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当人生遭遇低谷,仿佛进入了一条看不见尽头的隧道。没有人知道出口在哪里,重见光明的唯一方法,只有“走下去”。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1.

“我把你养这么大,花了那么多心血,你就这幅样子,有什么用?。”记不清母亲第几次这样骂自己了。自从最后一次找工作失败后,方文再也没出门上过班。

他没想到,从小在周围人眼中是优等生的自己,成年后会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而且这一啃,就是7年。

方文出生于1979年上海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他5岁那年便开起了杂货店,母亲则在工厂上班,夫妻俩平日努力节俭,才得以给孩子营造一个不必为物质担忧的童年。

在方文出生的那个年代,做小本生意的商人挣得比工薪阶层多,代价却是从早到晚、全年无休地操劳。

在方文的印象中,那时的父亲总是起早贪黑,天不亮就要起床开店,一直工作到夜里9点多才关门。

在那间十几平米的杂货店里,方文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别的孩子吃完晚饭去玩乐的时间,通常是方文的练字时间,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

在他的记忆里,店内的墙上贴满了自己的毛笔字,从四面墙壁到天花板,贴满了父亲就再糊一层。这些字迹,总会让进店的邻居夸赞几句。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的硬笔字

从小学到大学,方文一直让父亲在亲戚邻里间抬得起腰板:

小学3年级,他就开始在全国性的小学生书法比赛中拿奖;

初中和高中,考进了当地的重点中学;

大学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的美术学院;

2001年大学毕业后,顺利成为了一名重点中学的美术老师。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从小到大的获奖证书

然而,美术老师这份工作,却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一个分水岭。他至今仍记得,自己的人生是从哪一步开始走下坡路的。

那是2002年,家住上海郊区,工作地点却在徐汇区的他,每天都要赶凌晨五点半的头班公交去学校报道,单程花费一个多小时。

然而,美术课通常被安排在下午,上午的漫长时间,他都在办公室虚度。

那时,他的月薪只有1400元,在徐汇区租套一室户却要800元。低工资、高房租的压力之下,他做起了“跨区迁徙”的上班族,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常常在路上耗尽了热情。

下班后只想打游戏、每天都不想早睡成了方文的常态。第二天早上赶头班公交,也成了最让他痛苦的事情。

就这样痛苦了半年,半年后,他下定决心辞去“铁饭碗”。

“20多岁就感觉在养老,感受不到工作的价值,我想做更重要的事情。”第一次,方文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从小宠爱他的父亲思考良久后决定支持他。

那时,教师在合同期内离职要赔付4万元违约金,方文的父亲出了这笔钱,让孩子去做他更想做的事情——投身广告业。

“当时身边有不少同学干这个,收入起码比我高一倍”,作为一个从小就是优等生的有志青年,方文也不甘落后。

20多岁的方文年轻气盛,他觉得老师应该是老了以后再从事的职业。趁年轻,他想多出去闯荡。“现在回想,当时的想法太low。”十几年后的今天,方文感慨。

其实,20出头的方文看不上老师这份职业是有原因的。

1998年,他还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就已经在一位美术老师的邀请下给高中补习美术课。到大三时,他已经能够独立开班带学生,月薪2000多元,远高于当时很多上班族的工资。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的素描作品

“那个时候我就可以养活自己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赚钱不是件多难的事情。”

方文没想到的是,辞去教师工作后的8年时间里,赚钱对他来说,却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放弃自己擅长的书法和美术,跨行进入陌生的广告业,方文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折。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加入了一家医药类广告公司做平面设计。

设计软件Photoshop是自学的,印刷知识也只掌握了大概。但好在那份工作对创意的要求不高,只需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执行就好。

工作内容的可替代性导致了广告设计师的工资并没有方文预想中高。而他又刚好赶上了广告行业的“裁员倒闭潮”。

2003年方文进入广告业时,已经有了倒闭的前兆。2005年,国内的中小型广告公司已经开始接连倒闭。“听我的美术老师说,那时候全国每年都会倒闭1000家广告公司。”

方文在第一家公司工作不到2个月,就被裁掉了。

他想在广告业继续做下去,又找了一家医药类广告公司,做了几个月转正后,又跳去了一家游戏公司继续做广告设计。

然而好景不长,半年后,公司卖给了盛大。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裁员30%,作为刚刚转正不久的新员工,方文在那次裁员风波中再次成为了被公司抛弃的对象。

从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方文经历了找工作时间比工作时间还长的“待业期”。

从游戏公司离职时,他的月薪是4500元,“我那时候能力只有2、3千,但工作年数摆在那里,一心只想找5-6千的工作,肯定会遇到困难,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

时间来到2005年,这一年,发生了对方文来说很重要的两件大事。他开始意识到:

有时候,生活不止会跌入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在等着他。


2.

