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雍正王朝》中任伯安为江南盐道,年羹尧剿灭江夏镇为什么敢一刀杀了?

红雨说历史


屠灭江夏镇是《雍正王朝》中颇为精彩的一笔,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是两位皇子作保年羹尧也没有胆量在江南大开杀戒,屠灭一个镇子。



在这场杀戮中死去的不光有任伯安,还有两个现任官员,名字我记不清了,是作为太子的特使,到江夏镇拿官位收买任伯安的。在电视剧中,任伯安当天大摆宴席,除了这三位应该还有许多当地官员士绅在,年羹尧真的全杀了这件事没人兜得住。



另一方面,就算四爷,十三爷想兜,那些被杀官员的家属也不会同意,年羹尧屠灭江夏镇得到了大量的财富,估计要几百万两甚至更多,而江夏镇被屠之后,八爷,九爷,十爷在一起说的明白,那些钱是八爷党的经济命脉,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八爷党绝对不会放过年羹尧。


不过有一个情节颇值得玩味,四爷烧了百官行述后,康熙要了解事情经过让年羹尧觐见说明,说明屠灭江夏镇的事康熙肯定是知道的,任伯安利用百官行述,结党营私,摆布朝局,本来就有挑战皇权之嫌。最作死的是任伯安竟然用百官行述拉拢太子,太子真的得到了百官行述就可以操纵百官,甚至可以架空康熙,这一举动,等同于谋逆。因此,康熙起了杀心,甚至屠灭了整个江夏镇。这也是这件事发生的唯一可能性。真正让年羹尧屠灭江夏镇是康熙,而不是当时还是皇子的雍正。所以,别说是任伯安,就算是皇亲国戚当时也得死。



醉美木渎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小时候,我就是历史迷,偏爱看一些历史书、历史剧。但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它为了塑造冲突与戏剧张力,都是有剧本的,不可能完全重复历史。

此处,我们就《雍正王朝》这部剧而言。《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先生的同名历史小说。

年羹尧覆灭江夏镇,在《雍正王朝》这部剧里令人印象深刻。

先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年羹尧是四爷的包衣奴才,后考中进士,目前在四川任总兵。任伯安是九爷的门人,很会钻营,曾在吏部主事,后任江南巡盐道,因收贿受贿、滥用职权、包庇罪被革职。赋闲在家做土豪乡绅。

年羹尧覆灭江夏镇的时候,任伯安已经赋闲在家,并不是巡盐道,而且他已经失去了八爷九爷的庇护。


年羹尧为什么敢杀那么多人?

第一,他是带着使命来的。

年羹尧带兵千里迢迢从四川赶来,这么大的动作,这么大规模的行动,别人怎么会不能察觉?正是他得到了调令,所以才可以安然从四川到江夏。他后面绞杀的时候,拿出兵部十三爷的手令。手令内容是什么,无人知晓,只是从年羹尧嘴里说出来。

第二,他的行动得到授权的、并精心策划的。

如果单纯拿着手令过来抓人,那肯定不会顶着掉脑袋的风险去屠杀整个江夏镇。应该是暗中得到某种授权,很大可能这种授权来自四爷。

因为在《雍正王朝》电视剧开篇的时候,四爷和十三爷在江南筹款赈灾时,触动了任伯安的利益。在过江夏镇的时候,任伯安的妹夫和属下抬出康熙爷的御赐牌匾,逼着四爷和十三爷下马过江夏。此事,四爷一直耿耿于怀。

为了完成任务,年羹尧和岳钟琪做了精心策划。剧情里很精彩,先是假扮劫匪,后面拿出手令,缴了江夏官兵的武器,岳钟琪拔剑呼号为令,开始大规模斩杀,最后放火烧光。


第三,年羹尧贪功和灭口。

为什么要派年羹尧去呢,是因为当时皇子们争储日盛,再加上任伯安在吏部时,找人编纂了《百官行述》。里面记录了百官的各种罪证。此书一出,落到八爷党手里,几乎可以控制很多官员,并以此来打击太子党和其他人。可谓是杀手锏一样的利器。

