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固德威業績下滑,沒有披露的“神級”回購協議,讓實控人大賺一筆

近期,江蘇固德威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固德威”

)提交的申報稿已被受理。公司擬科創板上市,公開發行不超過2200萬股新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

IPO日報發現,固德威的業績在下滑,且存在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股權轉讓和“神級”回購協議。

業績下滑

固德威业绩下滑,没有披露的“神级”回购协议,让实控人大赚一笔

據瞭解,固德威是以新能源電力電源設備的轉換、儲能變換、能源管理為基礎,以降低用電成本、提高用電效率為核心,以能源多能互補、能源價值創造為目的,集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企業。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月-6月(下稱“報告期”),固德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467.68萬元、105019.58萬元、83545.19萬元、42346.01萬元,2018年實現的營收同比下降20.45%;淨利潤分別為2984.54萬元、5312.6萬元、5604.07萬元、3604.31萬元,淨利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另外,固德威2018年通過經營賺取到的利潤是大幅下降的。

報告期內,固德威的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464.23萬元、15281.08萬元、5007.78萬元、3293.05萬元,可以看出,固德威2018年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了67.23%。

除此之外,2015年8月31日,固德威進行了股改,彼時其合併報表的未分配利潤為-1701.42萬元。

也就是說,截至2015年8月31日,固德威在經營上累計虧損了1700多萬元。

Wind顯示,截至2015年末,固德威的未分配利潤為-68.17萬元,截至2016年末,固德威的未分配利潤為1134.81萬元。

換言之,固德威在2016年才通過經營真正開始賺錢,實現了扭虧為盈。

“神級”回購協議

除了上述情況之外,IPO日報還發現,固德威存在一起令人摸不著頭腦的股權轉讓事件。

據瞭解,固德威成立於2010年11月,由黃敏、呂仕銘、塗海文、鄭加炫、王京津出資設立,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黃敏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合計控制固德威45.96%的股權,為其控股股東及實控人。

2019年8月,黃敏與聚坤創投簽訂《股份回購協議》,聚坤創投將其持有固德威84萬股股票全部轉讓給黃敏,轉讓價格為聚坤創投所持有的股份所對應的公司經審計的2018年末淨資產,同時扣除2017年和2019年固德威支付給聚坤創投的三次分紅款120.12萬元後,價款合計288.98萬元。

也就是說,上述的股權轉讓價格為約4.88元/股。

對此,有業內人士向IPO日報表示,這裡面有可能存在貓膩,因為一般情況下,公司分紅,是股東應得的權益,不應該涉及到後續的股權轉讓價格上,這很不符合常規

那麼,為什麼聚坤創投此次轉讓固德威的股權會涉及到分紅款項?是否合理?

而更令人不解的是,2019年6月14日,固德威發生的另一起股權轉讓事件,由盧紅萍將其持有固德威85萬股股票以1530萬元轉讓給黃益民,轉讓價格為18元/股。

不難看出,聚坤創投將其持有固德威的股權轉讓給黃敏,和盧紅萍將其持有固德威的股權轉讓給黃益民的每股股價相差數倍。

綜合上述情況,這令人產生疑問,聚坤創投與黃敏到底簽署的是何種“神級”回購協議,能讓聚坤創投放棄巨大利益?

需要指出的是,固德威在此次招股說明書中並未披露上述回購協議。

IPO日報注意到,固德威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掛票。

通過觀察其在掛牌時的公開轉讓說明書中可以發現,聚坤創投是於2015年8月以200萬元認繳84萬元註冊資本的價格入股固德威,但卻沒有披露其與聚坤創投簽署的回購協議。

那麼,上述回購協議具體條款到底是什麼?為何如此神秘?

據IPO日報計算,若不考慮分紅價款的情況下,黃敏是以3.44元/股的價格收購了固德威84萬股股票,且若2019年6月固德威的股權轉讓價格公允的話,此次黃敏回購聚坤創投持有固德威的股權賺了1223.04萬元。

記者 鄧皓天

排版 潘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