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的九子夺嫡,为何八爷党四人敌不过四爷党二人呢?

苹果知名达人


我来答。这种事情不是比谁人多的,而是谁懂得康熙帝的心理,懂得隐藏实力,取得康熙帝得好感。



在九子夺嫡的康熙朝,八爷胤禩与四爷胤禛为后期两大夺嫡阵营。八爷党的几位皇子主要有八爷胤禩,九爷胤禟,十爷胤誐,十四夜胤褆。四爷党主要有胤禛和十三爷胤祥。八爷当时有八贤王美名,底下有一群拥护的大臣,当时风头很盛。而他失败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太出风头,当时太子第一次被废时康熙帝既生气又痛心,而当时拥护八爷的大臣却上书请求立八爷为太子,这让康熙很生气,直接训斥了他,并对他产生了猜忌,随后胤禩逐渐失去了夺嫡的机会。


而四爷胤禛当时却猜中了康熙帝的心理,皇帝忌惮皇子夺嫡,有厌恶结党,所以胤禛后期伪装了自己,不参与夺嫡,不结党,甚至当时传出了闲王的名声,这也因此与康熙帝拉近了距离。但其实,胤禛私下秘密在积攒实力,像年羹尧,隆科多等大臣都是胤禛的人。所以,最后四爷胤禛登上了皇位。


小姚的记录


这得从两个人的行事风格来说。

先看老八。此人有贤王的美称,又像是个狭王,受人尊敬。当时的人提起他总是能找到很多赞美的词来形容他。无论是皇室宗亲还是下属,都对他赞美有加,这明显是一个朋党,只要脑子正常的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皇帝最不能容忍的。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个阴谋,凭借康熙皇帝的能力,老八这点花花肠子是瞒不过他的,他想当储君,说白了相当皇帝,看到这一层也就不难理解老八的所作所为了。老八只好空名,做事极其高调,但能力却是一般,皇帝交给他的事情他办的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还有,你看他周围的那些人,都是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论惹事一个比一个厉害,论办事一个比一个蠢材。看一个人如何,看他身边的人就是最好的证明,所谓啥人找啥人,他的水平和他身边的人也差不到哪里去。

再来看老四。此人深谙权谋,这是作为皇帝最最重要的技能。原本他和储君毫无干系,但经过自己的运筹成功登上皇位。康熙坐朝时,让老四去办的事情,老四以非常低调的姿态把事情完美做成,这些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且老四对人感觉都一样,没有过分照顾谁,也没有过分讨厌谁,最起码没有老八表现的那么明显。而且仅有一个谋臣,还是个内室谋臣,外人几乎都没啥印象。但这个谋臣和明成祖的姚广孝非常像,好像生来就是个野心家,只为证明自己那旷世奇才,别无所图。而老八身边那些人绑在一起也顶不过这个坡脚谋臣。另外就是年羹尧,这是个执行力超级强的下属。而唯一强有力的外援就是老十三,这是个在军队里有超高威望的悍将,一旦得到他的支持,这就成功一半了。事实证明,在康熙死后,老四差点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老十三一来,大事已定。

通过对比,就会发现老四确实比老八优秀,尤其是那极深的城府,是皇帝的不二之选。


野史集001


只说其中两条理由。但都非正史记载。

一,八爷党过于傲气,太轻视某些臣子;二,又加上一个猪队友十阿哥胤䄉。

恭喜八阿哥,贺喜八阿哥。

八爷党过于轻视的康熙臣子有两位,一位是张廷玉,另一位是衍璜。

表面上,张廷玉升官升得极慢,康熙60年才就任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士。但是,张廷玉从很早就身居内廷,“久持讲握,简任机密”。他的经历有点像秦朝的李斯。官职看似不高,却能时时接近康熙皇帝,偶尔三言两语,天长日久,也足以改变康熙的心境。

跟电视剧不一样的是,其实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跟张廷玉接触得非常早。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是胤禛的老师,所以两人很早起便有所交往。张廷玉经常在康熙身边,他的一些话,康熙很听得进去。

