了一些戰功。在解放戰爭時期,段鵬是連長,而資歷比段鵬深的魏大勇應該可以當營長,解放後的話魏大勇最多也就幹到副團級了。


歷史軍魂


李雲龍對魏和尚的使用,有戰爭年代,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性質。


和尚到李雲龍手下,也就是參加八路的起點高度是被俘的國軍第27師中士班長,而在小說原著中,他是國軍的排長。


按照我軍抗戰時期任用幹部的標準,和尚第一沒有很好的出生,根不正苗不紅,第二,沒有排級以上的帶兵經驗。第三,沒有井岡山根據地、雪山草地的資歷。對於這樣的人,才能再高,是不能亂提拔的。


李雲龍把他留在自己身邊做警衛員,實際上對和尚來說,是最合適的上升路線。李雲龍同時也需要武藝高強的魏和尚的保護。當然,從此魏和尚的上升速度,就和李雲龍密切相關。


李雲龍解放後授少將,任福建省軍區C海防軍軍長。如果和尚一直在他身邊,下連隊可以從連排長曆練起,不下連隊,可以做參謀等。段鵬比和尚資歷還要淺,到了解放後歷任C軍B團參謀長、梁山分隊隊長,應該是一個團級。那麼平反過後幹到老,估計能混到師級。



但是這是理論上的,李雲龍是個臭脾氣,升遷本來就慢,而和尚就更是我行我素。所謂良才擇主而侍,如果離開了李雲龍,和尚可能寸步難行。李雲龍和和尚的關係很像宋江和李逵的關係,李雲龍賞識和尚的才華,寵著他,護著他,慣著他,而他也非常忠於李雲龍,但是軍隊不是山寨,軍隊是要講政治的,李雲龍不是給自己帶兵。

後來李雲龍被整的時候,段鵬等人都看不下去,就更不要說一項無組織無紀律只聽李雲龍的話的和尚了,他肯定要帶人去報仇火拼,那後果不堪設想,甚至有可能有人要整李雲龍,會先拿和尚開刀祭旗,和尚的下場會很慘。


所以,和尚在抗戰中犧牲其實是最好的結局,一個有本事的人,被伯樂看重,為全民族團結抗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人生永遠停留在烈士的地位,對和尚來說,也是最好的歸宿了。


HannibalLecter


李雲龍有三個比較重要的部下,張大彪、段鵬和和尚魏大勇,這三個人在不同時期在李雲龍身邊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張大彪的角色設定是李雲龍手下的虎將,既能自己親自帶著敢死隊衝鋒陷陣,又具備一定的參謀業務能力,也能自己帶兵,是李雲龍比較器重的,也是唯一一個李雲龍從新一團帶到獨立團的幹部。但是他在劇中的角色設定也決定了他的戲份,因為他主要是用來打仗的,所以戰爭結束了他就消失了。

和尚魏大勇的角色設置是李雲龍抗戰時期的警衛員,在犧牲之前,他應該是擔任了團部警衛班班長,比如段鵬就是他的手下,但基本上沒有出現他帶部隊或者指揮其他人打仗的場景,都是跟在李雲龍身邊,衝鋒的時候跟著李雲龍衝,撤退的時候跟著李雲龍撤,主要任務是保護李雲龍的人身安全。

段鵬的情況介於魏大勇和張大彪之間,一開始也是在警衛班當戰士,魏大勇犧牲後,段鵬成了李雲龍的警衛員,但他在戰爭時期最後一次出現時的身份是在淮海戰役時擔任偵察連長,雖然仍然是李雲龍的二師直屬部隊,但他的身份已經不只是警衛員了,能夠帶兵打仗了。這也是他在戰爭結束後還能繼續晉升的原因,最後一次出場時,他已經是團參謀長了。

