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乳房疼痛该怎么办?

蔡春茶泰義芳


乳腺科医生,才是你一辈子最好的闺蜜!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乳腺中心主任骆成玉,认真做医生、用心做科普,愿做您一辈子最好的“男闺蜜”!

乳腺疾病是女性经常遇到的困扰,尤其是乳房疼痛,由于医学知识的欠缺,往往出现症状后都比较恐慌和担心,甚至与乳腺癌联系在一起,给女性生活和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那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乳腺疼痛的问题!

一、让女性坐立不安的乳房疼痛

乳房是女性的一个特殊的器官,由于乳房组织复杂导致各种疾病集中于此。乳腺疼痛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乳房疼痛可表现为不同的感觉,有的是钝痛、有的是刺痛、有的触痛感强烈,有的甚至出现灼烧感。

女性对于乳房疼痛的困扰,不仅是疼痛带来的身体不适,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心理上。由于恶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女性对于乳腺癌的恐惧也越来越强烈。所以一旦女性出现乳房疼痛现象,首先往往会与乳腺癌联系在一起,这让原本平静的生活无异于滔天巨浪一般。

二、乳房疼痛究竟是什么?

乳房疼痛也叫乳痛症,它有多种原因导致。

1、周期性的乳痛症患者,其症状往往伴随生理周期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在月经期疼痛感出现增强,月经期和结束后疼痛症状减轻甚至消失。这就是与激素的周期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另外还有与周期性无关的,这种情况下疼痛症状不是周期性发作,而是间歇性、持续性,就像喜怒无常的人你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发作。

三、乳痛症如何诊断?

那么女性有乳房疼痛症状后,如何确诊是什么引起的?

建议大家如果出现疼痛症状,首先要到正规的医院检查确诊。医生根据乳房疼痛的位置、性质、持续时间、有无周期变化、激素使用史和孕产史等,进行初步的判断。

其次,可采用乳腺辅助检查方式如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综合判断病情。

特殊情况如发现局限性包块而且年龄大于40岁,则需要根据情况综合检查判断,以排除恶性可能。

尤其是绝经后的单侧局限性非周期乳痛患者,应高度警惕乳腺癌可能。

需要说明的是,乳房疼痛一般的情况是不需要治疗和处理的,因为大多数都是周期性的伴随月经周期的症状。

只有少数情况需要需要治疗,如中重度的乳痛症,如果每月疼痛时间持续大于7天,反复发作超过半年期,或者疼痛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就需要考虑药物治疗。

总之,乳房疼痛作为经常困扰女性的一个问题,大多数都是无需治疗的周期性疼痛,这种情况需要调节生活习惯、改变不良情绪方式心情、调节饮食即可缓解。但是特殊情况如持续时间长等,可到医院寻求专业治疗。


你遇到过乳房疼痛吗?欢迎留言、评论,与我们一起分享。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乳腺中心主任骆成玉,欢迎关注!


乳腺男医生骆成玉


乳房疼痛又称乳痛症或乳房胀痛,属于乳腺结构不良的范畴。在成年女性中约有50%的人在不同时期内曾出现过乳房疼痛症。有些女青年,在月经来潮之前或经行期间,乳房出现胀痛或刺痛,月月如此,轻者尚能承受,严重者难以忍受,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有些产后妇女在哺乳期间亦可出现乳房疼痛,严重者可达到不能继续哺乳的程度。此症的发病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增高有关,结婚与生育之后,多数人的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中医称乳房疼痛为“经行乳痛”,认为该症多由七情内伤、肝气郁结、乳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引起。由于此症的发病原因及表征较为单纯,因此常辨证论治。

一、主要表现

(1)病人多为30~ 40岁之间的女性。

(2)病人多在月经前一周开始感到乳房饱满、肿胀或疼痛,常因情志刺激而使症状加重,在月经来潮后疼痛减轻直至消失,下一周期又重新出现。疼痛以乳房外上部最为多见,多为阵发性,且有加重趋势,严重时可向腋窝和肩部放射,甚至影响到夜间睡眠。患者自己可摸到乳房内有硬结,触之疼痛。

(3)哺乳期妇女如出现乳痛症,轻者尚可忍受,重者不仅不能继续哺乳,而且还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二、检查验证

(1)依据病症表现,多数患者常有精神刺激或情志障碍史,病情多与孕育有关,或兼有不孕症。

(2)虽然患者在患病期难以忍受,然而在医生检查时又很可能没有明显异常发现,难以触及确切的肿块,或仅有轻度腺体增厚。

一般不需服用西药和中成药,多强调保持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和劳逸结合。

(一)普通处方药选

西药

甲基睾丸素 成人每次10毫克,日服1次。于月经周期开始后的第16~ 25天内服用。

(二)中草药处方药选

【药方1】当归、柴胡、郁金、大葱、桃仁、红花、月季花各9克,杭芍、橘核、荔枝核各12克,丹参30克。

【适应证】一般性经行乳痛证(乳房疼痛)。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液混匀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孕妇慎服。