在这一方面,胤禛可算是占了大便宜。

和硕显亲王衍璜是肃武亲王豪格的曾孙,为第四代肃王。从表面上看,衍璜在九子夺嫡中并不显眼,但是,八爷党偏偏输给了这不显眼。

衍璜辈份小,也比雍正小着十来岁,小小年纪袭了世爵,看似是个富贵闲人。但是,历史上真实的衍璜却是个特务专家。他利用他的不起眼,替雍正处理了很多“江湖事”。很多人都知道,雍正有一个最出名的特务部队“血滴子”,也叫“粘杆处”,在暗里帮助雍正做了不少事,而这其中,衍璜居功甚伟。

衍璜受雍正的信任到什么程度?雍正8年,由他打理潜邸也就是雍和宫的事务。正常来讲,当时原四爷党的皇族功臣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都在,怎么会轮到一个小字辈的衍璜来管理潜邸呢?可见他被雍正看重到什么程度。

另外,雍正13年,也就是临死前,又解除了衍璜的职务,这是为什么?恐怕是觉得衍璜万一坐大,可能对即将登基的乾隆不利吧。至于乾隆登基后,令衍璜总管镶白旗觉罗学,这就是后事了。

在野史里,曾提到衍璜根本是个特务头子,从衍璜的奇葩经历看,也不像是空穴来风。

十阿哥胤䄉,由于11岁时生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病逝,他一直跟随八阿哥,是八爷党里的铁杆核心成员。《清史稿》中对他的描述很短,但是在民间,这位十阿哥却有“十阎王”之称。由于胤䄉出身高贵,没什么人敢指责他的为人处事,使得这位十阎王越发骄纵跋扈,随意打骂责罚官员,自己名声不佳,也间接使八爷党得罪了很多人。

在他这,没道理可讲。甚至说,这位十阿哥胤䄉的心里根本不存在那些礼仪概念。

胤䄉的奇葩举止,一直到他被圈禁也没改。长达十三年的圈禁生活,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跟八、九两位阿哥全然不同,终于活到了乾隆2年,最后被放了出来。


纯钧LHGR


关键在康熙。做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清朝能够有二百多年的江山,康熙是最终的确立者,文治武功不愧为一代大帝。但英雄迟暮,加之身在高位,本有暗疾,帝王病就发作起来,这是夺嫡之祸的根本原因。

生命将尽,回天无力,做为一代雄主,也犯了戒之在得的毛病,回首一生,纵已繁华无限,但更有不甘,多想再活五百年,而儿子们呢都长大了,眼巴巴想接班,朝中大臣不管是忠是奸也开始关注接班了,这让老皇帝心情复杂了烦躁,权力已成为他最大也是唯一的得,如一心一意宠爱的绝世美女,成了心尖肉和禁娈,谁想动,甚至多看一眼都恨不得咬死谁,而且随年龄愈老而愈狂。

这样悲剧开始了,几十年培养的太子成了眼中针,钟爱儿子因为是法定接班人,因为众臣拥戴,因为干练处理军国大事,让老皇帝有同槽争食的危机与愤怒,虽有不舍还有下口咬死了,但午夜梦回,也难免心痛,太子毕竟也成了他自身的一部分,面对必然交出的权力,心理更加失衡,这个时那些远不如太子重要的儿子谁靠过谁玩完。

长子心动了,并且有了行动,差点掉脑袋。八爷温良谦虚,有贤名而自得,更让老皇帝恶心的不行,认为是虚伪的妄想最高权力,特别是老八出身低微,就一句话,你孩子也配!越多人加持老八,他就败的越快。

太子废后,长子也关押了,老四地位在法统上正当了,加之是嫡出,自然在心目中就重起来,主要是老四用阴狠干事,自甘孤独和污名,表示了对权力这个老皇帝禁娈的疏离,满足了康熙的心理,最终必然胜出。

这其实不存夺嫡…


西鲁


首先,在康熙朝晚期出现的“九王夺嫡”事件中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势力集团并不是只有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两个人,还有皇十六子胤禄和皇十七子胤礼。至于实力强大的“八爷党”为何没有争过“四爷党”,个人认为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八爷党”看似实力强大,人数众多,但其内部组成人员并不团结甚至并不一心。首先,“八爷党”从以皇八子胤禩为首再到后期以皇十四子胤禵为首的变化就能看出来,这个势力集团并不稳定。皇九子胤禟虽然能够提供财力支持,但皇十子胤俄就是一个行事放纵的公子哥,什么忙帮不上不说,还经常给这个集团惹麻烦。