改变方文的两件事是股票和魔兽世界。

2007年,中国的股市处于买什么都赚的阶段,行情好的时候,方文3天内就赚了1万块,第一次接触炒股,他因此动了心思,说服父亲把手里的余钱都给他投进了股市。

上班一个月赚那点钱,还不如我在电脑前做一次股票买卖赚得多,我再也不想出去上班了。

那时候坐在电脑前,看着股价一路飙升的方文心安理得地这样想:“每天打打游戏,看看股票,数数钱,简直不要太开心。”

没想到,3天后,6000点的泡沫来临,股价开始狂跌。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2007年10月16号的上午10点03分,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查看股票的他,见证了6124点的暴跌。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快活了不到一个月,方文再也开心不起来了。

“我整个人都懵了,那些年父母辛苦赚钱,除了买了一套房,其余的钱都在股票里,24万被我炒成了6万,家里的一大部分钱,都被我糟蹋了。”

此后的几天,他没有抛售手里的股票,“我始终觉得还有上涨的机会,每一天,都在盼望股市好起来。”却没想到“以为已经跌到了谷底,但其实只是地下室,下面还有十八层地狱等着你。”

魔兽世界,助他熬过了那段最难的日子。

2005年,魔兽世界风靡全球,方文作为暴雪的铁粉,每天必打10小时以上。游戏的世界里没有工作,没有父母的唉声怨气,也没有身边人的评头论足,他一头扎进那个世界,一晃就是两年。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魔兽世界里的角色选择

两年后,方文再也没办法出去上班了,“总不能再让我去做2000块一个月的工作吧?而且即使我想做,估计人家看了我的履历,也不会有兴趣雇用一个几年没上班的人吧?

父母不止一次找他深谈,“去找一份工作吧,哪怕是小区里的保安,也比你天天坐在家里强。”

“但我真的不想去做,自尊心也不会让我去做,如果我还有自尊心的话。”方文无法想象三十岁的自己,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被父母视为骄傲的自己,穿上保安的衣服站在小区门口的样子。

但每天宅在家里与父母朝夕相处,靠他们的工资生活,方文也很难受。作为一个从小被称赞到大的人,长大后却连一份工作都找不到,他想象得到父母的心情何等失望。

“他们很要面子,碰到熟人问起我在做什么,他们都无法回答。”每隔几天,父母总会在饭桌上说起这个话题,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如何面对他们的唠叨成了方文最痛苦的事。

而这份唠叨,从2008年9月开始,变成了双份。那一年,结婚2年的他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新生命的到来意味着方文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2018年,方文的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很多个孩子睡去的夜里,妻子在方文的耳边唠叨“什么时候出去找个工作?”,方文听着心里郁闷。

失业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是没找过出路,只是都失败了。

他报班考过公务员,结果没考上;

他去一家公司短暂地工作过,结果市场经理卷款逃跑,导致公司产品生产不出来,那份工作也不了了之;

他的朋友想帮他借一个门面卖点东西,最后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型。

一次次的失败经历让他更加害怕迈出改变的那一步。

曾经,方文的母亲托关系帮他在亲戚的公司谋得了一份职位,经过一番犹豫,方文放弃了那份工作。“这种靠关系得来的工作还要送礼,不是我想要的。”

他像是一只摔断腿后丧失了跳跃能力的羚羊,曾经的灵敏被受伤的恐惧绑架,即使身后站满了想帮他跨越障碍的同类,他也不敢挪动半步。

“好像就是迈不出第一步,在家里待得越久,就越迈不出去那一步。”

在那段听上去无望的日子里,每当漫长的黑夜过去,窗外的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方文会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又可以打游戏、看片子了。”

——他一边用虚拟世界麻痹自己,一边觉得自己还有希望。这种“乐观”的天性,促使他即使在最无望的日子里,也从未担忧过自己的人生会从此荒废。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的状态很可怕,其实人生已经看不到希望了,只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而已。”

3.


