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当年李连杰的倚天屠龙记为什么没有拍续集?

众泰全球设计总监


李连杰主演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于1993年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改编自小说《倚天屠龙记》,讲述了父母双亡的张无忌身中玄冥神掌,之后学会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揭穿了朝廷欲剿灭六大门派的阴谋,救出了他外公和师祖,成为明教教主的故事。



电影最后也明显留下了伏笔,六大门派的人被张敏饰演的赵敏全都抓到了大都,结尾时还说了句“张无忌,想要救六大门派,来大都找我吧!”然后飘然而去。这一飘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


至于说为什么没有拍续集,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 公司当年是有续集计划的,只是当年的票房收入只有一千万,发行公司永盛电影公司亏本,而公司整体状况同样处于亏本状态,所以续集计划一直推迟。
  2. 当公司度过难关后,再次找到李连杰,最终因为片酬没有谈妥,因为李连杰已经不是1993年前的李连杰了,自此之后王晶和李连杰再无合作。
  3. 作为电影系列的第一部,明显是亏本的,如果启用新演员亏本的可能性会更大,《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票房失利,当然电影本身是一方面,但并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最主要的原因是1993年的竞争对手太多,都是一些高质量,好口碑的电影。所以如果贸然启用新演员亏本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拍续集,但《追龙》后王晶透露会拍《倚天屠龙记之阴阳圣火令》也就是第二部。

其实电影故事情节紧凑清晰,并在原作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编,影片中人物性格更是鲜明,影片以恶搞的外衣讲述了一段真情的故事,李连杰将张无忌的好色和权欲以及善良都演绎的淋漓尽致,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JK墨白


据说是资金的原因。当年《大话西游》票房不是也扑街了吗,但是也拍了两部。

不过也因残缺而经典的《倚天》,我从小就期待第二部续集。希望王晶能圆了梦,一定要拍出一样的感觉。演员也很重要。

《卫斯理》也是我最爱的经典作品,上学的时候偷偷看小说,被我妈抓包了好几次。


Somnus苏默禾


首先,李连杰版的《倚天屠龙记》在香港上映时,香港观众对武侠题材的电影已经有些厌烦,所以当时这部电影的票房很是惨淡。这部电影是在内地电影频道播出后才真正火了起来,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拍续集,而很多人也等了25年了。

其次,李连杰当时因为妻子利智在山东投资房地产失败,所以陷入财务危机,为了缓解当时的困难形势,他不得不同向华强合作拍摄三部电影。就单那一年,李连杰就拍了《功夫皇帝方世玉》、《黄飞鸿之铁公鸡斗蜈蚣》、《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四部电影。所以说,《倚天屠龙记》这部电影对于李连杰来说只是为了度过困难时期而不得已选择拍摄的作品罢了,也没有太用心。

而在2017年王晶的《追龙》又获成功,票房大卖的同时,台湾媒体曾经爆料说王晶有意将《倚天屠龙记》的续集拍摄完成。续集暂时定名为《倚天屠龙记之阴阳圣火令》,主要讲的是张无忌、小昭等人为了救出困在大都的六大派,化妆潜入波斯总教的故事。至于消息的准确性就不得而知了。


九米妈妈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啊大哥!我等这部片子的续集等到胡子都要长成头发了!

结尾处张敏飘然飞起,回眸说了一句灰太狼式的经典台词“我还会再回来的”。

但她并没有回来,此片的续集无限搁浅,长情的港片迷等了二十多年,张无忌、赵敏、周芷若都换了一个又一个,连黎姿都演过了赵敏,还是没有等来张敏版的赵敏回来。

王晶等于是拍到了小说的第二十四回“太极初传柔克刚”。其间的故事除了张无忌的成长,从受伤的小子成了明教教主,篇幅重在各大门派的斗争,也是最热闹最嗨的一个阶段。

故事再发展下去,就是张无忌和四个女孩子的感情纠葛、对抗蒙古政权、解救金毛狮王,以及周芷若的人设崩塌。按照四十回的篇幅来看,王晶起码还得再拍两部,凑成一个三部曲。

其实,金庸小说有多个版本,最早连载的时候,赵敏还叫赵明,张无忌也没这么老实,而是心眼多、脏话多的一个形象,后来经过三四次的修改,才被洗白了。连载时期的金庸小说是很粗粝的,修改之后才逐渐精致起来,人物形象也是如此。