“四爷党”则不同,这个集团虽然人数不多,但各个都在险要位置,对夺嫡之争能起到关键作用。九门提督任上的隆科多、川陕总督任上的年羹尧,都在夺嫡的最后关键时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点:胤禩等人在夺嫡策略上犯下了致命错误。胤禩等人从一开始就将太子胤礽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认为只有先将太子扳倒,才能拥有夺嫡成功的绝对胜算。殊不知,胤禩等人将太子扳倒的同时,也被其他人渔翁得利了。胤禩等人在扳倒太子的同时也得罪了康熙皇帝,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胤禩失宠,“八爷党”党首换成了皇十四子胤禵。

第三点:康熙皇帝背后相助。随着“八爷党”党首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为大将军王,远往西北征战,“八爷党”就成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局面。虽然京中有皇九子胤禟和胤禵书信往来,时刻传达京中动态和康熙皇帝身体状况,但毕竟远在西北,远水不救近火,这个时候已经基本确定了“八爷党”的失败。而这个时候的胤禛正在加紧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现,争取改变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以获得圣心。康熙皇帝虽然在康熙六十年将胤禵召回京城一次,但很快又让胤禵返回了西北,这给胤禛等人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再加上制约西北大军粮草的年羹尧和掌管京城九门的隆科多鼎力相助,即使胤禵面对胤禛获得皇位以后,用带兵造反的心,也难以形成事实。所以,康熙皇帝在此期间对胤禛的直接或间接帮助非常大。

所以,这个看似实力强大的“八爷党”到底没能争得过“四爷党”。


正说清代十二朝


八爷之所以没有胜过四爷,其中有两条重要原因:1、朝政需要改革,2、人心不齐,各怀鬼胎

一:朝政需要改革

太子组、八爷组、四爷组,康熙末年为了争夺皇位,他的这些儿子们简直快要闹翻天了。可是无论他们怎么闹,用什么方法闹,康熙皇帝始终看的清清楚楚。他不去干涉,他要从众人中找出一位有心机、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皇子出来继承皇位。

康熙临终前对雍亲王说的一番话足以证明,他想要的继承人是什么样子:“八阿哥胤禩处处学朕,可他处处学的不像,朕是以宽仁治仁,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江山彻底毁坏。

十四阿哥,胸襟狭小可他胆子过大,用于治兵尚需谨慎得当,用于治国则必然坏事。

十三阿哥,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可他嫉恶如仇不会权变。

朕把这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吏治匡补朕的过失”

由此可见,康熙皇帝需要的是,一位能够敢于改革吏治的人,而不是宽仁温和的。所以八阿哥一开始就输了。


二:人心不齐,各怀鬼胎

八爷组四人分别是: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

老八最贪心,不仅想要皇位而且还很贪财。这一点,从他被抄家后竟然还能拿出十万两银票,就可以得到验证。

老九、老十思想就简单多了,他们拥护老八,就是因为老八“宽仁”,允许他们贪财。

老十四不贪财,只不过自从做了大将军王,他也动起了争皇位的心思。

而反观四爷这边,文有足智多谋的邬思道,武有带兵多年老十三,最主要的是他们二人没有其他想法,只是一心一意的辅佐四阿哥。

“兵在精,而不在多”。八爷一伙是‘四个人却有三个想法’的一团散沙,而四爷这边却是能文能武的铁三角。因此,八爷必输。


毛驴儿谈历史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但在比时运、比手段、比能力的政治斗争中这句话并不适用。康熙年间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随着清宫剧的热播,不断演绎,已经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斗争,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大阿哥、太子党先后淘汰,最后演变成以胤禛、胤祥等组成的“四爷党”和以胤禩、胤禟、胤(礻我)、胤祯等组成的“八爷党”之间的决斗,而最后,看似实力不济的“四爷党”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赢家,“众望所归”的“八爷党”一败涂地,最后结局悲惨。仔细分析,“四爷党”的胜出是必然的。

一、看似康熙盛世的后期实际千疮百孔,何人能够查漏补缺才是最佳人选。康熙8岁即位,智擒鳌拜、平定三藩、亲征蒙古、收回台湾,一生文治武功,被称千古一帝。在位60年,后期难免政事懈怠、吏治不兴,据说雍正继位时,国库仅有800万两白银(对比一下雍正逝世时是6000万)。做为一代明君,康熙肯定也知道大清帝国存在的问题,也肯定一直在考虑继承人的问题,那么,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一定是优先考虑的。