年羹尧去的时候,在场的除了九爷的门人,还有太子的师爷。

他按照之前的计划,覆灭了整个江夏。甚至包括灭口了江夏的驻防官兵。

一来,他拿到了当票,完成了任务。二来,为四爷报了当年的仇。第三,就是杀人灭口。

第四,他们算定了康熙、太子党、八爷党不会大肆追究。

年羹尧在去江夏镇之前,他是犹豫的。此刻康熙正带着张廷玉等在南巡。年羹尧害怕自己事后被清算,特意深夜拜访了张廷玉,想探探张廷玉的口风。张廷玉是皇上的重臣,他是人精。当即知道年羹尧所谓何事,他并没有说破,只是暗示他不要杀戮。从不收礼的张廷玉收了他送的橘子,并赠予湖笔。

以年羹尧的聪明才智,已经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结合后面,四爷得到《百官行述》,并私自处理,跟众皇子一起用一把火烧了。

康熙心里对这件事非常肯定,但是不能表现的太明显,此事干系重大,既涉及到太子和皇子们的内斗、又涉及百官,他只好就此作罢。年羹尧覆灭了整个江夏镇和江夏的守军,结果仅仅只做了降级处理。

通过这件事,让四爷对年羹尧更加器重,后面的剧情不一一解释了。


以上是我的看法,朋友们怎么看呢?

欢迎大家留言、关注,一起交流。


彩民洋洋


原本是“礼仪德化”之地的江夏镇,被任伯安兄弟、刘八女搞的乌烟瘴气。就连四爷胤禛和十三爷都在这里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年羹尧剿灭江夏镇,既是替四爷”复仇“也是替康熙清理门户。

任伯安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身为从三品的江苏巡盐道,任伯安在任上捞足了油水。黄河发大水,任伯安等人却吝啬至极,不肯出钱赈灾。四爷胤禛和十三爷胤祥威逼之下,任伯安这才掏了200万两银子。这其中,还有100万两是要孝敬九爷等人的,给了四爷等人200万两,其中的100万两便不会再孝敬上面了。由此可见,任伯安是个十足的吝啬鬼,像极了”葛朗台“,在钱财方面,他为富不仁,自诩精明,实在是大清的蛀虫。

因为刑部大案的发生,任伯安的弟弟任季安被正法了,任伯安也被革职了。任伯安,抬出了多年珍藏的《百官行述》。任伯安妄图利用《百官行述》搭上太子胤礽,从而达到咸鱼翻身的目的。

谁知,任伯安遇到不是善茬,而是杀伐果决的四川提督年羹尧。提督是从一品的朝廷大员,年羹尧是无论如何都看不上任伯安这种无耻肮脏之人的。

年羹尧带着刑部十三爷手令,秘密前往江夏镇捉拿刘八女,夺取《百官行述》。此次行动,原本要秘密行事,谁料淮安营的千总阮必大跳了出来,年羹尧只能表明身份,见机行事。

一场秘密行动演变成了公然的抓捕,为了掩人耳目,年羹尧只能大开杀戒,剿灭江夏镇,而任伯安,作为首恶分子,自然难逃一死。年羹尧为什么敢一刀杀了任伯安呢?

一来,年羹尧作为朝廷大员,奉手令拿人,却遭遇到了巨大的抵抗,而任伯安只是未复职的三品小吏,年羹尧可以名正言顺将任伯安正法。

二来,任伯安实乃十恶不赦之徒,江夏镇是藏污纳垢之地,给四爷和康熙皇帝脸上抹了黑。年羹尧正好将任伯安除掉,实在是大快人心之举。

三来,此次夺取《百官行述》的行动,原本就是一场四爷组织策划的秘密行动,为了防止走漏风声,为八爷党等人察觉,年羹尧只能将任伯安、刘八女、阮必大等人全部诛杀。

任伯安的死是咎由自取,年羹尧敢临机专断,正显示出其不凡的实力。此次行动过后,年羹尧不降反升,被康熙任命为四川巡抚。由此可见,康熙对年羹尧的斩首行动,也是极为肯定的。


