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自从开始临习千字文以来,一开始的时候还计划着每日一更,三个多月就能全部临习一遍。现在看来,完全没有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如果只是单纯地读一遍帖,逐字地分析一下还可以做到,若要心摹手追去实践,难,真的很难。

前四节的临习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支撑着,拿来就临,临了就发出来,虽也知道临得不像,奈何咱不是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精神吗?这种精神,有时候也是好的。它能让你无论做什么事情,能立马行动起来。行动比任何停留在脑子里的想法都更有意义。练字亦然。许多爱好书法的朋友,常年没有进步,一部分原因,可能就是只停留在喜欢上,而缺乏踏踏实实临帖的实践。踏踏实实临帖就是专一的把一本帖读透、临透。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许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这就非常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毅力。我们常常羡慕别人能写一手好字,却不去想人家付出了多少汗水。写好字,和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正如若没有智永的“退笔冢”,怎会有其“铁门槛”。说这些,是强调一下努力和坚持是练字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些,再有热情、再有天赋也终是空中楼阁。有了恒信和毅力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掌握了好的方法和技巧会让人事半功倍。说到这里,我可能让书友们失望了,因为我认为我这里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和技巧,只是把我习字的思路和过程分享出来,若还能给书友在习字过程有所激励、有所启发,那就更好了。

扯得有点远,回到正题——临帖。其实我已经在以前的小文中反反复复都在说临帖。这的确是习字绕不开的话题,也是需要反反复复拿出来聊聊的。可能经常关注我的人会觉得我有点婆婆妈妈啰里啰嗦了,但为了强调临帖的重要性,我不怕多啰嗦。读书讲究常读常新,临帖也如此。一本好的字帖,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反复临习,每一次临习,每一次反复,若都能有新的收获,这就踏上了临帖的正途。

突然想到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放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更为有指导意义。“思”我们可以理解为读帖,“学”我们可以理解为临帖。孙过庭《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又是对我们读帖、临帖的具体要求。这样,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要求都有了,剩下的就是具体操作了。

还是继续以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的具体字来分享我浅显的分析。今天该学习“调”到“霜”这十个字了。先看下原帖和我的临习。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临调到霜反色处理后效果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临调到霜原图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原帖调到霜


对于我的临习,离“拟之者贵似”还相距甚远,具体问题在哪儿也不难看出来,全当留个记录,以备和以后做个对比。重点不是看我临的,而是看我对字的分析,是不是对书友有一点点启发。帖读透了,不代表就能临好,还要反复临习锻炼自己的控笔能力。这也是我目前最缺乏的。共勉吧。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左右结构,右部周的写法已经在前面第一节中分析过了,写法大同小异。左部言字旁是这个字要学习的重点。首点是一个大三角点,长横由轻到重抗肩于点的收笔相接略出一点。第二横可以看做一个点在横的中部起笔向右下行笔、收笔向左下带出牵丝致第三横起笔写横折竖,横要短,竖要轻;提画下笔重,向右上带出牵丝到“周”字的竖撇起笔位置。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整个字俊俏挺拔,笔笔刚劲有力。左部耳刀耳朵要小,且末尾顿收不出钩。长竖轻起重收,要长要 挺。右部第一笔竖在与左部平齐稍下的位置轻起笔直挺向下写出。第二笔横折竖横画要短要重。三、四笔可一笔写成,注意牵丝要细要自然。第五笔撇要刚劲,但出头勿长。其余笔画的写法关键是注意安排好角度三个撇画的匀称度。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写这个字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整个字的重心要找准,二是雨字头和下部“云”的俯仰。具体笔画的写法通过一边看一边临认真仔细体会。起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还有各笔画的行笔路线和角度。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欧字的笔画的规律性和特点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左部“月”字旁的写法,以后遇到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就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个字虽然笔画多,临写的难度却不算大。“月”字旁要写瘦长,横折竖钩的竖要内敛,有一点弧度,收笔不出钩,比撇的收笔稍高。右部两点的起笔位置左低右高。撇的起笔高度与左点差不多,整个 笔画不要写粗。捺画写成反捺。下面“马”字注意整体往里写,尤其注意第二个长竖不是垂直向下,而是向左下倾斜。横折弯钩笔画在整个字中力度最重。最后一短横靠上写。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致”字笔画少,但写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主要是左部第一、二、三、四笔写起来很难把握。这要通过反复临习找感觉。下面“土”字一笔写成,竖和提的笔画稍重一些,第一横笔画顺带而过,勿写重。右部反文旁与左部呈相向之势,要写得疏朗、劲挺。反捺起笔深入到左部,收笔是一个字的最低点。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字就感觉像是一个人抱着双臂在一个屋檐下躲雨的样子。整个字呈竖长方形。横不要写太长。难度是第三画横折弯钩的写法,注意钩是先有个向里的弧度再钩出。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笔画虽多,但若有一定的楷书基础写这个字难度不大。雨字头的这个写法在欧字中比较普遍,要掌握好,需要强调一点的是中竖稍偏左。不能写在横钩横的中间,更不能写得偏右。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绞丝旁第一次出现,也要掌握好它的写法。行书是一笔写成的,下笔写短撇,然后回笔连着写两个横撇,最后顺势向右上挑出。绞丝旁的撇画要长,中间的笔画要短,下面的笔画稍长一点点,做到笔画长短有别。右部长竖高起,稍有向左下的倾斜之势,与两个横画相交都偏左。最后口子与长横距离不要大。整个字才中宫紧凑。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稍逆锋起笔向右抗肩写出横画,然后翻笔写出向下的撇画。在撇的收笔处左上方轻起笔倾斜向右上写出横折折弯钩,最后顺势写一点。注意第一、二个折距离要小,横折弯钩写成一个大的弯弧。要圆润。

你真的会临帖吗?钢笔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示范(五)

“霜”字的雨字头和上面“露”字的雨字头写法稍有区别。这就是要学会注意到相同笔画或部首在不同的字中细节上的变化。

今天这十个字就分析完了,需要再补充说的是,观察一个字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入微,要能体会出书者的运笔过程。要达脑子里能完全把要临的字呈现出来,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心中有数,而不至于看一笔写一笔。临帖首先是整个字去临,当然,在不熟练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字拆解开来临,但不是一个笔画一个笔画地拆解,而是以偏旁部首为基础的分解,尤其是临行书的时候。这也就是说你对一个字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临到什么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