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在一節課上做到同時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發展?

淺談教學


現在教育越來越強調關注每一個學生,實踐中解決這個問題極為艱鉅。

常規教學中,很多老師在課堂上只能做到關注優秀生,惦記後進生,從而忽略了對人數居多的中等生。所以,解決了關注不到中等生的問題,就可以解決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個性發展的問題。


怎麼樣才能做到課上照顧到每個中等生呢?

一、根據中等生的課堂學習行為和學習心理品質對其進行分類管理。

這些學生可以分為被動接受型、糾結不前型、思維遊離型、信心不足型,眼高手低型。也不同,這些不同類型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課堂學習行為,與其內隱的不同的學習心理品質特徵相關。經過這樣細分,我們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很快可以解決中等生被遺忘的問題。例如,針對信心不足型的學生我們在課內外加以鼓勵,讓他慢慢建立自信心。


二、教師改變課堂評價反饋策略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

在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中發現,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通常都會及時做出反饋,這就造成學生完全聽取教師講解,不會積極主動的回答、思考和積極辯論。所以,教師可以採取延遲評價策略,以激發學生思考。延遲評價就是在學生回答問題或者提出創意時,老師不立刻做判斷,而是給學生一些等待自主思考辯論的時間,這讓學生可以得出更好的境界。簡單地說就是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去思考;給學生一點兒空間,讓他們充分展示自;給學生一個衝突,讓他們自己去爭論;給學生一個支架,讓他們自己去攀登,給學生一些權力,讓他們自己去評價。這樣堅持一段時間,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結語:通過對學生的分類管理以及在課堂延遲評價等策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新動力,是尊重學生差異,保護學生學習自信心和熱情的有效手段。同時,淡化了教師評價的甄別功能,促使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策略,有利於全班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


山安說


這個基本是很難達到,甚至是達不到的。

一、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而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你準備內容簡單了,學習好的聽課沒用,你準備難了,差生感覺聽天書,認為你講課講的不好。比如說一口炒菜的鍋,你想同時炒菜、蒸飯、煮麵,是很難達到的,即使可以,那樣的效果也是非常差的。

二、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如果你的班級不能分層,可以這樣去設計課程。

1.講完內容訓練結束後,可以對差生提問一些基礎中等的問題,由學習好的進行講解。

2.或者是,分層授課,這個難度很大,課前要充分設計備課。意思是學生分為兩波,內容不同,比如,先講簡單的,由好學生就行補充問題,講完之後,差生開始訓練。差生開始訓練,又開始給成績好的學生進行講解。