實際上,曾經在首長身邊擔任過警衛員或者警衛部隊指揮員的幹部,後來獲得比較快的成長的情況也是不少的,比如粟裕在井岡山就曾經當過警衛班長,但為期不長,就不斷升任其它職務了。這是因為,在戰爭年代,即使領導幹部身邊的警衛人員,在戰爭比較緊張的時候,也有可能被派出去擔任戰鬥任務,比如淮海戰役最緊張的時候,粟裕就把華野總部的警衛團也派出去參戰了。

此外,性格比較開朗的秦基偉在八路軍時期也曾經在八路軍前方指揮部擔任過警衛團團長,當時也被稱為朱德警衛團。秦基偉在回憶錄裡說,那時候腰裡挎著槍,背後揹著一把刀,他自己覺得比他後來當軍長、軍區司令員都要神氣,是他自己覺得自己最威風的時期。但後來隨著戰爭的需要,他也離開了總部警衛團,到一線戰鬥部隊擔任指揮員去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警衛員都有機會升任更高的指揮員崗位,有些警衛員後來就退役或者轉業了,而在戰爭年代比較頻繁的轉戰中,高級領導人員身邊的警衛員也是經常犧牲的,或者是在必要的時候被派到戰鬥部隊,也很容易犧牲。而且,這是絕大多俗話戰爭年代的警衛人員的結局,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高級指揮員的少之又少。

因此,雖然段鵬後來的職務確實在不斷提升,但這不意味著如果魏大勇也活著,就能獲得同樣的機會,畢竟個人能力是有差異的,一個人能做到的事,換一個人就不一定能做到了,而一個人做不到的事,換一個人卻可能就做到了。從警衛員到警衛班長,這是魏大勇和段鵬都做到了的,但是從警衛班長到偵察連長,這一步魏大勇就不一定合適了,因為偵查是需要具備圖上作業能力的,不只是需要拳腳功夫。

當然,在李雲龍進攻平安縣城時,魏大勇已經能夠帶領敢死隊衝鋒了,說明他這時已經具備了擔任突擊隊長的能力,說明他也是在成長的。不過這是一個不太合理的地方,因為突擊隊一般不僅僅需要勇猛,更需要戰術指揮能力,所以多數是由戰鬥經驗比較豐富的營連長來擔任,而不太會讓一個團長身邊的警衛班長擔任,比如張大彪擔任突擊隊長就很合適,也具備這個能力,但魏大勇就不太合適了。


蕭武


個人覺得很可能會是中校。原因如下。

一.魏和尚加入八路軍比較晚。大家看過《亮劍》都曉得,魏和尚是被日本人抓然後出逃中途加入八路軍的,可以說資歷比較淺,並沒有多少資歷,而張大彪比其入伍早,在魏和尚進八路軍是張大彪已經是營長了,就是這樣張大彪也不過是個大校軍銜,而魏和尚因為資歷問題,頂多就是個中校而已。


而且55年授勳的時候,但凡是將軍幾乎都是軍隊最早的一批人,幾乎都參加過紅軍長征,好比李雲龍丁偉他們,雖然只是個少將,但個個都是參加過紅軍長征走過草地的老兵了,哪怕是這樣,他們也只被授予少將軍銜而已,所以不用期待魏和尚軍銜能有多高,中校就是最頂了。

二.魏和尚軍功不顯。大家都知道,魏和尚的主要職務就是李雲龍的貼身護衛,並沒有明確的職務,雖然他武藝高強,但授勳看的可是軍功資歷的,魏和尚當時哪怕去做長高也不過是個營長,可能營長都不一定能當上,畢竟軍隊中比他有資歷和軍功的人太多。

而且魏和尚犧牲的時候已經是接近抗戰後期了,即使魏和尚後面不犧牲,其職務在抗戰結束前很可能是個團長,哪怕經過國共內戰,其職務也不會高,所以從軍功資歷層層篩選下來,他被授予的軍銜並不會太高,只能是個中校,上校都很難,畢竟在國共內戰時張大彪都是師參謀長了,也不過是個大校,所以其在中校的可能性比較大。


陽陽Vivian聊電影


如果魏和尚沒有遇害,能夠跟李雲龍順利迎來全國解放和建國,魏和尚究竟能有什麼樣的發展前程,這恐怕也是很多觀眾曾經想過的問題,畢竟身懷絕技的少林弟子魏和尚的犧牲太過於突然,如果沒有提早離開,他會不會能像段鵬一樣,有一個相對不錯的發展前程?