二、为什么能解决问题的是胤禛而不是胤禩。吏治不兴的根源在于为帝仁慈,康熙是因为年纪老迈,身边一众老臣拉不下面子。胤禩号称“八贤王”,更是以仁爱著称,不管是性格使然,还是戴着伪善面具,这顶“贤”的帽子她戴的死死的,摘都摘不下来;而众臣又一力推举胤禩上位,一旦登基,众臣又有拥立之功。双管齐下,可以想见,胤禩更难刷新吏治。而与之相反,胤禛号称“冷面王”,更是扬言要做孤臣,关系简单,铁面无私,在这种人手上何愁吏治不清。这一点,康熙肯定看的清清楚楚。

三、但康熙在世时,并没有明确储君之位,使得雍正继位扑朔迷离,过程也惊险万分。但“四爷党”人数不多,确都是精兵强将,手握重拳。隆科多,掌管禁军,康熙驾崩和新帝继位这段真空时间,他的表现决定走向,幸运的是,他支持胤禛;年羹尧,镇守西北,牢牢看顾着手握重兵的胤祯,让他难以与京城“八爷党”遥相呼应。而“八爷党”虽然人数众多,能力也不凡,但“枪杆子出政权”,手中没兵,也翻不起巨浪,只能接受失败的命运。

所以,胤禛得到康熙的认可,又有能臣干吏的支持,终于有惊无险打败“八爷党”,顺利登基,笑到最后。





南扬沐哥


清朝的皇位,竞争最激烈,关系最复杂的恐怕就是康熙帝的儿子“九子夺嫡”之争了,这也是康熙帝最初没有想到的。

康熙帝在位期间,能够善待他的所有兄弟,康熙是顺治的第三个儿子,能够选他继承皇位,除了他生过天花有了免疫力,还有就是能善待兄弟这一点了。



康熙对于自己的兄弟非常的敬重,成年的兄弟全都被他封为亲王,并且让他们带兵打仗,握有兵权,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兄弟能够长寿安度晚年的,没有多少人。

所以他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够“兄谦弟恭” ,可是事情远远出乎他的预料,所以当出现几个儿子为了夺嫡而互相拆台,落井下石的时候,康熙很生气,是很失望的。

那么九子夺嫡中,为何八爷党四人却敌不过四爷党两人呢?“四人”“两人”之说只是表像,真正的实力都在背后。

01

四爷初期一直追随太子,恪尽本分,中规中矩,看似没有野心。

这让太子党和八爷党都忽视了他,以为他没有野心。其实四爷是个务实派,善以静制动,邬思道说这叫“不争就是争,坐山观虎斗”。太子第1次被废时,四爷还为太子说好话。





反观八爷党在太子失势后以为机会来了,八爷带着九爷胤塘、十爷胤誐、再加上后来的十四爷胤禵,为了夺嫡上窜下跳忙个不停,迫不及待让支持他的朝臣推荐他,朝中一多半的大臣都推荐八爷,这让康熙帝一下子警惕了,特别是八爷对太子落井下石的做法,与康熙帝的“兄谦弟恭”南辕北辙,惹得康熙帝厌烦。

相比之下,虽然四爷替太子说好话被康熙斥责,但在维护兄弟感情这件事上,四爷做得很好。

02

八爷党只注重朝中内阁权臣的拉拢,急于求成,过早的暴露了夺嫡意图,康熙最讨厌朝臣结党,结党营私历来是帝王之大忌。

(1)本来八爷是很有优势的,因为他讨好到了康熙的哥哥裕亲王,裕亲王经常在康熙面前夸赞他,康熙是很尊重他这位哥哥的,所以比较喜爱老八,在几位皇子中是最早给予重任的。

几位内阁大臣中,九爷和十爷母族亲属占了一半,而且达成共识,支持八爷,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



太子因为德行有失被废,康熙废太子的初衷,就是不想朝廷分化成两派,使皇帝和太子处于对立的状态。太子胤礽被废之时,多位皇子和朝中大臣一起出来支持八爷为太子,一下子就触到了康熙的逆鳞。