三、如果可以,最好分層,一個班的學生水平差不了很多,這樣,針對性更強,也是效果最好的方式。

四、最後,課下有時間多給學生講下題,交流交流,更有利於課程內容的準備。



愛思考數學一楊雷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他們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發展,從而實現全體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同時又必須正視學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課堂教學中,應體現在教師要想方設法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增長技能,從而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一、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愛上你的數學課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作為教師,要給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師生關係,多與貧困生談心,給他們鼓勵,讓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多與中間層交流,引其思進,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被老師忽略。常與優等生談談新的目標,催其奮進。在日常交流中,給學生自由表現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敢於接近你,樂於接近你,把你當作他生活中的朋友,學習中的嚮導,真正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2.設計精彩的課堂開頭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精彩的課堂開頭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覺,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新知的情境。因此新課導入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可用精彩的故事,幽默的謎語,生活的情景,問題的情境等開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儘快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二、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教學中教師如何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為不同層面的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問題的設計具有層次性課堂上一些基本性的問題,學困生能夠回答的,要請他們答,給他們機會,不能讓學生覺得整堂課老師都沒有注意到我,有種被遺忘的感覺。教學中一些略有思考性的問題,在學困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準確時,我就請中等生來回答,給中等生表現“我能行”的機會。一些思考性強的問題,就讓優等生回答,並說說是怎麼想的,這不僅滿足了優等生的表現欲,同時也能夠讓別的同學受到啟發。遇到答錯的,教師要耐心啟發、誘導並鼓勵學生答對為止。這樣,使學生覺得會學,自己能學,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2.練習的設計具有層次性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牢固掌握某種知識或技能,必須重視課堂練習,但教師不能用劃一的練習題去要求不同層面的學生。這就要求分層練習,輔以適當的開放題,安排一些“必做題”和“選做題”,使全體學生練有所得。基礎性練習是每節課必有的。它是對基本知識、基本方法的訓練,較接近於例題。這樣的板演可讓學困生來完成。綜合性練習是為了培養學生準確靈活地運用知識的能力,有一定的靈活性,這類練習可讓中等生來示範完成。拓展性的練習是針對學有餘力的學生設計的,這種題練中有變,變中求深,使優等生有事可做,其他兩類學生也可以積極嘗試。3.學習的方式具有多樣性。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但教育社會學告訴我們:同輩團體的影響是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重要的現實因素。如何發揮每個學生個性特長與群體合作,優勢互補的功效,關鍵是在教師如何把握時機,優化組建合作學習的小組。把大課堂變成學生自己的“小天地”,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鍛鍊,人人參與,學有所得。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習慣。無論是課堂練習還是課堂提問都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一人發言時,要培養其他學生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其次,學習小組的組建可尊重學生自願原則,也可以按性格、成績、能力的差異,優化組合。即,可以是同質分組,也可以是異質分組。如統計等實踐活動,需要合作完成的可選擇同質分組,因為水平相近,學生心理沒有壓力,敢於發言,易於討論,也便於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再如一些開放性的練習,思考性強的問題可選擇異質分組,可以起到相互學習,討論,切磋,交流的效果。優等生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中等生能得到鍛鍊,學困生也可以得到啟迪和幫助,使信息資源共同,成功喜悅共享。組長可以輪換,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鍛鍊,同時也促進競爭向上。三、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在評價中獲得不同發展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貫穿於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有效的評價方式能激發學生的信心和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效途徑。因此,評價應以《課標》所指出的“評價的手段和形式應多樣化,充分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指導,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全面性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在評價中,對不同層面的學生要求也應不同,對優等生應欣賞他們那獨特的感悟和個性化的理解,運用“標新式”的評價,對中等生應肯定他們那正確的解題思路,給予“肯定式”評價,對學困生應以鼓勵的目光,寬容的微笑傳遞信息,給予“鼓勵式”的評價,讓他們各得其所。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激勵評價,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以達到強化學習動機,增強學習信心和主動發展的動力之目的。