从25岁到32岁,本该为理想奋斗的黄金七年,方文没有工作,日日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靠父母活着。

在家的时候,母亲每天都会骂他:“把你养这么大,花了那么多心血,你就这幅样子,有什么用?。”父亲懂得男人的自尊心需要维护, 他心疼儿子,从未指责过他。

方文再也不敢去参加同学聚会了,他害怕听到那个令人尴尬的问题“你现在的工作是什么?”

他也因此没什么朋友。每天除了出门买菜,在家打打游戏、照顾孩子外,日子似乎再无其他盼头。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在家督促儿子练钢琴

直到2012年,方文的儿子开始读幼儿园。一次,方文在家里看电影《大话王》时,片头里的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的爸爸做什么工作的?。”

那一刻,方文似乎听见了儿子的回答:

“我爸爸没有工作,在家里待着。”

这个回答听上去不太光彩,方文告诉自己,“该找点事情做了。”

具体做什么?他其实也没有想清楚。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送侄子去上毛笔字课外班时,他看到了辅导班老师和孩子们的字迹:“就这个字,怎么还能开班呢?”

回家后,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少儿书法招生贴”。看完大部分写字班老师的作品后,他仿佛看到了希望:“写得一塌糊涂,就这个字我也可以开班了。”

曾经,有人建议他开一个书法班教孩子写字,他说“我觉得自己不是书法家,不能误人子弟。”但是看过市面上那些“良莠不齐”的书法老师的作品后,他决定一试。

七年里,方文始终踏不出的那一步,最终还是靠书法踏了出去。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自己设计的教学字帖

一次,方文的妻子去参加亲戚家孩子的生日会,酒席间隙,有人问她:“你老公是干嘛的?”

“他以前是美术老师,现在自己开班教学生书法。”妻子回答。

酒席结束后,方文有了第一批学生——亲戚家的小孩,而教室就开在他的家中。

那是2013年,网络论坛还很盛行,很多家长喜欢在书法论坛上交流孩子的学习心得。

为了扩大生源,方文在某个子女教育论坛里发了一篇帖子,分享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没想到,那篇帖子在清一色的广告中备受关注,很快就被管理员标记为“精华帖”,一置顶就是半年。

那半年里,一直有家长申请加方文的QQ咨询儿童书法。虽然10个咨询的人里未必有1人报班,但这毕竟是一种零费用的宣传方式。

“在我最需要的时候,能有这个机会,运气不错。”方文感慨。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写的春联

如果说前7年职业转型的失误,让方文的人生跌进了谷底。那么7年后重新回到自己擅长的赛道,不仅让方文的人生亮起了绿灯,还让他弯道超车,遥遥领先。

2013年暑假,一位家长从网上找到方文,称自己的幼儿园有10名学生想学书法,可否专门为他们开一个写字班。但是他们不想跑太远, 希望在学生家附近上课。

方文在开心之余算了一笔账:一位学生500元,10个学生的收入是5000元,租教室1400元一个月,押一付三,自己需要提前垫付5600元。

“如果这群学生暑假结束后不学了,我反而是亏钱的。”

一番权衡后,方文还是租下了那间教室,如果想把书法班开大,必然要从家里走向外面,那次团课刚好是一次机会。

两个月后,一半以上的学生留了下来,方文的教学水平得到了这些家长的认可,他们通过发朋友圈的方式“间接宣传”了方文的写字课。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的学生们在上书法课

他的课程开始在小范围内被越来越多家长知晓,学生通过口碑传播的方式多了起来。

“我开写字班赶上了好时候。别人花了一辈子积累的名声,我花2年时间就做好了。”

2013年微信朋友圈兴起不久,为了体现互联网传播工具的“杠杆效应”,他举了一个身边人的例子。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钢琴老师,教了10年钢琴,2013年我儿子去学钢琴时,他的年薪是30-40万。努力奋斗了十年,积累到现在也就这么多。”

方文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我做教育以后,有了现代化的传播工具,3到4年的功夫就年薪百万了。”

方文的写字班完全是靠口碑传播做起来的。随着家长们的口口相传,他的学生从3个人到10个人再到20人,教学场地在慢慢越大,课程种类在不断增多,他的教学能力也在不断进步。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的教学场地