康熙13岁继位,经历过清理辅政大臣的凶险,八爷党的小动作根本就不够他看的,反而使他有了警惕。之前大爷身后的明珠,以及太子身后的索额图,二人之争群臣分为两派就是前车之鉴。在康熙眼中,八阿哥的野心比废太子更可怕。

(2)四爷胤禛为人低调寡淡,前期一直追随太子,太子被废之后,他有了夺嫡之想,开始默默的经营自己的人脉,军政一齐上。

当时年羹尧深受康熙器重,时任川陕总督,西垂重臣,年仅30岁,是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于是四爷就娶了年羹尧最痛爱的妹妹,拴住了年羹尧。

张廷玉身居内廷,“久持讲握,简任机密”。张廷玉的父亲是胤禛的老师,两人早就过从甚密。张廷玉经常在康熙身边,康熙的一些想法偶尔流露,问张廷玉意见,张廷玉有意无的说四爷好话,康熙也能听得进去。在这一方面,四爷胤禛可算是占了大便宜。

03

相同的出身,不同的抚养过程,为四爷加分。

四爷和八爷亲生母亲地位都不高,四爷胤禛自小便被寄养在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宫中,而八爷胤禩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身份上就差了一个档次,可惜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去世的早,不然四爷胤禛的夺嫡道路还会加码。



即便这样,胤禛还是白捡了一个时任九门提督的舅舅,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亲哥哥——隆科多。隆科多管着京城布防,只要他一声令下,九门一封,整个京城一个人也出不去。有了他的支持,四爷如虎添翼。

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孝懿仁皇后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却是支持八爷的,与他儿子隆科多不是一路。也可能是夺嫡之争太过凶险,佟佳氏家族想兵分两路留个后手吧,毕竟未来谁也看不透。

04

结束语。

八爷党只在朝中拉拢朝臣,使得朝臣开始选择占队,惹怒了康熙帝。而四爷党在暗中布局,不显山不露水,按部就班,使得康熙帝觉得胤禛做事稳妥扎实,不骄不躁,加上张廷玉的美言,康熙对胤禛的印象越来越好,逐渐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分派他去做。







暗地里有那么多人帮助胤禛,康熙分派的工作当然做得很好,让康熙看到了胤禛的能力,更加满意。虽然表面上看八爷党人多势众,但四爷党每个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都很关键。

最关键的是四爷党手中握有兵权:一位是川陕总督年羹尧,后被康熙调回朝中执掌军务;一位是九门提督隆科多;还有一位是十三爷,少年时跟随康熙出行最多,在城外两营威信颇高。有了兵权,八爷党怎么与之抗衡。

所以成事者不在人多,而在精,在谋。


妖百慧1


九子夺嫡是爆发在康熙晚年。康熙作为千古一帝,他的丰功伟绩为后世颂扬,正所谓老子英雄而好汉,他的孩子们也个个都虎胆雄威,可惜这些孩子们没有团结一心,为了争夺皇位的位置,儿子们相互算计,使得康熙末年吏治腐败,国库空虚众多问题悬而不能解决。其中大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俄,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等这九位阿哥争储激烈被称“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从康熙一废太子后,愈演愈烈。大阿哥胤禔是众位阿哥中的美男子,深的康熙喜爱,但是作为长子他母亲惠妃的地位不如二阿哥太子母亲仁孝皇后地位尊贵。太子一出生不久就被立为太子,所以胤禔一直不服气,在加上自己的叔祖是权臣明珠,所以他一直伺机而动。其实康熙早早的就明白了他的心思,对他心生不满,所以就在废胤礽的时候就说:

胤禔秉性急躁顽劣,岂可立为皇太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康熙根本没有立大哥为太子的心思。



大阿哥自知夺嫡无望,于是他开始推荐由自己母亲惠妃抚养长大的八阿哥胤禩当皇子。这个时候,由八阿哥胤禩为代表的八爷党总共五位阿哥,分别是皇长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和皇十四子。八阿哥身边之所以能汇聚到这么多的阿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八阿哥虽然出身低下,但是他聪明好学,才华横溢,而且又谦虚谨慎,礼贤下士,受到了阿哥们和众官员的欢迎。此时还有太子虽然被废,但依旧实力强大的太子党,带着天下读书人编书的三爷党,三阿哥和太子关系要好,所以三爷党和太子党关系密切。四阿哥虽然处事低调,从不张扬,但是他也在默默的培养着自己的势力,四野岛里面有四阿哥胤祥和十三阿哥胤祥。所以太子第1次被废以后,“九子夺嫡”形成了三大势力八爷党,太子·三爷党,四爷党。