咪咕教育頻道


兒童少年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階段性、可變性、差異性和不均衡性,由於與生俱來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環境教化的影響,相同年齡階段的兒童少年在腦力與體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都表現出個性特徵。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不僅要重視學生髮展的共性特徵,更應充分重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發揮每個人的潛能和積極因素,彌補短處和不足,選擇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使具有各種個性差異的學生都能各得其所地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為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我認為應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尊重學生,發現個性 學生得到了尊重,會感到寬鬆、融洽、愉快、自由、坦然,沒有任何形式的壓抑和強制,才能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提出理論的假設,無所顧慮地發表見解,大膽果斷而自主的決策和實踐,才可能創新和超越。沒有個性談不上創造性。只有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探索求知的慾望得以調動和滿足,才可以發現新問題,才能孕育出真正的創新性。因此,我們要保護這些學生的創造性,就必須尊重他們的個性。對他們的個性多一份尊重,就會為社會塑造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才。教師不能將學生作簡單的比較,更不能當眾指責羞辱。一方面要發現他們的長處,使其揚長避短。另一方面,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既不可降低他們的能力,也不可超越他們的能力。只有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尊重和發展時,才能真正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相反,如果沒有尊重,沒有民主,學生時時處處小心翼翼、顧慮重重,如履薄冰,一味地看教師的臉色行事,個人的聰明才智與激情被窒息,那麼就只能表現出依賴性、奴性,愈來愈笨拙和遲鈍。 個性是創新活動的生命,營造一個使個性得到自由發展的寬鬆氛圍,乃是發展個性,開發創造力,提高素質必不可少的條件。 二、因材施教,發展個性 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基礎不一樣,興趣不相同,個性有差異,把他們混雜在一起施教,是很難把他們都教好的。如果教師不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就會脫離學生的實際,儘管有統一的進度,但教學目標卻難以達到。他們的年齡,他們的經歷,他們的環境決定了他們不同的行為,教師就必須心中有學生,清楚地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達到以生為本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師要深入調查研究,全面瞭解學生情況,既要了解學生的一般特點,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差異,還要分析研究造成家庭、社會、歷史差異的各種原因。以便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方法達到不同的目的。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措施進行個別輔導,使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和提高。因為我們培養學生的根本目的是發展學生個性,形成創造精神。為此對於有特殊興趣和才能的學生,教師應積極為他們開闢創造性的學習途徑,如組織課外專業學習小組和有關的競賽活動,多給學生提供表現自我的機會。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科的特點,多鼓勵學生“別出心裁”、“標新立異”,使學生的成長既符合時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鮮明個性、創造力和開拓精神。 三、創設條件,優化個性 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將自己有價值的一面展示給別人,並且希望得到肯定或讚許。作為學生,這一願望更是強烈。比賽期望獲得勝利,考試期望獲得高分,演講期望獲得喝彩。成功能給人帶來滿足和自信,併產生一種繼續成功的需求,故而他們會不斷努力,不斷爭取,並在努力的過程中體驗到自我的能力與價值,培養起健全的人格。作為教師就應肯定學生的優勢,並根據他們的實際能力幫助他們設置目標千方百計的為他們創設機會,使他們都能體會到成功所帶來的喜悅,並在這種喜悅之中自我發展,自我奮進。 為此,作為教師應極力創設各種條件。比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給學生展示自我才能的機會;創設有趣的課堂,讓學生各抒己見,互相學習,使個人在集體的幫助下取得成功。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評價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無拘無束,將自己的喜好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 總之,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並非一朝一日的事情,而是一個複雜的長期的過程。


白舟可


回答你的問題:先充分了解每個孩子的層度與個性,學習能力等,然後根據每個孩子做個性化教學,有時候也可以讓能力強的孩子做一個分享,因為孩子特別容易模仿同年齡的行為,每節課開始之前做一個關於上一節課知識理解的測試,上課結束後佈置下一次測試的內容,學期結束的時候,做一個成果展示。



Madscience


唉,說起來都是淚。

1、一個班五十個學生,總會有不想念的。即使是重點中學的也是如此。

2、學生存在智力、興趣等等各方面的問題,想同時滿足所有人是不可能的。

3、你佈置不同的作業量,看起來可行,到時孩子可能沒有意見,但家長呢?沒有人知道 還好。

4、到目前為止,理論的書好多好多,但具體實施起來有幾個能完全適應所有學校,所有學生的?所以就我看來,很多都是理論,根本和實踐脫節。


所以我在悟空問答中給的建議都沒有理論方面,都是講幾個實際中可以操作的。


高中生活教育


世上有一句話叫做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一句話是在尊重學生,認為學生是可以教會的,另外一個方面是在勉勵教師,希望教師能上好一節課。當你班上的學生有四五十個學生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儘量讓班上絕大部分同學都能夠聽懂,至於那些不能夠完全聽懂或者說有缺陷的,你不能把所有的時間全部集中在他們身上,反而你要把時間在課堂上的時間均衡在每一個同學,至於那些有嚴重缺陷的,下課之後再去幫助他們輔導


四夕老師成長課


很難同時兼顧,要學會抓重點,也就是這節課的主要意義是什麼。

這時候是學生們遷就課堂,試著從中汲取營養,而不是相反。


數學滕老師


你已經做的很好了,沒錯就是分組,每個人按照興趣學習程度不同分組


獅醒


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