风雪梦不逝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出自《雍正王朝》,那就结合《雍正王朝》来谈。

江南盐道的任伯安此时早已解甲归田,充其量是个士绅,但他可比一般士绅强太多,一来是为官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各省各衙,地方官员见到他都是客客气气的,二来他保管着《百官行述》,这可是他保命和东山再起的底牌。

他就是清朝的胡佛(美国联邦调查局第一任局长,任职长达48年,美国各级官员黑材料都在他手里,谁都不敢动他)。

志在大位的老八和太子都想拉拢他,只要有了这本书,就把大部分官员的命根子捏在手里,有了百官的支持,大位有望。

这当然是一个错觉,以康熙乾坤独断的个性,莫说是百官,就是千官万官,他说不行也是不行。

但这毕竟是一件很恶心的事情,一旦败露,天下震动,不惩治,于理不合,惩治,官场塌陷,政局动荡,活脱脱一颗烫手山芋。

此时的雍正,尚未介入到夺嫡一线,积蓄能量的他更多想着为父分忧,为朝廷分忧,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件事情消灭殆尽不留痕迹。

皇家弟子游走在法律边缘,必然的有得力干将。

年羹尧出场了!

年羹尧封疆在外,早已不在是四爷手下那个唯唯诺诺的奴才,杀伐决断,交给他办最合适,也最放心。

但年羹尧明显有失控的迹象,他不仅把事办了,还把人杀了,钱抢了,这是雍正意料不到的,也为后来个人的悲剧埋下伏笔。

年羹尧为什么敢杀任伯安? 因为主子的把柄在他手里。抢劫是你让我做的,如果你追究我杀人,抢劫的事情就会被揭发出来,何不趁机中饱私囊,赚个盆满钵满。

倒霉的任伯安,他想黑吃黑,却被年羹尧黑吃黑。

天下乌鸦一般黑!



日慕乡关


换做是我,也敢一刀将这个害人精给杀了。

任伯安虽然是江南盐道的官,虽然有后台八爷党的九爷胤禟,但是他手里有个让世人恼火,包括康熙皇帝老儿恼火的东西《百官行述》,那就不同了。这东西是个祸害,不仅仅难以保住别人,更难保住自己。

如果你还记得《康熙王朝》里面李光地给康熙出了个“风闻言事”的主意之后,惹出来了多大的风波,你参我,我弹你,真伪难辨,事实难查就知道了,这跟武则天时代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多少有几分相像之处。

任伯安,真是同类事件的始作俑者。他不该死谁该死?何况他遇到的还是像年羹尧这样杀伐果断,聪明钻营之人。所以,这还得从几个方面来说。

1.任伯安小人干了件害人害己的大事。

任伯安利用吏部工作的经历,搞了一本《百官行述》,其实就是掐朝廷官员的小辫子,然后为己所用,以谋取私利。整整四大箱子,数百官员落入其中,这样的腐败按照现在的话说,是一坨坨,一窝窝的,利益牵扯数百条。不说别的,像这样的情况,就是放到现在,也是触目惊心的。

这任伯安胆子也是太大了,自以为扯着百官的小辫子就可以寻求私利并在关键的时刻保全自己,谁知道你牵扯的面太大,太多,太复杂,所有的利益链条都难以调和了,那么,你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想想“风闻言事”的结果,康熙皇帝也只有禁止了,因为你根本不可能将每个人都绳之以法,如果都绳之以法,那么朝廷上下连人都没有了。

所以,任伯安既害人,又害己。他必须死。这是他犯下的不可饶恕的前提。

2.江夏镇的渊源留不得任伯安。

也许任伯安自以为有八爷党撑腰,其所属狗仔如刘八女等就在江夏镇耀武扬威,而且摆出的还是康熙“礼仪德化”的匾牌,欺压皇子胤禛在江南筹款赈灾,这不是用康熙的面子砸康熙的面子吗。