那么纸面上实力强大的八爷党,拥有先天优势的太子党,为什么最后都输给了四爷党呢?首先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怪他们自己。

先来说说太子·三爷党,太子虽然被废,但是很快就被复立,复利了以后,三阿哥因为和太子交好被封了亲王。本来顺顺利利等着登基的太子党却贪污腐败严重并且积极密谋逼迫康熙让位,因为胤礽在第一次被废以后患得患失,或许他在避免夜长梦多。三阿哥胤祉在平时则更多的去好好编书,不再参与夺嫡的事情,估计也意识到自己没有机会了。太子的事情很快被康熙知道,父亲和儿子因为皇位矛盾不可调和,所以太子很快第二次被废。

八爷党失败的原因首先因为有一个猪队友大阿哥。太子第一次被废,大阿哥知道自己夺嫡没有希望以后,主动去找康熙说,张明德给老八相面说他将来必大贵,是皇太子的合适人选,并且自己愿意替康熙杀了太子。康熙意识到大阿哥和八阿哥结党,在加上大阿哥毫无兄弟感情不仅要杀太子,摆魇镇诅咒太子的事也被三阿哥胤祉揭发,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八阿哥也因为相面的事受到牵连被关了起来,虽然不久被放出来,但是张明德却被凌迟处死,可以看得出康熙怒不可遏了。


再者八阿哥操之过急,太子第一次被废以后,他就以一种太子的位置除了我谁都不合适的姿态四处运作。康熙着百官推选新太子,本来是想让大臣们揣测到自己的心思复立旧太子,但是没成想几乎大部分官员,其中包括地位极高的佟国维,马齐都推选了八阿哥。康熙大吃一惊,意识到了八阿哥的可怕,所以他以八阿哥母亲辛者库出身微贱拒绝了,复立了废太子。朝中的局面让康熙很生气,于是康熙直接将八阿哥幽禁在了府中。后来的死鹰事件,八阿哥送的海东青到了康熙手里成了死鹰,他彻底失去了夺嫡机会。有很多人说死鹰事件其实康熙自导自演,鹰是他自己掐的,因为他担心八阿哥胤禩的势力。

相对两个竞争对手四阿哥就表现的很低调,虽然开始的时候不被康熙喜欢,甚至被康熙说其性格寡淡急躁。但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四阿哥努力改正,亲自调研民情,经常慰问康熙表现出十足的孝心。在加上胤禛的儿子弘历被康熙喜爱,大概也有了一层爱屋及乌吧。康熙后来对胤禛的态度大有转变,封了他亲王。成了亲王的四阿哥自诩天子第一贤人,却四处拿着笔记记录百姓生活,山河大川。他和自己的竞争对手八阿哥胤禩,三阿哥胤祉的关系在皇子的时候,表面上十分融洽。这可能也是八阿哥胤禩得知胤禛登基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的原因吧,感觉一起玩耍,说着自己不想当皇帝的人,最后却成了皇帝,八阿哥估计感觉被玩了吧。



还有一点就是四阿哥胤禛谨慎小心,布局严谨,表明上漠不关心,但是却和九门提督隆科多,川陕总督年羹尧关系密切。这两个人隆科多掌管京师防务,年羹尧控制西北大军粮草。所以后来八爷党的十四阿哥成为了大将军王,万众瞩目,一部分人在他出征前就觉得他是皇帝了。但是仔细想想如果康熙要培养老十四,为什么在夺嫡关键时刻,把老十四送出去呢。雍正登基以后,年羹尧限制了西北大军动向,隆科多管好了京师的稳定,还被康熙选为新皇登基的传话人。两人一外一内,雍正暂时稳住了阵脚,八爷党这个时候没有兵,也只能徒叹奈何,不愧为左膀右臂。


红雨说历史


九子夺嫡的出处

康熙一生子嗣众多,但真正去争夺皇位的就是九个儿子:大阿哥胤褆、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其中呢,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成一派,八、九、十、十四成一派。俗称“四爷党”和“八爷党”。


先说康熙皇帝这个人的两条原则:

一、无论是谁,都不能挑战他的权威,即便是太子也不行,即便是以后的皇位是你的,也不行。敢挑战我的皇权,废你没商量。


二、兄弟之间不能相互戕害,为了夺储君而有杀兄弟之心。对不起,我要打你屁屁,还要圈禁你。

故而,我们且向下看,看雍正怎么一步一步继承皇位的。

太子初被废,群起而上

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扔被废,且看各位皇子的反应:

大阿哥胤褆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皇子中年龄最长,且立有军功。便跃跃欲试,甚至还说康熙如果想杀胤扔,不用他老人家动手。

康熙听到后十分震怒,便下令将大阿哥胤褆圈禁。大阿哥愚蠢之极。因为其触碰了康熙的两大原则之一。自此,大阿哥胤褆第一个出局。

三阿哥胤祉举报他大哥那个布娃娃来诅咒胤扔。

四阿哥胤禛帮太子胤扔求情,因为之前太子巅峰时刻,两者无论是政治上还是感情上关系密切。

八阿哥胤禩善于笼络人心,在大臣中的口碑极好。

康熙让大臣们举荐皇太子人选,没想到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举荐八阿哥。这让康熙十分惊恐和愤怒。便对群臣说,“老八到处笼络人心,况且朝野内外,谁不知道都是受了我的恩泽,他这么干,把我放哪儿了?”

对他进行严厉批评并圈禁起来,顺便撤了八阿哥爵位。

他也触碰了康熙的另一个原则:不能威胁到我的权力。即使儿子也不行。

十四阿哥胤禵为八阿哥胤禩求情而顶撞他爸爸康熙,险先让康熙宰了。

太子二被废,八爷党彻底出局

康熙五十一年的时候,太子因联合九门提督托合齐,兵部尚书等官员想密谋篡政,再次被废。这下子太子胤礽是彻底出局了。

由于太子之位空缺,八阿哥胤禩聪明反被聪明误,跑到康熙跟前说:如果他们再保举我,我怎么办,情愿卧床不起。敏感的康熙怒斥他:“你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来试探我,你只不过是个贝勒而已,还妄想成为太子,省省吧。”

加上同年十一月,向在热河巡视的康熙进献了两只死鹰。康熙十分愤怒:让康熙对八阿哥的不满达到高潮。

进而来了个大爆发:“你们都举荐八阿哥,他出身微寒,母亲低贱,怎么可能当太子呢,我历来知道老八是个焉坏,阴险狡诈。结党营私,想谋害太子,这下事情败露了。我跟老八的父子之情就此断绝。”言辞之激烈,相当绝情!

自此,八阿哥备受打击,心灰意冷。第二年还病倒了,境遇相当凄惨。就这样,八阿哥同样被淘汰了。

自此,还留在面上的只有老三胤祉、老四胤禛和老十四胤禵。



九子夺嫡终结篇:四阿哥胤禛笑到最后

在之前的种种争储争斗中,四阿哥胤禛表现相当平静,一直稳坐钓鱼台,该拜佛拜佛,该读书读书,没有明显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

对父亲康熙尊敬有礼、既忠且孝。对兄弟之间谦恭和顺。没有多大的势力。不会威胁到康熙的皇权。故而没有触碰他的两大原则。

老三胤祉喜好文学,康熙让他参与编书,并没有多大势力,况且康熙处死他的门人之后,编书大臣以性命担保老三从来没有对太子之位有过非分之想。自此,老三退出了这盘棋。

老十四跟八爷党过从甚密,是八爷党又扶植起来的争储人选,自然让康熙憎恶。况且遇事太过冲动,远没有胤禛稳重。

最重要的一点,胤禛闷声发大财,结交了九门提督隆科多,关键时刻可以保卫雍正,起兵勤王。

况且胤禛贵为雍亲王。且政治经验丰富,对康熙尊敬,对兄弟和善,即便是装出来的。在康熙看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别人连装都懒得装,故而,他是皇帝的合适人选。

加之康熙晚年,四阿哥胤禛多次替康熙行祭祀大典,在他心中,胤禛早已是不二人选。就这样,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驾崩于畅春园。四子胤禛即皇帝位,是为雍正。

自此九子夺嫡告一段落,但雍正兄弟几个的悲惨人生才刚刚开始。



觉得小编叨叨的不错的可以加关注哟,关于这个问题,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