不过此片的亮点不在张无忌,而是在三个女主角身上,他们的戏份算是比较平均,张敏、黎姿、邱淑贞都贡献了最好年纪的最好扮相,在比较单薄的剧情里有着很丰富迷人的表现,赵敏的冷魅、周芷若的阴狠、小昭的柔媚,看了让人心为之动,尤其张敏男扮女装,回眸一笑,引人折腰,念念不忘。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在几天里就能捣鼓出能看又能赚钱的王晶,早已北上淘金,钱应该是赚了不少,可惜作品质量越来越不好。以前他改别人的作品都能改的不错,现在炒自己的冷饭都难吃的不行,时代变了,人也变了。

我们都知道等不来续集了,正如港片的辉煌时代没有续集一样,我们等来的是越来越无力的新的时代,越来越苍老的新的年纪,越来越难以爱上的新的电影。


香港电影


说起王晶,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1955年5月3日出生于中国香港,华语影视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王晶的成功模式,是值得当今影坛很多导演借鉴的。王晶容易让人联想到武侠小说里那些亦正亦邪,甚至向“邪”靠得更近一点的人物,但却只愿意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到最好。

不过近几年王晶拍过不少诸如《澳门风云》这样的烂片,被冠以了“烂片导演之王”的称谓。可是你不得不承认王晶几乎每一部作品基本都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90年代,李连杰成了家喻户晓的动作巨星,王晶也想通过李连杰捞一笔。1993年,王晶与李连杰合作了《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该片改编自金庸的同名经典武侠小说,同时,集结了李连杰、洪金宝、梁家仁、邹兆龙、徐锦江、吴镇宇、张敏、邱淑贞等明星大咖,属于空前的大制作。

这部电影无论在剧情还是特效方面都是当时武侠片的佼佼者,集合几十个主要角色,却流畅自然,是目前影视剧改编者都应该学习的经典案例。但是为什么续集已知遥遥无期呢?

第一是第一部票房惨败,

原来《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拍摄时,由于特效和明星投入过大,5000万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了,但最终上映后仅收获了一千多万的票房,导致严重亏损。

第二是制作费用太高。从当时阵容来看,要想在聚齐原班人马,但但片酬费用就很高,哪个制片人也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再加上有些演员年事已高已不能参加演出。

写完这些我突然想起了里面那经典的画面,这部永远没有结局的经典电影给人留下的是遗憾也是回忆。



二妮看世界


《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人物与原著出入较大,观点太超前了,93年上映后票房失败,投资5000万,票房只有1000万,而且后面邱淑贞、张敏这些演员的人气都上来了,按照之前的预算拍续集也不够,干脆王晶就没有拍第二部。

近几年续集的呼声比较高,王晶也打算启动续集《倚天屠龙记之阴阳圣火令》,但主演不可能是原来的,邱淑贞、张敏都退出娱乐圈了,李连杰年纪也大了,有个说法是李连杰会出演张三丰,但都是传言,实际上演员还没定下来。


非花影娱


这要归咎于王晶,这个典型视钱为命的商业导演。

王晶从来都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钱的喜爱,他采访的时候说得很直白:我爸爸从小就和我说,拍戏就是为了赚钱,拍出来的戏不赚钱就不要拍。所以王晶这些年拍戏的原则都是,什么火拍什么。

赌片火起来的时候,他接连推出了《赌神1,2》《赌圣系列》《赌侠》《赌侠1999》等多部片子;校园题材火起来的时候,他推出了《超级学校霸王》;近来西游题材火了,他又推出了《降魔传》,观众一遍痛骂大烂片的时候一边贡献着票房,王晶对于这些评价毫不在意。

所以,在当年《倚天屠龙记》票房出现失利的时候,王晶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这种题材现在不适合拍了,马上停止了第二部拍摄的计划,转身去拍《超级学校霸王》和《城市猎人》这种漫画恶搞题材,结果大获成功。

不过近来王晶也喜欢上炒冷饭了,《追龙》《澳门风云系列》都是他以前拍过的经典,所以对于《倚天屠龙记》会不会被他重新捡起来重拍呢?很有可能!不过可惜的是,当年的张无忌和赵敏都已经老了,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当年的味道却再也难寻了。