以筆者的觀點來看,這個可能性是完全有的,他也許達不到張大彪等人的高度,但也完全有可能發展為一箇中層軍官。至少從後來段鵬的發展履歷上來說,抗戰中後期他留在李雲龍身邊當了兩年左右的警衛員,解放戰爭開始以後他被下放到戰鬥部隊擔任軍官,淮海戰役充當偵察連連長,到了建國初期已經是團級幹部,而魏和尚與李雲龍的感情遠勝於段鵬,李雲龍絕對不會放棄培養魏和尚的機會,以魏和尚的能力,完全能夠做到段鵬後來發展的軌道,也許從個人感情來說,李雲龍希望魏和尚或者段鵬能夠長時間留在自己身邊,對於一向愛才的李雲龍而言,魏和尚如果能堅持到最後,將他外放出去是最好的選擇。



大概在魏和尚來到獨立團一年之後,在一次反掃蕩戰鬥中,李雲龍魏和尚與大部隊失聯,兩人聊天的時候李雲龍曾經說過,以魏和尚的身手下放到基層部隊完全可以當一個連長,以李雲龍的看人標準,他對魏和尚的評價絕不會出現偏差,但考慮到魏和尚當時畢竟是國民黨俘虜出身,出身不乾淨也沒有革命資歷,縱然魏和尚一身是膽,李雲龍也不可能貿然對他選擇重用,但在幾年之後,尤其是八路軍以及後來的解放軍不斷擴建,李雲龍也完全需要魏和尚段鵬這一類的人下放到基層部隊中,幫助他為整個大部隊開枝散葉。



某種程度上來說段鵬的軍旅生涯,很大程度上是李雲龍曾經替魏和尚所鋪設的路,很可惜魏和尚並沒有將這條路走到最後,但段鵬的成長也沒有辜負李雲龍對他的良苦用心。


遼寧資深球迷


魏大勇,也就是《亮劍》中,大家廣為熟悉的魏和尚,因為早年出家當過和尚,所以才得此綽號。如果說《亮劍》中李雲龍的人氣最高,那麼魏和尚的人氣絕對能排第二。之所以呼聲這麼高,很大部分原因是其身懷絕技、武藝高強,而且對李雲龍特別忠心。

魏和尚從少林寺畢業後,先是在中央軍72師服役,還幹上了班長,因為在與日軍坂田聯隊交戰中,72師被完全打垮,魏和尚也因為受傷被俘。在戰俘營中,日軍一支特種部隊喜歡用俘虜來訓練士兵,魏和尚在與一名鬼子軍官單挑獲勝後,搶了其配槍,然後隻身從戰俘營逃出生天。後來又機緣巧合被趙剛救下,並帶回獨立團。

因為李雲龍在晉西北打出了名聲,所以最終魏和尚選擇留在了獨立團,並擔任了李雲龍的貼身警衛員。曾經的國軍班長,既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又有一身好本領,現在能屈尊去幹一個警衛員,可見李雲龍的魅力之大。但是在獨立團,魏和尚雖說職位不高,但在團裡也是橫著走的主,除了團領導外,誰都不服,也沒人敢惹。

此後在獨立團經歷的大小戰鬥中,魏和尚均有不俗的表現,比如在伏擊日軍華北觀摩團中,手刃日軍少將旅團長服部直臣;在一次八路軍針對日軍的反掃蕩中,魏和尚更是上演單騎救主,一個人成功將病重的李雲龍背出日軍包圍圈,簡直像極了三國時期的趙子龍。但是好景不長,就在抗戰勝利前夕,魏和尚在一次外出執行任務時,遭到土匪伏擊,一代豪傑就此謝幕!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魏和尚沒有死,在抗戰勝利後,他能在八路軍(解放軍)中當個什麼官呢?

