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牽動著大家的心

網上流傳出一種聲音


放煙花爆竹,可以預防病毒感染!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這是真的嗎?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一篇網上流傳的文章聲稱

▽▽▽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火藥是古代道士配出的“藥”,燃放煙花爆竹產生大量煙霧。這種煙霧的成分是二氧化硫,與空氣中的水分就形成了稀硫酸氣溶膠,是非常有效的空氣消毒劑!實驗證明,這種酸性氣體完全可以有效殺滅靠呼吸道傳染的細菌病毒,比我們現在使用的空氣消毒劑、84消毒液等更加綠色環保無汙染。


作者隨後舉例稱

▽▽▽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2003年的非典於冬末春初發病,那個時候很多大城市為了形象工程,開始了煙花爆竹的禁放工作。


既然作者有此一說

我們且來好好扒一扒

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現實中

鞭炮燃放後的二氧化硫濃度

根本不足以形成足夠的硫酸

▽▽▽


北京2003年春節期間空氣監測數據顯示,燃放煙花爆竹後空氣中的硫含量僅有11微克/立方米,並在春節後降至9微克/立方米,縱使春節期間空氣中的硫全部反應成為二氧化硫,也僅有22微克/立方米的濃度,這才剛剛達到國家二氧化硫汙染物年平均空氣濃度的一級標準。當然,即便是濃度達到更高標準,也離形成稀硫酸相距甚遠。


資料顯示,2012年貴陽市的冬季受到採暖影響,二氧化硫濃度達到100微克/立方米,達到二級標準的1.42倍,也未能形成酸雨,連酸雨都無法形成。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 國家二氧化硫汙染物濃度標準列表。煙花燃放後硫的濃度甚至只有最輕微的一級標準的一半,距離最高的日平均標準相距甚遠


由此可見

燃放鞭炮根本不足以形成

廣佈於空氣中的稀硫酸

來殺菌、消毒

那麼,假如能在空氣中

形成足夠消毒分量的稀硫酸

是不是這篇文章的結論就可以成立呢?


從氯酸鈉、二氧化氯、過氧化氫、過氧乙酸4類消毒劑的實驗來看,在氣霧櫃內噴霧染菌條件下,以10毫升/立方米的用量進行氣溶膠噴霧消毒,仍需作用15分鐘,才可使氣霧櫃內空氣中白色葡萄球菌下降率達到99.90%以上,每立方米10毫升硫酸質量高達18.4克,就是在百分之百轉換的理論條件下,也相當於需要每立方米空氣中二氧化硫達到12克,即12000000微克/立方米。煙花爆竹燃放後20微克/立方米那點二氧化硫,比起消毒需要的劑量,差得實在不是一星半點。


就消毒的有效性來說

自然環境無法提供良好的滅殺條件


我們注意到,上文所說的消毒是在氣霧櫃內噴霧染菌條件下,也就是在有限的密閉空間下通過高濃度的劑量達成了消毒的效果。但在現實的開放空間中,細菌、病毒可以依附於其他物體傳播,比如人的體液等。顯然,自然條件下那點濃度可憐的稀硫酸,根本不足以阻撓細菌、病毒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如打噴嚏等)進行傳播。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才是傳染疾病最常見的傳播方式。


能不能殺菌消毒

我們可以從效果計算的角度進行分析

但說二氧化硫形成稀硫酸是

“比我們現在使用的空氣消毒劑、84消毒液等

更加綠色環保無汙染”

就只能說是無稽之談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二氧化硫和硫酸

跟淨化空氣實在扯不上太大的關係


相反,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元兇,而酸雨則是破壞環境和人類身體健康的元兇之一。在酸雨的侵蝕下,江、河、土壤會酸化,動、植物會因此死去,建築則因它而腐蝕損壞,甚至還會誘發人類的各種疾病,危害身體健康。


放到更宏觀的範圍看,在地球歷史中,有幾次嚴重的全球性物種大滅絕,就與地質運動造成火山噴發而攜帶出的二氧化硫大規模釋放,有著直接的聯繫。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 被酸雨危害的樹木(挪威)


話說回來,歷史上還真有一次

完美實現了這篇文章所述條件

造成的著名事件

那就是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

▽▽▽


那是1952年12月,倫敦當地每天向空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硫達到370噸——等於每天在空氣中形成550噸硫酸,當時倫敦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達到500-900微克/立方米。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 著名的“倫敦煙霧事件”


按文章所說,事件中的倫敦,是“二氧化硫變硫酸形成空氣消毒劑”的最好標本,結果呢?英國衛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在1953年的報告中稱,總共有3500至4000人死於這場煙霧汙染,大約是平時死亡率的3倍。


而更為可怕的是,在煙霧肆虐的同時,倫敦爆發了流感疫情,同樣是英國衛生部的統計資料表明,同時有5655人死於流感


讀到這裡

相信大家對於放煙花爆竹

能否預防病毒感染

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不過可能依然有很多人不理解

▽▽▽

為何要改變傳統習俗,禁放煙花爆竹呢?


原因就是

▽▽▽

燃放煙花爆竹

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汙染

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北京、雲南、南京和武昌等地的空氣檢測研究結果表明,煙花爆竹集中燃放的時段,空氣中的PM2.5、PM10和二氧化硫濃度顯著上升。以北京為例,在PM2.5和PM10小時平均質量濃度最高峰時,分別是549微克/立方米和634微克/立方米,相比非燃放時段分別增加了83%和58.5%!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從世界衛生組織2005年出版的《空氣質量準則》中所列舉的一系列數據來看,可以明確看到PM2.5的濃度標準與死亡風險的相關性,其濃度標準降低至25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甚至可以下降74%。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不易被人體的皮膚和毛髮阻擋,能進入肺部甚至血液系統,為人類帶來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煙花爆竹的危害還遠不止如此,它的燃放不但會提高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還會釋放大量有害物質。一項檢測證明,爆竹類鞭炮燃放過程中會產生3種大氣汙染物,分別是二氧化硫、二硫化碳和糠醛;而煙霧型煙花燃放產生則會產生24種分屬於呋喃、醛酮、芳烴、醇酯和酚等4類有毒大氣汙染物。


至於燃放煙花爆竹帶來的火災和人身傷害等種種隱患,也是不容忽視的。


正因為燃爆煙花爆竹的危害如此巨大

政府才推出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措施

而事實也證明了禁燃、限燃煙花爆竹

對環境起到了改善作用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 2016-2019年蘇州春節PM2.5統計圖

放煙花爆竹能預防病毒感染?這是真的嗎?

△ 2016-2019年蘇州春節空氣質量統計圖


從近四年的

蘇州春節期間空氣質量統計圖來看

▽▽▽

僅2016年出現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的短時空氣汙染峰值,

2017-2019年連續三年未出現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空氣質量迅速惡化的現象,2019年春節期間PM2.5平均濃度相比2016年同期下降了18微克/m³,下降了28.6%。


▽▽▽


防治大氣汙染人人有責

春節禁放煙花爆竹

就是我們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舉措

每個人都有責任、也有義務

勸阻他人、監督他人

請您也加入到大氣汙染防治行動中來

一起守護好我們的藍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