娱乐八卦掌柜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票房惨败。

这部1993年的作品,从当时阵容来讲,可以说是汇集了港台内地最强的阵容,甚至电影中的很多配角都是来自内地的资深演员出演,但很可惜上映之后票房并不理想,在香港只拿下了1000万左右的票房,其实在香港这个票房也不算差,但是考虑到那个年代港片还没有完全在内地市场打开,大量的港片在内地很难取得票房收入的情况下,这样一部阵容豪华投资金额巨大的电影却只拿下1000万左右的票房,这自然不是很成功。


这部电影走向失败,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对于香港而言,香港的电影市场上从来不缺乏武侠片,早在六七十年代的邵氏电影时期,金庸武侠片就频繁出现,到了80年代相应的金庸连续剧更是层出不穷,因此经历了几十年的观影,武侠剧对于香港观众而言早就进入到了审美疲劳时期,所以从80年代末开始像枪战恐怖等一类的电影开始在香港兴起,武侠电影已经逐渐开始走向没落。

而《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恰恰就选择在这个末期而问世,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事实上这部电影的问世,在当时也不是没有理由,90年代初徐克导演的电影武侠剧,也曾经引起了一阵短暂的辉煌,但这也只是在香港武侠电影的后期的一个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已,如果还要继续押宝在武侠片上的话,风险是极高的,所以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就走上了这条路。

另外,从90年代初开始,大概香港电公司也是感觉到了武侠片在香港电影市场上的疲软,因此电影公司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形式,就是大范围的更改原著或者历史背景,以一种夸张形式来推出新的武侠片,除了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外,同一实际还有林青霞,巩俐主演的《天龙八部》,周星驰的大话西游和《唐伯虎点秋香》等电影,这些电影虽然来自于原著或者古代古典故事,但是翻拍成电影时却大范围的修改原著内容。甚至添加各种各样的现代喜剧特色,但对于那个时期,对于原著态度还比较严肃的香港或者内地观众而言,这种新形式电影从当时的时代理念来说是不能接受的,这也是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票房失败的原因之一。

当然选择放弃拍摄续集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 就是90年代初期,虽然香港武侠片开始没落,但香港电影市场却逐渐走向辉煌,枪战片,恐怖片,黑帮片,古装、现代动作片,这些题材的电影在上世纪90年代都进入到了一个辉煌期,对于当时的电影公司和电影导演而言,为了赚钱还有更多的拍摄资源,因此,当发现倚天屠龙之魔教教主票房不甚理想后,对于电影公司和投资方来说,结合当时的形势,他们可以迅速地调转枪口,将资金和电影方向转到其他现代电影中,可以继续为电影公司和投资方谋取更大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很高,风险又很大的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的续集,自然就要被无限制搁浅了!


辽宁资深球迷


作为这部剧的导演,王晶也是多次说过,一定会拍续集。王晶是一个商业片导演,虽然好作品和坏作品各占一半,但是对于王晶来说,只要有钱他一定就会拍。当年王晶在《卫斯理传奇》的发布会上,还宣称《倚天》电影版的续集剧本已经写好,只是不具备拍摄条件,所以就没有拍摄。

那么王晶所说的拍摄条件到底指的是什么?其实,归根结底,这部影片最大的问题就是钱,当然这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没钱拿什么拍。其实当年的票房和现如今的票房市场不同。这部影片当年拍摄时花费了将近5000万元的巨资,单是看这些演员阵容,就能感受到这部影片有多贵,但是最终令人失望的是,票房最终仅仅收回了1000多万,这并不是说这部影片不好,而是当年的票房水平就是这样。

总之,这部影片没有续集这的确是一个遗憾,但是,话说也正是因为有遗憾,才成就了这部影片的辉煌,如果当年立马就拍出了续集,估计这部影片也不会如此经典了。






林傑贏braw


我觉得李连杰版是最接近张无忌这人物的,亲眼目睹双亲自刎,长大后练就神功无人能敌!记得杰哥版张无忌当上明教教主之后,在明教密道内的“一笑”能看出并非像电视剧里张无忌那样有情有义。早年杰哥版的张无忌虽有诸多明星出演,但票房可能没那么好,直到这几年才视为经典。可能像大话西游一样只看到笑点而忽悠了其中的感动。最现实的说法可能就是票房惨淡,谁还会去拍第二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