這裡就要提到一個人,段鵬,此人原先也是李雲龍的警衛員,與魏和尚一樣,武藝高強,二人功夫應該在伯仲之間。抗戰勝利後,段鵬在李雲龍的2師當上了偵查連長。若論資歷,段鵬比魏和尚加入八路軍的時間要短,如果再加上中央軍時期的履歷,魏和尚早就是班長了。另外,在突圍到趙家峪前夕,李雲龍曾經也說過,魏和尚有上百次戰鬥經驗,當個連長都不算啥。

所以抗戰結束後,如果魏和尚還活著,最起碼也能當個營長了!


小Young視界


魏和尚的背景電視劇與原著小說的不太一樣,但都很有意思

關於魏和尚的背景,大部分都採用了《亮劍》電視劇中的交代,魏和尚是中央軍七十二師士兵(班長),在忻口會戰的時候被日軍俘虜,後來打死幾個鬼子跑了出來,被獨立團政委趙剛救下,前頭當了趙剛的警衛員,後來擔任李雲龍的警衛員,最後被黑雲寨的土匪山貓子下黑手給打死了。

實際上在原著小說中,魏和尚的背景有意思的多了,魏和尚在少林寺當過和尚,因為好勇鬥狠,屢犯戒規,像魯智深一樣被逐出少林寺,無路可走的魏和尚便去尋找他在國民黨部隊的哥哥,結果碰上了獨立團,因為當時獨立團也戴著青天白日帽徽,讓魏和尚以為這就是國軍呢,沒成想當成了八路。

但是魏和尚殺敵可一點不含糊,尤其是在打小鬼子的時候,那叫一個兇狠,因為殺敵多,魏大勇被提拔為排長,在獨立團是有名的武藝高強的人。

結果在獨立團化整為零的時候,上面也管不到獨立團了,李雲龍就對魏和尚說“別當你那個排長了,給老子當警衛員吧。”然後魏和尚才說了電視劇裡面那句話“中,團長給俺臉,俺得給兜著。”

就這樣魏和尚一下子被連降三級,從排長當上了警衛員。

魏和尚這個人不喜歡當官,也不適合當官

以前我答過一道題,就是講李雲龍為何重用張大彪,而不給和尚一官半職,實際上魏和尚的官職還是李雲龍給擼下來的,而魏和尚還屁顛屁顛的挺願意的,說明魏和尚這個人並不是一個當官的料,也並不喜歡當官。

魏和尚其實就和魯智深一樣,喜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這一點李雲龍一點都沒虧待他,全獨立團伙食最好的就是魏和尚了,子彈隨便使,一路全是綠燈,李雲龍配魏和尚能把獨立團的天給翻了。

所以,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小說,魏和尚都不是一個喜歡當官的人,喜歡當官的人一般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而魏和尚是光腳不怕穿鞋的,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因此不適合當官。

如果魏和尚不死,經歷就是段鵬一樣

因為魏和尚死了,所以李雲龍提拔段鵬擔任自己的警衛員,段鵬和魏和尚就是兩種人,段鵬做事說好聽點是謹慎,難聽點就是瞻前顧後,一句話就是想的比較多,後來被外放成偵查連連長。

實際上魏和尚也不可能擔任獨立指揮作戰的任務,而是帶領一小撮人深入敵後,像一把尖刀插入敵人的心臟,想太多反而沒有用,上就完了。

因此,這種衝鋒在前的性格肯定會讓魏和尚成為一個烈士,而不是大官,也就是魏和尚不可能不死。

很多人會說魏和尚會成為警衛營長什麼的,純粹是扯淡,魏和尚從頭到尾就沒怎麼起到保護首長的作用,別看魏和尚一直跟在李雲龍身後,實際上警衛員有責任和義務組織軍事長官身入險境,以身犯險。

可是你看魏和尚,跟李雲龍一塊到醉仙樓殺小日本鬼子,李雲龍要當突擊隊長,他也跟著一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