任伯安要是知趣,恰恰应该顺应老四胤禛筹款赈灾的事多些分担,为保全康熙的名声多出力,没想到他居然以此来阻扰老四胤禛一行,这不是又在损害康熙的名声吗?毕竟这天下还是大清的天下,是康熙的天下,还不是八爷党的天下啊。筹款赈灾是康熙的命令和旨意,不是老四胤禛的旨意,这点都分不清楚。他丢脑袋也是迟早的事。

这个经过,年羹尧是全程参与了的,他深知任伯安这回已经到了阎王十七层殿了,就差一层了。

3.任伯安必死是众望所归。

谁都希望任伯安死,无论是被抓着小辫子的朝廷官员还是没有被抓的,因为这样的人台阴险险恶了。就算是年羹尧不将他一刀杀了,也逃不了一死。《百官行述》救不了他自己。

其实,年羹尧斩杀任伯安,并不是猜度准了康熙和胤禛的心思,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任何人都会做出弄死他的决定,只看你决断不决断。如果年羹尧交给胤禛来处理,估计任伯安也会出奇而死,要是交到康熙手里,康熙更不会留他。

这事应该这么看,如果你够聪明,免得皇帝皇子们手上粘血,自己动手干掉他,还能都到褒奖,如果交给皇子皇帝们处理,他们也不会怪罪你,只是会觉得你太过老实,担不了大任。想透了这一点,只要够果决,杀了这家伙,反正没事。

假如:年羹尧最后将任伯安交给了朝廷让康熙来处理,康熙会很恼火,因为这是一件朝廷的丑闻啊。大清天下就会认为是朝廷和皇帝出了问题,那康熙脸面何存?千古一帝的美名还要不要?这一层,才是年羹尧把握最准的层面,也是他敢大开杀戒的终极原因。


青灯问史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当中,年羹尧“血洗江夏镇”,把包括九阿哥胤禟的门人任伯安,太子派去谈判的师爷在内的江夏镇所有兵民全部灭口!这在整个电视剧当中是最血腥,最残忍的一段,展现出的是“九子夺嫡”的残酷。

但要说明的是,此时的任伯安已经不是“江南巡盐道”了,因为他的弟弟任季安强奸杀人,并伙同他的小舅子刘八女买通刑部上下用无辜的百姓顶替受死的“宰白鸭”一案,任伯安被朝廷罢免了官职,相当于赋闲在家的士绅富豪。

正因如此,“官复原职”就是他向新太子献上《百官行述》的交换条件,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放了被判终身监禁的小舅子刘八女,太子的师爷就是带着太子给任伯安的“同意交换条件”的亲笔信到江夏镇和任伯安谈判的。

假如任伯安仍然是巡盐道的官职的话至少是“从三品”,年羹尧恐怕还没那个胆子不经请旨杀一个朝廷从三品以上官员。尽管年羹尧是四川提督 ,从一品武官,但他毕竟不是“钦差大臣”。

但这个情节,却充分反应了年羹尧这个人的特点:心狠手辣,贪财害命,并且善于趁火打劫,事后守口如瓶。

这是个非常管用的但很危险很难驾驭的“干才”。

这件事发生在第一次被废的太子胤礽复位之后。

太子胤礽因为贪赃枉法,胆大妄为,失德乱政在康熙四十七年被康熙废黜。这次废黜太子,其实是一次仓促的决定,至少是在没有准备好替代者之前,一怒之下做出的决定。

康熙之怒,是因为他的这个太子,偷吃偷到了他的碗里,这个混账小子居然和他的妃子私下苟合。

但是,在看到太子被废之后八阿哥胤禩的咄咄逼人的阵势,康熙觉得这个老八比废太子更可怕,废太子只是失德,这个老八就是要和他宣战。

于是,康熙不顾自己背负“出尔反尔”的名声,收拾了支持老八的佟国维,贬了马齐的官,同时,很快就恢复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康熙认为,胤礽经过一次被废,应该吸取教训,知道如何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辅佐他管理朝政,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认真修德,改变形象。

