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廉頗老矣還是過於自信?馮小剛新片口碑票房雙撲街

廉頗老矣還是過於自信?馮小剛新片口碑票房雙撲街

截至1月6日19時,上映18天的《只有芸知道》票房僅1.57億元,根據貓眼專業版預測,其最終票房約為1.59億元。

恬靜秀麗的新西蘭小鎮克萊德,安頓著隋東風和羅芸一生最重要的15年。他們在那裡相遇相識,相戀相愛,開著小餐館,養一條狗,歲月靜好。婚後羅芸懷孕未保住孩子,之後患病去世,留下孤零零的隋東風,完成了亡妻遺願。

相較於講述小人物冷暖的馮氏幽默,純愛標籤的《只有芸知道》劇情波瀾不驚,將“一生只愛一人”的平淡深情,講述得委婉動人,以至於“假”成為該片最大的詬病之處——一部分觀眾更願意相信“相忘於江湖”的愛情;但喜歡影片的人,又認為它講述的是高度理想化、去社會化的純愛。

兩極分化的評價使得《只有芸知道》成為馮小剛評分與票房較低的一部電影,豆瓣6.5分,剛剛及格;而過億票房,著實有些撲街。

這兩組數字,放在一些新銳導演屢創過億、過十億票房的佳績中,顯得有些英雄老矣,其中的滋味是一種哀嘆,也是一種感懷。

廉颇老矣还是过于自信?冯小刚新片口碑票房双扑街

從《芳華》開始,花甲之年的馮小剛想用“慢電影”撐起更大的野心。

純愛電影的市場有多大

有人說,馮小剛這次是輸給了歲月。

的確,62歲的馮小剛,將四十載年華獻給了造夢的電影。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馮小剛開啟了中國賀歲片大幕,此後的20年間,他拍攝了11部賀歲影片,從一個美工師、編劇成長為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並穩守“內地賀歲片第一導演”寶座。儘管從2007年開始,他試圖通過《集結號》《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芳華》等影片尋求自我表達的機會,但觀眾認可的馮小剛式風格還是黑色幽默。

這是成功導演的舒適圈,從《芳華》開始,花甲之年的馮小剛想用“慢電影”撐起更大的野心。論喜劇,他有《甲方乙方》《天下無賊》;論戰爭片,他有《集結號》;論災難片,他有《唐山大地震》;若論愛情片,他還沒有拍過純愛故事。所以,根據身邊朋友的真實故事改編的《只有芸知道》打動了馮小剛,他相信,這個完美的愛情也會打動觀眾。

“不可否認,馮小剛是有才華的導演,《只有芸知道》中有純愛,有風景如畫的新西蘭,有中產階層、文青們喜愛的狗狗、極光以及音樂,但故事有些偏離愛情電影的核心,畢竟戰勝困難與壓力,愛情才顯得美麗與珍貴,而女主人公隱藏的病情使得這部影片顯得擰巴了。”作為馮小剛的粉絲,編劇眭建並不避諱這部電影存在的問題。

這樣的馮式愛情,觀眾會接受嗎?

縱觀經典愛情片,不管是《卡薩布蘭卡》《情書》《藍色生死戀》,還是《廊橋遺夢》《愛情故事》《泰坦尼克號》,故事多是老套的:有反抗父權、追求婚姻自由和個性解放的,也有在家庭責任與追求情愛間躊躇不定的,但這些電影火爆背後都有核心點,即與當時的價值觀有較大沖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背景,普遍而言,講述純愛的電影都會面臨爭議。

《廊橋遺夢》對愛情的剋制背後,是正在興起的新保守主義價值觀,而《廬山戀》之所以是經典,重要的一點是八十年代保守的社會憧憬美好愛情。不過,40年後,理性邏輯充斥在愛情與婚姻中,純愛多被貼上多巴胺般的存在,在現實生活的打壓中,它開始變得琢磨不定。

故事擰巴的《只有芸知道》票房很難出圈,未能完成馮小剛的野心也是註定的。

追求藝術還是跟隨票房

不只是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等導演都有藝術野心。2009年,喜劇和驚悚懸疑混搭的《三槍拍案驚奇》成為張藝謀口碑最差的電影;次年,他回到他的舒適圈,拍攝了《山楂樹之戀》,也是一段至死不渝的純愛故事,影片後半部分返璞歸真,導演放棄了一貫堅持的美學,形式更為內斂。

戲劇性的是,商業大片《長城》票房、口碑皆敗北,又將張藝謀拉回“電影人”狀態。曾經拍攝過《霸王別姬》的陳凱歌則在巔峰時刻後,鮮有佳作誕生,直到2017年的《妖貓傳》刷了一波存在感。

用電影圈的說法,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總是離藝術大師差那麼幾口氣。

“我們通常理解,真正的藝術大師都是重視終極關懷的,反映心靈是電影藝術家應該追求的方向,能拍出內心深處的東西,影響人生觀與價值觀,這是一個導演真正值得驕傲的所在。”眭建認為,按照這樣一個界定,詹姆斯·卡梅隆與黑澤明都算是藝術大師,前者是商業大片的推動者,後者代表著亞洲電影被西方主流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黑澤明的電影大多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出發,深層次地剖析原因,並且融合了豐富的社會文化和民族精神,使得恢宏磅礴的畫面往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徐克等都曾表示受黑澤明影響。

但馮小剛、張藝謀、陳凱歌三位導演作品,更多是商業片與文藝片間的轉換或者融合,從而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的風向標人物。其中,張藝謀與陳凱歌文藝片獲獎起家,馮小剛在市場化的探索中獲得成功,在中國電影投資最高峰時,三人都被列入最具商業價值的導演。

毋庸置疑,三位導演的商業大片對於推動中國電影產業的意義是巨大的,但在藝術追求上,孤獨而無奈的三位導演沒有執著去追求。

好在,年歲相仿的三人,商業價值在縮減,但他們依舊深愛著電影,而歷經十多年發展,觀眾更渴望真正的好電影,藝術追求和票房兼得的時代,或許能夠成就他們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