【药方2】甘草、青皮各8克,丹皮10克,白芍、柴胡、香附、枳壳、厚朴花各12克,当归、郁金、元胡、夏枯草各15克。

【适应证】一般性经行乳痛证(乳房疼痛)。

【制用法】一般服药1~ 2剂即可痊愈。病情重者,服药1~ 2个疗程,每个疗程8剂,于经前一星期服用。

【药方3】甘草、柴胡、白芷、青皮、川芎各10克,香附、枳壳、郁金、白芍、路路通、蒲公英、王不留行各15克。

【适应证】经行乳痛证(乳房疼痛)。

【制用法】水煎2次,将两煎之剂混匀后,分早中晚3次温服。孕妇慎服。

1.托起疗法

选择合适的乳罩将疼痛的乳房托起。

2.药罩疗法

将川椒10克,当归、苏木、元胡各15克,香附、桃仁各30克共研细末,用黄酒拌炒,制成药乳罩戴用。15天换药1次。另外在月经来前每晚用炒盐200克热敷于药乳罩上,冷后再炒,敷半小时。

3.热敷疗法

于每天睡前或起床前用温热毛巾热敷疼痛部位,每次10分钟。

4.推拿疗法

如果不想服药或经热敷无效时,可选择推拿疗法,其疗效亦佳。推拿疗法可选择在经前至疼痛期进行,症状不太重者可施术1~ 2次即可,疼痛重者可用1~ 3个疗程,每个疗程8次,每日1次。推拿术的具体手法顺序如下。

第一步是医者用双手从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窝正中)平推至尾穴(胸骨剑突下正中凹陷处),用力均匀,不可停滞,时间5分钟。

第二步是以天突穴至尾穴连线为中心,用双手从中线分推至胸两旁,力度均匀,时间5分钟。

第三步是用一指禅法,依次按顺时针方向点压缺盆穴(乳头垂直向上所对准的锁骨上窝凹陷中)、中府穴(前正中线旁的锁骨下缘处)、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双侧乳头、乳根穴(乳头直下的第6肋间处)和章门穴(第11肋内侧端头的下缘),时间5分钟。

第四步是用手从双侧腋下平擦至尾穴,时间5分钟。

第五步是采用平摩手法,按顺时针方向从天突穴→右乳→尾穴→左乳→天突穴平摩,再以膻中穴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平摩,圆圈从小到大,时间10分钟。

五、饮食宜忌

在乳房疼痛期间,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不宜多食油腻厚味的食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六、专家提醒

(1)症状轻微者无需治疗,待结婚生育后症状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2)无论中医和西医,均认为此症的主要发病原因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联,因此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有充足的睡眠。


中国医药养生


首先说:乳痛症的病因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是乳腺良性疾病导致的,乳房疼痛并非乳腺癌的常见临床症状。研究显示, 乳腺癌患者中,有乳房疼痛症状的比例不超过5%,而伴有乳房疼痛的乳房肿块中,为恶性的比例不超过 4.7%。

乳房疼痛根据乳房疼痛与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分为非周期性乳痛症和周期性乳痛症。

周期性乳痛症指: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症状,临床表现多为:整个乳房的酸痛、胀痛、刺痛、酸沉感,疼痛可累及、放射到同侧腋窝、上臂、或肩背部,症状多在行经前1-2周左右出现并加重,经后多缓解。20-40岁的年龄最多见。

非周期性乳痛症主要指:疼痛与月经周期无关,主要症状为:乳房疼痛时轻时重,持续或间歇发作,与月经周期无关。疼痛部位多位于乳房靠近腋窝处, 40-45岁的年龄最多见。


什么原因导致的乳房疼痛?

1.女性体内的内分泌异常: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多、孕激素不足和高泌乳素血症。也有部分女性的内分泌并无异常,但是乳腺的腺体组织在月经前对正常水平激素出现高敏感性所致的乳房疼痛。

2.必需脂肪酸缺乏, 咖啡因摄入过多。 必需脂肪酸缺乏,会引起乳腺细胞膜上的受体与泌乳素亲合力的增加, 放大泌乳素的作用,增加乳腺细胞对正常水平激素的敏感性而引起乳房疼痛。研究显示:摄入大量咖啡因,会干扰甲基黄嘌呤降解三磷酸腺苷,导致乳腺细胞受到过度刺激出现乳房疼痛,

3.社会心理因素:在一项1万名女性的问卷调查和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价的研究结果显示:乳痛症患者较正常女性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其中来自工作、生活及家庭中的压力是最主要的原因。

其他原因还有:避孕药、人工流产、围绝经期女性的激素替代治疗等等。

顽固性的乳房疼痛该怎么办? 

大多数女性朋友是由于担心自己是否患乳腺癌来看病的。

1.准确描述乳房疼痛的部位, 与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 有无乳腺癌家族史,有无使用避孕药、人工流产、激素替代治疗,有无喝咖啡等生活习惯。

2.首先推荐乳腺彩超排除乳腺的器质性病变,若年龄>40 岁, 加做乳腺钼靶检查。也要排除胸壁肌肉、及心脏、肺部、胆囊以及脊神经等疾病引起的牵涉痛。

3.心理支持,消除“恐癌”顾虑。

4.佩戴合适文胸,避免乳房、上臂的过度运动,减少咖啡因及富含雌激素食物、营养品、保健品的摄入,停服避孕药,避免人流,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健身运动。

5.药物治疗:乳房疼痛症状>7天/月,发作频率> 6 个月,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的,建议药物治疗。

中医外治法如:中医针灸、中药外敷、中药贴敷、中药磁乳罩、中药离子导入等,具有温经通络、活血行气、散热止痛、祛癖消肿的作用,有很好的效果。

主要常见西药有:月见草油、溴隐亭、达那唑、他莫西芬、托瑞米芬等,非甾体类消炎药等。

关注@乳腺科杨医生,关注乳腺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