可是复位的太子胤礽,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得瑟。在康熙带着张廷玉南巡留下他监国期间率性胡为,趁机打击朝中当初没有支持他复位的大小官员,任意处罚。

胤礽的行为,搞得朝廷上下怨声载道,反对和抵制的情绪越来越大。

太子胤礽感到了压力,如何制服满朝文武让他很恼火,也很头疼。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的随从近臣向他推荐了任伯安,因为任伯安的手里有一个《百官行述》。

《百官行述》是任伯安在做朝廷吏部主事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用各种手段私下搜集整理的朝廷三百多名官员的见不得人的“黑材料”。

毫无疑问,有了《百官行述》肯定是有利于控制这三百多名大小官员,让他们俯首帖耳的。

这个《百官行述》不仅是太子需要,八阿哥也需要,但最终,任伯安选择了与太子交易,并投靠太子,因为太子能给他的,肯定比八阿哥多。

这个交易,被四阿哥胤禛知道了。

四阿哥和他的师爷以及十三阿哥胤祥,共同策划了一个极其周密的计划,目标就是抢在太子胤礽或八阿哥胤禩之前,到江夏镇夺取《百官行述》,那个时候,胤禛他们还不知道《百官行述》不在江夏镇而在京城,甚至就在八阿哥名下的当铺里,更没想到,会有一封太子的“亲笔书信”。

年羹尧被胤禛指派去完成这个任务。

年羹尧很清楚,这个任务就是一个风险大到掉脑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差事,办砸了必须自己担着,不能连累他的主子,办好了,一辈子不许张扬,泄露天机也会招来杀身之祸。

但是,年羹尧的这个差事办的非常精彩——拿到了寄当《百官行述》的当票,就相当于拿到了《百官行述》;同时还有很重要的意外收获:得到了太子给任伯安的亲笔信。

这个收获实在是令人惊喜。得到了这些东西之后,年羹尧开启了残忍的杀戮模式——整个江夏镇被他灭门了。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并不是简单的野蛮和血腥,其实他是有非常清晰的目的性的,只不过一般人面对这样的局面,想得到,说得出,未必做得到。

年羹尧是敢想更敢把事做绝。

年羹尧血洗江夏镇应该有一下三个目的:

第一,就是灭口。他需要这件事情不留任何隐患,既为了永除后患,更为了彻底的死无对证的侵吞江夏镇的巨额财产。为此他拉岳钟琪下水。

第二,至少算是给他的主子当年在江夏镇受到的“下马之辱”。当然,他只会让胤禛和胤祥感受到他的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凡是让主子受辱的人都得死,任伯安和刘八女是主犯,首当其冲的必须死。

第三,年羹尧还是十分希望他所办的这个“掉脑袋”的差事能有人出面为他撑腰,毕竟 杀了那么多的人,甚至包括官兵。所以,他要把动静整大,屠镇之举,只要传出去,他的主子是一定要想办法给他找个背锅的。

年羹尧不愧是进士出身的带兵武将,他深知“黑吃黑”的精髓。

果然,尽管胤禛知道了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也知道了年羹尧在江夏镇捞到的绝不仅仅是《百官行述》和太子的亲笔信,但怒火中烧的胤禛,最终还是强忍着愤怒,不但没有处罚年羹尧,还把血洗江夏镇的后果,替年羹尧担了下来,当然,他很快就把这个锅甩给了太子胤礽。

年羹尧“绑架”了一次胤禛。算是趁人之危吧。

也就是因为年羹尧“血洗江夏镇”,让四阿哥胤禛对他起了疑心,并决定对他加强监督控制——胤禛感受到这是一个有胆识有能力有野心难以控制的人,用好了可以帮他成就大事,用不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灾难。

之后不久,胤禛就想办法把绝对忠心不二,又聪明机灵的李卫派到了年羹尧的身边。

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年羹尧在胤禛面前最终不会有“善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