当然,遇到的学生和家长类型,也在不断变化。

他曾经遇到过因为在课堂上批评了插话的孩子,课后被家长打电话骂了半小时的经历,也遭遇过有自闭症的孩子在课堂上大哭大闹,下节课所有学生和家长都不再来上课的经历。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只能去道歉。你没有办法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但你可以选择不去招惹别人,少起争执,然后做好每一节课的上课态度。哪怕你一开始能力不够,但你尽力去做了,家长们看在眼里,他们会理解的。”

现在,方文最多的一个班有34个学生。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都有课,周末一天5堂课,所有时段都排满了,还有几百个学生在排队。

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多,他把毛笔和画画课的辅导交给了其他老师,自己专心教一二年级的孩子写铅笔字。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的写字课,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上课

作为一个赚钱欲望并不高的人,方文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年薪百万——还是在自己没有拼尽全力的情况下。

出于懒散且容易满足的天性,他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儿,也没有继续向上探索的动力。

“仅靠这种模式怎么能做到年薪百万?”曾经,有人对他的收入提出质疑。

我帮方文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一个班20名学生,一周开15个班来算,每名学生一个月收300多元的教学费,月收入就能达到10万元了。

“传统的写字课教学模式是老师发字贴,学生自己练习,老师看过学生的作业后再讲解。我的模式是上大课,我一节课只教4个字,用我自己的方法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写。”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每堂课,方文只教4个字

关于写字,方文有一套自己的写字理论,那是他在教学中摸索出来的。“比我写得好的大有人在,但他们没有我成功。因为他们在教学方面的训练不如我。”

有技能是一回事,能把自己的技能传授出去又是另一回事,这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

从小性格内向的方文,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擅长表达的人。曾经,他在每一次回答问题前,都要在内心思考很久,也说不清想法。

改变来自初中的一次数学培训。谁能想到,一次培训不仅提高了方文的数学成绩,还改变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人生轨迹。

方文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写字课老师,似乎并不是巧合。命运在他人生的某个阶段,早就埋下过伏笔。


4.

初中时,方文是班里文科成绩最好的男生之一。“文科我排第四名,前三名都是女生。”

但是和很多文科生一样,数学是他的弱项。

初二那年的暑假,为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成绩,班主任找了一个数学老师给他们补课。时至今日,方文还记得那位老师的一些头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全国特级教师”。

“这个老师真正影响了我,他带了我一年,让我从很好变成特别好。”

方文说,那个老师对他的最大影响,不是提高了数学成绩,而是把他变成了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想法的人。

在那位老师的课堂上,所有题目的解答都必须在大脑里完成,第一个想清楚解答思路的学生必须口头解答。

“他逼迫你把大脑里想的东西用嘴巴说出来,还要让所有人听懂。”

这个老师让方文从此成为了一个外向的孩子。多年后,当方文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他总能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去打动家长、指导学生。

啃老七年后,一场迟来的财务自由

方文授课中

只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排斥老师这个职业,而是靠这个身份找到了自我。

后记:

认识方文,始于一封躺在我豆瓣邮箱里一年之久的垃圾邮件。那是一封被系统误判的垃圾邮件,收件时间为某个深夜,字数超过了1000字。

一年后,我在清理垃圾信箱时看到了这封邮件,也因此认识了他。

在那封邮件里,方文写下了自己从优等生到啃老,再到重新振作起来的全部心理路程。

邮件的最后,方文写道:

我对现在的生活状态挺满意的,虽然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要陪儿子弹琴,还要伺候女儿,每天累成狗,但还是觉得自己现在很幸福,也很幸运。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又可以成功的。

加上他的微信并与他详聊后,我发现他的“成功感”和“幸福感”,并不来自年薪百万。而是在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失意、迷茫和黑暗后,终于找到了真正适合自己的事情。

在人生的赛道上,他曾经跑偏过,绕了远路,也受了委屈,好在步入不惑之年的他,渐渐看清了方向,重新回到了适合自己的跑道。

过去,当方文的月薪只有1700元的时候,他常常想:如果有一天年薪百万了,会很开心吧?

现在,他真的做到了年薪百万,反而没想象中开心。

“现在更多关注的是我能挣多少钱,自己的上限在哪里。”

除此之外,他很平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创造了自己的价值,有儿有女有事业,也被身边人认可,一切看上去都很美好。

只不过,这一场啃老七年后的财务自由,来得实属不易。

(文中的方文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